【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

文摘   2025-01-13 20:47   河南  
核心提要


● 选人用人导向是政绩观的风向标,用准用好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干部,才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要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鲜明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
● 政绩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也是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指挥棒”。要加强和改进干部政绩考核工作,优化指标设置,提高考核质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政绩观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不仅影响领导干部个人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天津武清区委组织部聚焦干部工作全链条,突出思想教育,树牢用人导向,改进考核评价,强化管理约束,大力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深化教育引导,筑牢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思想根基。政绩观直接反映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干部履职尽责的思想基础。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首要的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突出党性淬炼、思想引导,把政绩观教育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重要内容,组织广大干部通过交流研讨、案例剖析等形式,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把正确政绩观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必修课程,用好红色研学等载体,以区管处级干部为重点进行全覆盖教育,在思想深处拧紧“总开关”。强化专业历练、实践锻炼,开展落实“四个善作善成”、“通武廊”三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京津产业新城和消费新商圈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服务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着力提升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水平。选派干部到北京通州挂职、到深圳等发展前沿地区跟岗学习,让干部在实践中经受历练,切实把正确政绩观根植于心、付诸于行。

坚持选贤任能,激活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动力之源。选人用人导向是政绩观的风向标,用准用好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干部,才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要把正确政绩观作为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具体体现,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鲜明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精准考察识别干部,组织开展干部队伍专项调研,综合运用年度考核、民主生活会、审计、巡视巡察等工作成果,加强综合分析,围绕政治素质、思想状况、工作实绩等精准画像,既看干部招商引资、资产盘活等显绩,又看生态环保、基层治理等潜绩,既听领导同事评价,又听群众普遍声音,真正把既有政绩又有口碑的干部选准看好。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坚持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功过,聚焦全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新”、“三量”等大战大考,突出实干实绩实效,大力选拔那些坚持高质量发展、埋头苦干取得实绩的干部,让见贤思齐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

完善考核机制,引领践行正确政绩观的科学路径。政绩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也是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指挥棒”。要加强和改进干部政绩考核工作,优化指标设置,提高考核质量,推动干部忠诚履职、实干担当。完善考核指标体系,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主力军”定位,紧扣推动综合实力、京津产业新城、“通武廊一体化”、群众满意度、营商环境“五个跃升”等重点目标任务,精准设置考核评价指标,以考核之为助推重点工作落实。做实过程管理,聚焦考核评价全周期闭环管理,明确沟通联络、分析调度等关键环节工作机制,重要时点督促推动、重点领域统筹调度、重要情况分析报告,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考核成绩争先进位。注重考用结合,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等结合起来,对市区两级考核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充分运用提拔晋升、及时奖励、全媒体宣传等手段,有效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强化管理约束,防范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方向偏差。从严管理监督是防范干部政绩偏差的重要手段。要用好政绩观偏差主要问题清单,健全履职用权风险识别机制,加强日常监测,着力发现和纠治政绩观偏差问题。加强日常管理监督,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随机列席下级党组织会议,在干部任职、试用期满、重点任务开展前深入谈心谈话,提醒干部用好手中权力,切实监督防范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等问题。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保持干部任期稳定,扎实开展干部离任审计、离任交接,防止频繁调整滋长浮躁情绪、诱发短期行为。聚焦重点开展督查,定期深入工作现场、村街社区开展调研督导,每月开展“督晒促”专项行动,全程跟踪调度点评、实地观摩等环节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绩观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把政绩观偏差问题清单作为重要依据,做实准确识别、核实认定等关键环节工作,切实把不作为、乱作为等政绩观有偏差的干部调整下来,真正以严的举措督促干部正确履职。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电教中心

巩义党建
传播党建理论、反映工作动态、展示组工成果、教育党员干部、服务基层群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