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借钱说“急用”,高情商的人不说“没有”,用好这4句话,既保住钱包又显得懂事

文摘   2025-01-18 08:03   重庆  

“明哥,能借我点钱吗?实在是急用,过几天就还你。”

这是很多人都遇到过的社交难题。


面对这样的请求,直接说“没有”显得太生硬,而直接答应又可能让自己陷入两难:


一方面担心借出去的钱难以收回,另一方面又怕拒绝让关系变得尴尬。


那么,如何在保护自己利益的又能照顾对方的情绪呢?



01


小林(化名)是在公司里工作了三年的老员工,平时性格随和,和同事们的关系也算不错。

一天午休时,他正坐在工位上刷手机,一位平时关系尚可的同事小周忽然走过来,低声说道:“小林,有点事找你帮忙。”

“什么事啊?”小林放下手机,抬头看向小周。


小周看上去有些难为情,低着头说道:“我最近手头有点紧,实在周转不开了……能不能借我两千块,过几天就还你?”


小林愣了一下,心里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他虽然没经历过类似的情况,但也隐约听说过公司里有人借钱不还的例子。


况且,自己最近也有房贷压力,手头并不宽裕。


小林的第一反应是想拒绝,但又怕直接说“不”会让两人关系生疏。


于是,他试探性地问:“两千块……是出什么事了?要不试试别的办法?”


小周叹了口气:“唉,家里有点急事,实在没办法了。你看,我平时跟你也挺熟的,这点小忙应该不难吧?放心,过几天就还你!”


小林心里一阵紧张:借吧,自己确实有点勉强;不借吧,又怕传出去说自己“不够意思”。


他想了想,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我最近也有点紧……要不等发工资了再说?”


小周脸色顿时有点不好看,勉强笑了笑,说了句“算了吧”,转身离开了。气氛一下子变得很尴尬。


这件事之后,小林总觉得自己和小周之间多了一层隔阂。


虽然小周后来确实没再提借钱的事,但偶尔遇到时也不像以前那样热情了。



02


借钱的请求往往是社交中的一道“难题”。

拒绝得太直接,会显得不近人情;但一味答应,又可能在事后让自己后悔。


像小林这样的情况,之所以让人感到尴尬,核心问题在于: 


既没有明确拒绝,又没有给出合适的替代方案,反而让彼此都陷入了不舒服的境地。


在心理学中,这种场景可以归入典型的“人际边界模糊”问题。


如果我们不懂得设定清晰的边界,就很容易在面对类似请求时感到压力,同时给别人传递出不明确甚至是错误的信号。


以下是一些兼顾情感和边界的高情商沟通技巧:


1. 表达理解,体现关心

在拒绝之前,先通过言语表达对对方处境的理解,比如说:“我能理解你现在遇到的困难,确实挺让人着急的。”


这样可以让对方感觉到被尊重,而不是被直接拒绝。


2. 给出明确理由,避免拖延

与其模糊地说“我最近有点紧”,不如换种方式说明原因,比如:“我最近刚还了房贷,确实没多余的钱。”


这种说法既真实可信,又能让对方理解你的难处,不会觉得是借口。


3. 提供替代建议,表现善意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提出其他帮助方式,例如:“我现在经济上确实不方便,但如果有其他地方需要帮忙,比如找人协调或者给点建议,我还是很愿意的。” 


4. 保持礼貌和边界

无论是否答应,都要用平和的语气表达,避免情绪化或责备对方。“实在不好意思,这次真的帮不上忙,希望你能理解。” 


这种说法既客气,又能体现出你对对方的尊重。



03


假如小林当时换一种方式回应,比如这样:

小周:“最近手头有点紧,能不能借我两千块,过几天就还你?”


小林(微笑着,语气平和):“哎呀,我能理解你现在的难处,确实挺不容易的。


不过说实话,我最近也刚还完房贷,手头真的没什么余裕。


这两千块可能帮不上忙,但你要是其他方面需要帮忙,比如联系一下别人,或者一起想想办法,我还是很愿意的。”


小周(稍显无奈,但态度缓和):“哦,没事,我再想想别的办法吧,谢谢你啊。”


通过这种方式,小林既表达了对小周的理解,又用真实的理由拒绝了请求,同时展示了自己的善意和愿意帮助的态度。


这样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利益,还能尽量减少对关系的负面影响。



04


借钱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彼此的边界。

高情商并不意味着一味迁就或讨好,而是懂得在保全自己利益的用合适的方式理解和回应对方。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当别人向你借钱时,你是如何应对的呢?


欢迎分享你的看法,我们一起交流!

重庆城市TV民生眼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