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常见的
工商异常情况
粉丝提问
你好,偶然发现自己的公司显示工商异常了,请问什么情况?该怎么解决?
正常经营的企业,突然“工商异常”了,一般来说有四种情况:
如果公司没有按时年报,就会引起工商异常。
根据规定,凡是在上一年度12月31日前成立的企业,不管是否开业,不管是否独立核算,都需要在本年度的1月1日至6月30日进行年报。
这种属于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工商部门在履职过程中会不时发送信函或是致电注册地址上的联系方式,倘若没有人接纳企业的信件或电话,经核实确认企业不在该地址,则将认定为工商异常。
工商部门还会派遣相关工作人员到现场实地考察核实状况,如发现根本就没有这个公司的门牌号,或者是虽然有门牌号,但是根本无此公司,那么也会直接将公司列入到经营异常名录上。
工商部门会要求企业公示如股东或发起人的认缴和实缴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股权变更、行政许可、知识产权出质、行政处罚等信息,如果企业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展公示,那么企业也可能会被认定为未按规定履行即时信息公示义务,从而被标记异常。
企业在公示公司信息时,如果有故意隐秘企业真实情况,或是利用企业招摇撞骗,被工商部门查出来后,就会被认定为工商异常名单。
为大家梳理并更新了24年各行各业税负率,需要的朋友可以扫码免费领取查看!
▼扫码回复【06】,即可领取▼
工商异常
七大危害
工商异常且一直不做处理的话,会对企业造哪些危害呢
当企业被列入工商异常名录后,企业的异常状态也会展现于社会大众眼前,不仅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用情况产生质疑,此时其法人、股东、监事的有关信息也将被纳入“黑名单”,限制高消费,不能贷款买房、移民,不能乘坐飞机、高铁,甚至连养老保险都不能领取。
目前来说,经营异常名录信息已被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贷款、担保、保险等商事活动的参考依据。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金融机构可能因此而不受理其银行开户、贷款等业务,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
当公司进入异常名录时候公司主体做不了任何的工商变更或注销业务员,这也会耽误公司的进度,企业老板如果要处理的话,需要要明确引起工商异常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原因对应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
当企业被列入工商异常名录后,企业将受到信用约束机制的影响,无法参与政府采购、工程招标、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及申请荣誉等工作,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不能办理变更税务、升级一般纳税人、票种核定、增值税最高限额、防伪税控发行、领取发票等税务事项。
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就算解除异常,该异常记录也会一直公示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网页上,无论是在工商局网站还是一些第三方查询网站,都可以查到异常信息,这会影响公司的形象。
如果不把工商异常当回事,拖着一直不处理,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既然工商异常会引起这么多问题,该怎么解除呢?继续往下看。
之前我们说过了工商异常的几种情况,那怎么才能解除呢?又需要什么材料呢?
为大家梳理并更新了24年各行各业税负率,需要的朋友可以扫码免费领取查看!
▼扫码回复【06】,即可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