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桐岭镇和睦村革命史话③
贵县(今属贵港市)、武宣、桂平(今桂平市)三县交界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白花山脉,长约3.6公里,宽约2公里,主峰海拔652.9米,各支脉向三县延伸,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白花山北连顶帽山,交界处是白花山坳,坳顶称渡塘。渡塘东面下方是贵县的北合村、六陈村、车田村,西面下方是武宣的禄禅村、人和村,两村交界处是东西走向的山狮(子)槽(沟)。从前,车田等村的群众到桐岭走亲访友和赶圩大多走白花山坳山狮槽这条山路,禄禅村、人和村的群众也通过这条山路前往车田等村。白花山区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地位突出,解放战争时期,成为游击队的重要根据地。
和睦村三个自然村航拍图(覃志兵摄)
廖联原,又名石岗,祖籍武宣桐岭禄鸿村,清代时迁往贵县达开乡车田村。廖联原跟其堂叔廖松和等人曾在禄禅村廖烈父亲创办的私塾读书。1931年,廖联原考上武宣县立中学。后来,廖联原考上省立桂林高中,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小学到高中,廖联原的学费都是由其叔父出面筹集,贵县、桂平和武宣的廖氏宗亲从家族蒸尝给予资助。从小到大,廖联原跟禄鸿、禄禅等村的同姓宗亲以及武宣的同学关系比较好。
1937年,廖联原高中毕业,接着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学习结业后,他先是留在陕甘宁边区工作。1945年5月,他调到第十八集团军南下支队第二梯队广西干部大队,6月,随部队从延安出发。抗战胜利后,他随部队改道北上东北,途中,部队在河北省涉县休整。10月,廖联原和黄传林等人被安排到华东局,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接见了他们。接着,廖联原被派到赵镈县任县委副书记兼县大队副政委。
禄禅村廖烈父亲创办的私塾房屋已拆除,建起同心球场
1946年1月,廖烈当选为武宣县参议会议长。因受到县长陈续先等人的排挤打压,廖烈打算离职。经中共武宣特支书记江明彬开导,他决定留任,为地方办实事好事。4月,陈毅指示廖联原、黄传林仍按党中央的决定回广西开展革命工作,对下步工作任务和有关问题作了指示。由于当时的斗争形势比较严峻,二人的组织关系暂留在华东局。
6月,廖联原辗转回到贵县达开乡,随即秘密开展革命活动。7月至 8月间,廖联原以走亲戚、访故友的方式,重点深入桐岭禄鸿、禄禅、大覃等村进行社会调查,拉近宗亲关系,联络老同学,争取开明士绅支持,宣传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廖联原首先找到廖烈,得到廖烈的支持。廖烈决定以参议长身份作掩护,配合廖联原做好统战工作,暗中支持革命活动。禄鸿村廖秀山、下盘古村廖国周、大覃村廖桂玲、塘莲村韦扬志等人表示支持革命。在几个村建立了兄弟加战友的关系后,廖联原在桐岭站稳了脚跟。10月,中共贵县达开乡支部成立,廖联原任书记。
廖联原(1912——2005)
为了打内战,国民党反动派加强征兵、征粮、征税,廖联原等人在贵县达开及武宣桐岭等地组织反“三征”斗争。廖烈家族几兄弟大力支持反“三征”,还把家里的6支步枪交给廖松和。
禄禅村廖志雄是国民党上尉连长,抗战胜利后,随部队驻扎南京,娶妻成家。1946年冬,他告假回乡探亲。在廖联原和廖烈的动员下,廖志雄决定舍弃温馨小家,放弃归队,留在家乡干革命。12月,中共达开支部派韦志龙(达开乡六炉村人)到桐岭开革命活动,廖志雄及弟弟廖志义等一批骨干向党组织靠拢。接着,廖志雄在禄禅村(含禄鸿)村成立贫雇农会、反“三征”小组,以保护青苗为名,建立武装自卫小组,自己担任组长。廖烈捐献7支步枪、四支短枪给自卫小组。
韦志龙(1920 —2013)
廖志雄(1921-1948)
1947年,廖志雄按照廖联原的指示,向民间征集枪支,把武装自卫小组扩建为自卫分队,共有20多人。廖联原在禄禅村建立联络站,由廖志雄任站长。禄禅村反“三征”小组、联络站、武装自卫分队在达开支部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活动。
反“三征”斗争蓬勃发展,使贵县和武宣县当局感到不安,向广西省政府告急。国民党广西当局先后派兵前往贵县的龙山、达开、中里等地“清乡”。7月下旬,廖联原、韦志龙到桐岭指导工作,在禄禅、雅拔、大覃、塘莲等村召开骨干会议,分析了龙山地区对敌斗争的形势,对下步工作作了部署,指出:如果敌人再来“围剿”,逼得我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就要大干了。
1946年7月至1947年7月,在禄禅、禄鸿、雅拔、大覃、塘莲等村骨干分子和进步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廖联原在桐岭的革命活动得到顺利推进。
审核:陆原令
终审:苏文积
监制:林童军
投稿邮箱:wxxw5217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