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般体验!看“洋面孔”沉浸式打卡黄岩年味儿

政务   2025-02-02 11:21   浙江  


“老外”留黄过大年④


第四站,我们带领外国友人

体验黄岩“指尖上的艺术”

感受橘乡民间风情



春节期间,黄岩剪纸非遗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沈雷迎来两位特殊的客人——来自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留学生阿丽娜、龙大卫。因为喜欢中国文化,两人选择来到中国留学,也一直对各地的民俗文化和非遗传承极有兴趣。在了解到黄岩剪纸后,龙大卫兴致勃勃地联系了沈老师,想亲手制作有“年味”的剪纸。

“我觉得剪纸很漂亮,而且很多剪纸都是红色的,看上去特别喜庆,我很喜欢。”龙大卫谈起自己学习剪纸的初衷。

黄岩剪纸历史悠久,宋元时即盛行。剪纸题材广泛、技法多样,具有极佳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是体现黄岩本土民俗风情与祈福活动的民间艺术之一。2009年6月,黄岩剪纸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对于外国友人的到来,沈雷也非常欣喜,“欢迎外国友人来学习我们的剪纸文化!在新春佳节之际体验我们的年味,也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沈雷说。

当天,沈雷先给两位外国友人讲解了黄岩剪纸的发展历程、制作技巧,并展示了以前的一些剪纸作品,引领他们感受剪纸的方寸之美。随后,沈雷挑选了相对简单、寓意又佳的“春”字和“年年有鱼”进行教授,带外国友人体验剪纸的艺术。


“这条鱼胖了一点,我们给它修整一下。”“注意这个连接的地方,弧度不要剪得太大。”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沈雷老师倾囊相授,外国友人认真学习,对非遗文化的热爱模糊了国界与语言的界限。在沈雷的悉心指导下,龙大卫和阿丽娜慢慢掌握技巧,剪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


“剪纸太好玩了!”拎着自己剪的“春”字,阿丽娜直呼有趣,“下次我想再学习更难的剪法,我看到沈老师有风景和人物的作品,希望自己也能亲手制作一幅,以后送给家人!”阿丽娜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年,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被春节文化“圈粉”,打卡体验黄岩本土民俗活动,“中国年”也逐渐成为连接中外友谊的桥梁,传递着友谊、善意和热情。


策划:张依佳、戴晨依

记者:李小亿

摄像:朱宇阳、卢奎、沈盐光

剪辑:张依佳

编辑:张萍

觉得好就点亮“赞”和“在看”↓↓↓

黄岩发布
传递政务信息,提供服务资讯,引导热点舆论,回应社会关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