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在宣讲台上挥洒“正青春敢作为”的热血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而厚己”。作为一名青年党校教师,在接到此次宣讲培训通知后,内心的激动和兴奋无以言表。培训机会的难得也使我对此次学习倍加珍惜,要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经过三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结合我个人的观感触动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我的认识。
01
宣讲人才培养、宣讲队伍建设是新时代宣讲工作的根基。
首先,龙游县8090新时代宣讲团是一支以“80后”“90后”青年为主体的理论宣讲队伍,宣讲队伍年轻化促使宣讲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有互动式、情景式、文艺式,通过生动活泼的宣讲,使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拥有强大的生命力,飞入课堂讲堂、田间地头、农家院坝、车间班组等群众心中。其次,龙游县8090新时代宣讲团以“让青年人讲给青年人听”为定位,集聚了一批批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政府机关单位,他们在本单位或是业务骨干,或是基层工作人员,能知他人所不知,最是明白百姓的急难愁盼之事,把党的创新理论与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讲,讲解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实事,让老百姓坐得住、乐意听、记得牢。从各单位各部门选拔基层宣讲员,既给青年人提供了自我锻炼提高的平台,也让更多青年人受教育受洗礼,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一位宣讲员这样说“一次次宣讲,就是对自己内心信仰的一遍遍洗礼。宣讲为我们点燃了一把火,这把火是青年一代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火。”
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孵化基地
02
宣讲形式的改变是新时代宣讲工作的必由之路。
在这次培训期间,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宣讲接地气、贴合老百姓生活呢?”随着培训的结束,我也慢慢找到了答案。龙游县8090宣讲员们是这样做的:他们奔着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去,在农村讲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企业讲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在校园讲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他们奔着群众最多的地方讲,“群众在哪里,宣讲就到哪里”,不但会在文化礼堂、乡村振兴讲堂、企业职工之家等有“屋顶”的地方讲,还会在田间地头、村社广场、农家院坝、乡村舞台等“没有屋顶”的地方讲,在大樟树下话初心、田坎边上说变迁等宣讲方式已经成了他们的“招牌菜”;他们奔着群众最喜欢的方式去,从大爷大妈喜欢的快板、三句半,到年轻人熟悉的漫画、说唱,从传统的电视大赛到时尚的抖音短视频,只要群众“点单”,他们就能“下菜”。因此,贴合老百姓生活实际的宣讲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宣讲形式是有效宣讲的关键法宝。
03
宣讲本领是宣讲员的必备法宝。
一场成功的宣讲绝对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功底、适合自身的宣讲风格、贴合群众的真实案例。金敏军主席的专题辅导讲座让我印象深刻,围绕理论宣讲“为什么讲”“谁来讲”“讲给谁听”“讲什么”“怎么讲”五个方面,用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家如何做好每一场宣讲。在讲到“青年理论宣讲的意义”时,她从国家、个人两个层面分析,让我们再一次深思自己宣讲的目的和意义;她还给大家介绍了5种不同的宣讲风格,引导大家形成适合自己的宣讲风格;此外,她还从提高理论水平、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注重调查研究四个方面讲解了如何提升宣讲水平,让人受益匪浅。
作为“80后”“90后”的我们,是新时代的开拓者、追梦人。通过此次学习,我们要将所学所思所悟所感转化为具体行动,学深悟透党的新时代理论的思想精髓,不断淬炼本领,运用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活跃的特质,挥洒“正青春敢作为”的热血,用生动活泼的宣讲方式把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在宣讲台上发光发热。(作者:董阳阳 固阳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