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既是居住环境的提升,更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改造和更新,老旧街区生活环境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让居民的生活“质感”明显提升,幸福满满。
11点半,东方食堂开门,800多个馒头、糖三角等很快被人们抢购一空。
东方食堂的面食深受居民欢迎。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晓琳 摄
看着满载而归的人群,80岁的义工奶奶何大云满脸自豪,“大家喜欢我们做的馒头,我就高兴。大家都来买,小区热闹多了。”
“自从老旧小区改造之后,我们小区就不再是灰头土脸,变得漂亮多了,好多年轻人都来我们这里拍照。社区年轻了,有活力了。”60岁的居民张维冬说。
张维冬所在东方机床厂小区建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老旧小区。与大多数老旧小区一样,这里曾经也存在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
龙昌社区旧貌。(龙昌社区供图)
“老旧小区改造之前,小区的路上大坑坑小凼凼到处都是,一到下雨天就是大水坑。路太烂了,出租车都不进小区,晚上老年人也不会出门,怕摔跤。”张维冬回忆说。
路不好,加上小区像蜘蛛网一样乱糟糟的电线、破损斑驳的墙面……落后的基础设施不仅让小区看起来灰头土脸的,也给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带来了各种不便。
因为子女担心老人出行不方便,前几年,东方机床厂老职工、87岁的裴广臣和部分老住户一样,选择了搬离这里。“这里是我们奋斗了一辈子的地方,其实很舍不得离开。”裴广臣回忆说。
龙昌社区美丽的文化广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晓琳 摄
居民担心,龙昌社区党委书记高杨也焦心。很快,都匀市老旧小区改造,让龙昌社区迎来了改变的契机。
龙昌社区按照“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要求积极发力,修建完善停车场,盘活国有资产300平方米,打造“龙昌社区·东方食堂”、拓展社区健康理疗室,满足200余名老年群体就餐、诊疗需求,并规划改造了东方机床厂便民市场、文化广场,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提高群众幸福感。
热闹的东方食堂。(龙昌社区供图)
“我们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了很多小区的老元素,还设置了很多适合年轻人打卡的地方,希望在方便小区居民生活的同时,也适合年轻人生活。”高杨说。
“龙昌社区•薪火剧院”就是高杨口中这样老少咸宜的地方。
“龙昌社区•薪火剧院”一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晓琳 摄
2024年龙昌社区依托东方机床厂、三线建设博物馆等三线文化资源,深挖延拓“三线精神”文化内核,围绕“传承三线精神 服务社区群众”主题,通过联合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物化探总队,将物探队家属区篮球场改造为社区剧院,取传承之意,命名“龙昌社区•薪火剧院”。
“龙昌社区•薪火剧院”上演剧目。(龙昌社区供图)
如今的龙昌社区,处处保留着“三线精神”的时代记忆,也能看到年轻人喜欢的打卡点,小而美,小而精。
龙昌社区一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晓琳 摄
裴广臣的心愿实现了,他搬了回来。在小区经营店铺40多年的龚世平如今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网上的美食博主来探店,很多年轻人都来店里打卡。现在小区漂亮了,他们怎么拍都好看。”龚世平自豪地说。
聚心亭里,老人们下棋对弈。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晓琳 摄
下午3点,阳光洒在龙昌社区文化广场上那棵东方机床厂建厂时种下的梧桐树上。微风中,金黄的树叶沙沙作响。树下,银发老者紧张对弈,黄发小儿嬉戏打闹。白云苍狗,时光荏苒,但这里的生活,幸福而美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桥城都匀”视频号↓↓↓
QIAO CHENG DU YUN
为
您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