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为奋斗的华中大“十佳青年教工”喝彩!

教育   2024-05-04 09:00   湖北  

激扬五四精神

铸就青春力量

2024年十佳青年教职工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饱含创新创造的激情,也拥有创新创造的无限潜力。

值此五四青年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4年华中科技大学“十佳青年教工”们的风采!


卞毅 附属同济医院

副主任医师




立德树人,潜心教学,

育临床医学桃李;

创先争优,精益求精,

积累累教学硕果;

不畏艰险,两赴抗疫,

践行医者责任担当。

卞毅热爱教学,承担6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早临床启蒙导师及临床实习带教等工作。获得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我校首次及唯一)、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教学技能练兵活动三等奖。主持多项教学研究项目,中华医学会1项、省级2项,校级1项,院级1项。

他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多项培训课程的骨干讲师,培训师资超过1000余名。开创《重症医学》线上课程,近两年总点击量1189次,总播放时长19427小时。承担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

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SCI 8篇,TOP高被引1篇。参编教材/专著4部。

作为一线医疗骨干参与了武汉、上海新冠危重症患者救治。2020年在新冠重症病房开展了病区第一例ECMO救治、第一例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第一例经皮气管切开;2022年赴上海抗疫,开展了院区第一例ECMO救治;2022年底武汉抗疫参与了多次危重患者救治,其中ECMO救治14例。获得“湖北省卫健委优秀共产党员”荣誉。



代胡亮 航空航天学院

教授




潜心教学

“以力学启迪思维、以力学激发创造”;

胸怀梦想

弘扬“力学家之故事、空天报国之情怀”;

开拓创新

孜孜不倦攀登力学研究前沿高峰。

代胡亮主要从事力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自2015年成为一名光荣的华中大教师后,代胡亮一直将教书育人作为崇高志业,把学生成长成才摆在首要位置。他获得“教学竞赛一等奖”、“优秀教师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指导的研究生中有1人获得校三好研究生标兵、4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他目前兼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他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学术新人奖、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计划、德国洪堡学者、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等奖励。

代胡亮老师的教书育人事迹展现了教育工作者对躬耕教坛的高尚师德、对立德树人的忠诚信念、对科学研究的赤诚之心、对社会发展的热切关怀,是一名当好“好老师”、争做“大先生”的先进典型。




邓磊敏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主任助理 研究员




勇于探索

研制激光三维刻蚀装备,

实现“零”的突破;

攻坚克难

创新理论与技术,

服务海洋防腐的战略发展;

顶天立地

突破“卡脖子”难题,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邓磊敏主要从事跨尺度激光微纳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2018年入职以来主持JKW、发改委、科工局、航空工业集团、核工业集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重大、面上项目30余项,总经费超1亿元。研制的激光三维刻蚀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我国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并成功应用于某型战机XX雷达罩生产;研制的五轴振镜激光制孔系统,制造幅面达国外装备的50余倍,突破下一代航空发动机异形气膜孔的制造瓶颈,显著提升航发性能和寿命;面向我国海洋防腐的战略需求,提出合金材料激光物相调控理论与技术,实现舰用高强度铝合金舰船防腐和修复的重大突破。

近年来在IJMTM、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50余项,直接成果转化超1000余万元。




段政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党委副书记 讲师




满腔赤诚献身教育,

书写高质量思政育人新篇章;

勇挑招生工作重担,

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汇聚优质生源;

春风化雨立德树人,

继往开来讲好华科大机械故事。

段政十余年来,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全心投入、全力以赴,努力做学生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

坚持党建引领,转化师资优势、科研优势和文化优势,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机械学院故事,助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负责招生工作期间,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招生宣传,圆满完成招生工作,为我校在河南赢得良好声誉。

工作期间,先后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湖北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校十佳辅导员等荣誉奖项;主持学校教研项目1项,省高校学生工作品牌1项;入选湖北省青年讲师团,获聘为湖北省教育系统“学习二十大 师生进基层”巡讲成员;被选派参加校内巡察巡视工作4次,应邀到兄弟高校交流党建思政工作10余次。




李飞 附属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教授




教书育人,

以一片丹心,

助力学生理论知识、

临床操作技能协同提高;

护佑生命,

以一颗仁心,

诠释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技术骨干使命担当

锐意进取,

以一颗恒心,不断丰富病理生理与诊疗转化的基础研究。

李飞现任湖北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青年学组组长、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房颤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擅长心脏瓣膜置换/整形、冠脉搭桥、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房颤外科治疗等。

承担本科生、研究生、规培生和进修生理论教学与临床带教工作,注重“三基”培养和理论联系实践,力求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协同提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累计科研经费超1500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Eur Heart J、JACC Heart Fail等发表SCI论文3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9.3,以重要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




王超龙 公共卫生学院

二级教授




归国开拓精准医学研究,

他是健康中国的践行者;

创新疾病精准防控算法,

他是人民健康的守卫者;

投身科研抗疫揭示规律,

他是抗疫事业的领航员。

王超龙长期围绕重大疾病的精准防控,融合统计建模与生物信息等前沿技术开展基因组学与流行病学研究,在揭示亚洲人群遗传特征、阐明疾病遗传机制与流行特征、优化疾病风险评估模型等方向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为我国的精准医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武汉突发新冠疫情期间,他发挥专长,创建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及时评估联防联控效果,揭示病毒传播特征与人群感染规模,为我国乃至全球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也为未来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提供了有效方法和工具。

他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包括作为通讯作者在Cell和Nature发表主题封面论文,以第一完成人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等荣誉,主编/副主编《卫生统计学》等多部全国规划教材,担任多本国际学术期刊副主编,取得成绩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



许恒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员




热爱教学,创新机制,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勇于开拓,硕果累累,

深耕固态电池关键领域;

热心公益,致力科普,

用理想信念点亮青少年的科学之梦。

许恒辉践行“育人为本、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11人次获国家级奖励或荣誉,近三年承担课程超过300学时;科研能力突出,从事高安全高比能固态锂电池研究,已发表PNAS、Nat. Commun.等SCI论文70余篇(50篇IF>10),论文引用7000余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基金委项目、东风汽车等企业横向等项目,总负责经费过千万元。

获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WILEY SCINEXT菁英奖、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大进展奖”、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等。担任《SusMat》等期刊青年编委,《Rare Metals》的客座编辑,以及20余种国际知名刊物审稿人。



    杨晓婧 附属小学

德育副主任、高级教师




思政融合,教学相长,

她是站在三尺讲台的引路人;

守正创新,开拓进取,

她是守护实践教育的护航人;

精钻深研,笔耕不辍,

她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圆梦人。

杨晓婧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红领巾巡讲团成员,湖北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湖北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

2017年,在全国少工委举办的“全国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获一等奖,是武汉迄今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她作为“全国红领巾巡讲团成员”,三年内巡讲30余场,辐射约4万少先队员。她组建附小红领巾巡讲团,成立“红领巾党史讲解团”在校内“巡回讲党史”41场。积极组织“石榴籽手拉手”,与内蒙古、新疆、云南少先队员开展云上活动15场。

她是武汉市课程思政金课获得者,教育部“人教网”配套资源建设成员,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光盘的示范课授课教师。她2次成为国家级少先队宣讲课题组牵头人,省级课题2项;承担少先队辅导员培训讲座约120场(次)。

担任湖北省少先队工作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湖北省团校授课核心成员,两次当选湖北省少代会成人代表,武汉市教育学会成员。杨晓婧的事迹被《湖北教育》《长江日报》《湖北日报》刊发。


张洋磊 教育科学研究院

副教授




立德树人,培育英才,

矢志践行“教育家”精神;

深耕前沿,开拓创新,

服务我国高教事业发展;

奋斗有为,多岗履职,

助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张洋磊政治立场坚定,“又红又专”。他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立足学术前沿,刻苦专研。他是高等教育学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在《教育研究》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重大招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等省部级、厅局级课题4项;获得“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多次。

参与多岗位锻炼,全面成长。他工作思路清晰,视野开阔,具备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曾借调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工作一年,展现出较好的政策理论水平、调查研究能力、综合业务素养,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践行“教育家”精神,培育英才。他关心学生成长、就业;注重研究团队氛围建设,获得了研究生们的一致认可。


张易凡 外国语学院

系主任、副教授




以育人为根本,深耕教坛,

致力培养高水平翻译人才;

以专业为标杆,精于钻研,

向世界发出响亮中国声音;

以语言为桥梁,勇担使命,

推动大国外交行稳致远。

张易凡是华中卓越学者、中国译协专家会员。除教学科研表现优异之外, 他及团队在服务区域、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大国外交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华中科技大学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他是第七届湖北省青年教学竞赛高校外语组冠军、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23年华中科技大学“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喻译”语言服务青年团队负责人。所指导的学生获得国家级口译奖项近百人次,包括首届外研社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口译大赛国家级金奖。指导5人次获得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荣获大会的“最佳代表”奖及“最佳代表团”奖。

通过为比利时国王、智利前总统、奥地利前总理及数任湖北省委书记及省长等多位政、商界要人担任过300余场口译服务及近百万字笔译服务,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地方国际交流与合作,架起了我国与世界交流的桥梁。

奋不顾身,可谓青春;

步履不停,不负韶华。

让我们再次为奋斗的

华中大“十佳青年教工”喝彩!


(注:以上获奖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编辑:鲁清华 邓婧

校对:宗雪 

审核:张晓东

华中科技大学工会委员会
华中科技大学工会委员会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