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文摘   2024-12-20 19:47   新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明确指出对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全党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明确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是我们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干部干事创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反复强调“钉钉子精神”,不仅将其当作一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态度,更将其视为一种稳扎稳打、急而不躁的工作方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践行“钉钉子精神”,必须钉准、钉牢和钉好改革的“钉子”,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走准、做实、向好。

找好着力点,钉准改革的钉子。改革的目的也就是要解决问题,它又同时要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有重点、有秩序的系统工程,对“改什么,怎么改”都要坚持明确的问题导向和目标意识,必须善于把握改革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问题,集中在焦点问题,把握好重点问题,不回避难点问题,全面地、清晰地了解“问题是什么,问题怎么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强调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这“七个聚焦”便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钉钉子”的着力点,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改革指明了清晰的目标和方向。

专注发力点,钉牢改革的钉子。“钉钉子”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既需要找准位置、认准目标,也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必须朝着既定的发力点一锤一锤地敲,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要始终保持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的强劲和韧劲,以持续的毅力和强大的意志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做到积水成渊、积沙成塔,从起点出发一路直至终点,以持续性的“量的积累”促成突破性的“质的飞跃”。中国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渐进式过程”,每个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改革目标和任务。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改革稳步推进、渐入佳境,一步一个脚印向前、一步一个台阶向上。然而,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必然要涉“深水区”、啃“硬骨头”、闯“惊险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钉牢改革的钉子,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彷徨徘徊,必须始终保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冲劲和干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持续不断地推进改革工作,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真正将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聚焦利益点,钉好改革的钉子。对于“钉钉子”而言,不但要钉得准、钉得牢,更要钉得好。钉钉子只有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才不会松动、不会偏移,才能真正钉出实效、钉出成果。钉好改革的钉子,必须“眼里有一把尺,心中有一杆秤”,能够时时刻刻抓住最关键、最核心的利益要点,既要以这些要点为出发点,又要以这些要点为“试金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关键、最核心的利益要点就是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遵循的价值取向,要时刻秉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原则,尊重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发挥的首创精神,将一切改革的重心放在人民群众身上,真正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在改革中切实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人民群众急愁难盼的问题,通过解决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问题,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

“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找好着力点,专注发力点,聚焦利益点,真正把“改革的钉子”钉准、钉牢、钉好,一关接着一关过,一茬接着一茬干,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作者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大基地研究员,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成果为基地专项阶段性成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哈密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3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
医院规划建设业务用房面积1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拥有各类高尖端设备,临床医技行政后勤科室共70个,在职职工11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5名,高级职称160余人。
医院先后荣获“国家爱婴医院”“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单位”“自治区十佳医院”“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数十项荣誉称号;2016年被确定为公立医院改革(三明医改)试点单位;2017年挂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非隶属);医院是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医疗保障试点单位、紧密型城市医疗健康集团试点牵头医院、现代医院管理试点单位、国家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单位及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5个、市级重点专科10个,市级质控中心26个,疆内外专科联盟22个,及多个中原学者及中原名医工作室。
医院是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密工作站、自治区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哈密市分中心、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哈密分中心,还是疆内外多家医学高等院校教学实习基地。
医院实施全流程智慧诊疗和信息化质控管理,先后通过了国家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四级测评和国家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评测,搭建了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了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院内院外服务一体化。
医院将对标“创建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打造紧密型城市医疗健康集团标杆”建设目标,着力在学科体系、人才队伍、运营管理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努力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

地址:哈密市伊州区广场北路18号
电话:0902-2262221(医务科/医患协调办)、0902-2254140(行政办公室)、0902-2262210、2235378(门诊服务)

哈密市中心医院
医院风采、健康园地、工作亮点、成果展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