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伦港,三大国际都会,国际金融中心。三座城市,千般魅力,各又因相通的经济文化而紧密联系。
恰好,我在今年5月先去了伦敦开会,暑假又去了纽约送孩子上学,平时长居香港。突发奇想,扯上一篇自己的观察,浅谈一下这三个地方的对比。
当然,每个人视角不同,哪怕是我自己,2018年同样去了纽约和伦敦,同样长居香港,但那时着眼点和现在也不尽相同。
首先,先看看市容市貌,哈哈,毕竟人都是视觉动物。
三个城市都属于高楼林立,人群密集那一挂的,否则,也配不上国际化大都会的title嘛。
(我办公室窗外夜景)
同时,三个城市都是港口城市,水资源丰富。除了海岸线,纽约有哈德逊河,伦敦有泰晤士河,香港有城门河、双鱼河、梧桐河。
(从帝国大厦俯瞰哈德逊河,电影《萨利机长》故事就发生在这条河上。)
三个城市绿化都很好,在城市中心地带也都有标志性公园和绿地,纽约的中央公园,伦敦的海德公园,香港的维多利亚公园和九龙公园。
(我在海德公园拍的天鹅和野鸭)
(九龙公园,随处可见百年古树)
卫生环境,香港和伦敦都比纽约干净。纽约的很多地铁站口都弥漫着🍃和小便混合的味道。我们今年步行寻找Friends打卡地的时候,途径不远处的地铁站,几乎是小跑着穿过。
(其实Friends是在加州华纳片场拍摄的,纽约反倒赚足了粉丝们的门票钱)
还有中央公园北门去哥伦比亚大学的那条小路,很多流浪汉在那里做着不可言说的事情。当然,香港和伦敦也有流浪汉,尖东地铁站里有一个角落,堆满了他们破旧的被褥。
没办法,国际一线城市的贫富差距都很大,而且,越来越大。
接着聊聊当地的人文环境。
纽约可以说是这个地球上最多元化的城市了。在这里不仅可以找到来自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而且低调奢华的老钱风和慵懒随意的自由风,混在一起毫不违和。
(纽约市内的集市,很接地气)
伦敦虽然也很多元化,但是主打一个高贵优雅,历史悠久。
(在伦敦的餐厅用餐,需要服务的时候需要用眼神与侍应生交流,绝不能招手或出声。)
香港的关键词则是中西合璧,节奏紧凑。
(今天是八月十五,香港到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三个城市的大学密度都很高,学校也都是世界级名校。
纽约有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纽约州立大学;
伦敦有国王学院、帝国学院、伦敦政经;
香港有港大、港中大、港科大等等。
(哥大校园面积仅为Emma高中的1/4,作为常春藤名校之一,每年吸引了无数申请者。)
博物馆和艺术馆是一个城市的有形历史和有形品味。
纽约有大都会,现代艺术博物馆;
英国有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
香港本来在这方面相对弱一些,最近五年不断发力,建成了香港故宫和M+艺术馆,成为全新地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
(大都会百去不厌)
(老爸老妈很喜欢香港故宫)
(伦敦国家美术馆的名画 Mr and Mrs Andrews)
当然,作为艺术之都,各类剧院、音乐厅必定也是少不了的。特别是纽约和伦敦,可以欣赏的演出实在太多了。
(百老汇的阿拉丁)
(伦敦的歌剧魅影,2018年的我好瘦啊)
(今年在伦敦看了汉密尔顿,百老汇也有上演)
(带Emma在香港看歌剧阿依达,时间过的飞快,她现在都比我高了)
第三,再看看工作机会、收入、税率和房价。
这几年我跟踪了一个美国的研究报告,从年轻人的工作机会、收入和房价三方面考量各城市的宜居指数。
鉴于纽伦港,涉及到跨地区对比,所以我把税率也放进来。
纽约的经济活力十足,工作机会充足。记不记得Friends里Rachel先是在咖啡馆里打工,后来去了RL做销售,就是现实的写照。
2024年,纽约失业率约为5%,工作机会集中在金融、房地产、咨询服务业,高科技和信息行业也很活跃。
人均GDP13万刀,联邦税最高37%,纽约州税10.9%,加起来近48% ,难怪纽约和隔壁新泽西州被评为税负最不友好的州。
纽约曼哈顿的房价是每平米9200刀,竟然比想象中便宜。
(Friends取景地,这个楼就在曼哈顿区的Grove Street)
再看看伦敦的数据。
伦敦失业率4.2%,但年轻人找工作可没那么容易,青年失业率高达13.3%。肉眼感受,经济活跃度比不上纽约,四平八稳。
伦敦的工作机会集中在金融、商业、专业服务比如法律和仲裁,还有教育和旅游。
我的客户,移民到伦敦后,自营了一家中古首饰店,生意也还不错,就是苦于租金和人工太高,她总跟我开玩笑,说自己赚的没有花的多。
伦敦人均GDP8万刀,最高税率45%,还有资产增值税,以及40%的遗产税。
前面忘了说,美国也有资产增值税和高达50%的增值税。
所以,准备移民到美国和英国的朋友,多数都会找我来投保香港保单,合规避税,人人有责😜
伦敦核心西敏的房价平均每平1.4万刀,跟香港差不多。
(今年带小伙伴打卡位于伦敦的保诚总部)
那香港的情况呢?
随着口罩结束,香港就业市场畅旺,我团队的经理要请个新秘书,几个月都抢不到人。
失业率仅为3%,只要你肯工作,那么大把机会在召唤。
香港的工作机会集中在金融(银行、股票和保险,年薪过千万的比例,最高的居然是我们保险行业,Action家族就贡献了很多位)专业服务、零售、航运、地产、贸易、医疗和加密货币还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
香港人均GDP5万刀。但对比其他国际都会,香港胜在税低,最高所得税才17%, 没有资产增值税,也没有遗产税,主打一个全力以赴,保护个人财富。
香港最核心的中环,平均每平米2万刀。好在香港地方小,大可选择不住在中环半山,那么平均每平米房价降到1.2万刀。
香港今年继续荣登全球房价最贵的城市榜首。哎,心疼自己三秒钟。
(好在香港有山有海,还有好朋友可以凑在一起打掼蛋)
最后,再简单说说医疗和养老。
美国的医疗全部要依靠商业保险,没有保险的话,全部需要自费,花销高到乍舌。
这次Emma去读高中,除了学校的保险,我还给她买了留学生保险和当地的牙医保险。
(矫正牙齿,康州平均收费6000刀)
伦敦和香港基本一样,免费公立与昂贵私立,双轨并行。
不介意排队的情况,可以走公立,包括生孩子,都是免费的。希望尽快治疗或者享受优越就医体验的,就需要商业保险,来覆盖平均住一次1万刀的私家医院。
(我们家四位老人都在香港住过私家医院)
养老方面,美国的401k,雇主按比例给员工供款,个人部分每年上限2-3万刀,退休可以一次性提取,也可以分期使用。
英国的国民保险金,也是雇主和雇员各付一部分,个人部分年度上限5万刀。以前有个终身供款上限,现在虽然取消了,但是免税可一次性提取的上限也只有30万刀。
香港的强基金MPF,同样是雇主和雇员各自供款,雇主上限1500港币/月,雇员可以多供,但是免税上限每年只有6万港币,也就是7000多刀。退休的时候也可以一次性提取。
(这是享受香港政府退税的年金,港漂伙伴没买的可以找我)
最近,大陆15年改20年的事情,网上吵得沸沸扬扬。
看了纽约、伦敦和香港,我提炼了下面三点:
1. 契约精神,法律制度,才是保护私有财产的根本,否则说改就改,无可奈何;
2. 养老金,无论交多少年,退休的时候能一次性拿走,才具有公平性;
3. 无论在哪里,养老都需要商业保险,世界各地的客户都喜欢来香港投保,因为香港的年金回报更高,保障度也更好。
总之,你不能影响制度,制度却可以轻松影响你。
与其抱怨,不如换个思路,难道6%的美元年金,它不香吗?
没想到一口气写了这么长,看到这里的朋友,一定想知道哪个城市才是我的最爱。
这还用说,当然是香港!
香港依山傍海,适合喜欢户外活动的家庭;
香港有50万港漂,更容易找到优秀的合伙人;
香港挨着深圳、珠海和澳门,按摩休闲更方便;
香港可以照顾到移居大湾区的父母。。。
所有纽约伦敦的优点,香港也几乎都占了,先进的教育体系、医疗水平、法制体系、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缺点就是冬天不下雪,房子负担重,工作节奏快。考虑到以上优点以及没有安全问题,也没有税务负担,还要啥自行车呢?
所以,我整天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香港就是最好的归宿。
至于孩子们,看了我以上的分析,相信,纽约、伦敦、香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孩子自由选择,都由得他们,毕竟,年轻就是折腾的资本。
杨绛先生说:“当你看过世界,见过众生,才发现你要见的世面,是自己内心的勇敢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