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清晨的阳光洒在餐桌上,爷爷端起一碗冒着热气的白粥,轻轻地吹着,一口一口地喝着。
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好像一碗粥就能温暖整个早晨,这是他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的早餐习惯。
但今天,孙女小文却忍不住提醒:“爷爷,专家说粥是最差的主食,光喝白粥没营养,伤胃还升血糖。
以后别喝了吧!”爷爷放下碗,皱着眉头回了一句:“我都喝了一辈子了,还不是好好的?”
关于喝粥的争论从来没有停过,有人说喝粥养胃,有人说伤胃。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白粥甚至被贴上了“最差主食”的标签。
事实真的如此吗?喝粥对健康到底是好是坏?
喝粥真的能长寿?来看哈佛的研究
喝粥与长寿之间的关系,真的有科学依据吗?答案是肯定的。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曾在《每日电讯报》上引发广泛关注。
研究团队对80万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 每天食用70克的杂粮粥,能够将全因死亡率降低22%,将癌症死亡率降低20%,心脏病死亡风险则下降了近25%。
另一项由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吴宇红博士领导的研究指出:每天摄入约28克全谷物制成的粥,可以降低5%的死亡风险和9%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这些研究表明,喝粥,尤其是富含杂粮和全谷物的粥,确实对健康有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提到的“健康粥”并不是我们常见的白粥,而是由糙米、燕麦、玉米、藜麦等粗粮熬制而成的“杂粮粥”。
这类粥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更适合现代人用来调理身体。
而白粥,因精制大米的营养流失和高升糖指数,在健康排行榜上则显得逊色不少。
喝粥真的养胃吗?为什么白粥备受争议?
“喝粥养胃”只是一种误解吗?未必,但需要分情况。
粥作为五谷的延展形式,在中医里被认为有健脾养胃、润肺生津的作用,特别适合消化不良、胃肠功能减退的人群。
现代医学却为“喝粥养胃”提出了另一种解读:“养胃”不等于“喝白粥”。
白粥作为一种半流质食物,容易被胃快速排空,这种高消化性会进一步促使胃酸分泌,对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等患者,反而可能加重不适。
更重要的是,白粥的升糖指数非常高,糖尿病患者长期喝白粥可能会导致血糖失控,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那么,胃不好的人是否就不能喝粥了呢?并非如此。
营养学专家指出,选择“低升糖指数、高营养密度”的杂粮粥,搭配适量蛋白质和蔬菜,不仅能养胃,还能改善肠道健康。
怎么喝粥更健康?
1. 白粥不如杂粮粥
在粥的选择上,白粥并不是理想的主食,杂粮粥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选”。
糙米、燕麦、红薯、薏米、藜麦、红豆等,都是非常适合煮粥的粗粮材料,不仅低升糖,还富含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
推荐食谱 :
五谷杂粮粥 :加入糙米、燕麦片、小米、红豆和薏米,熬煮至软烂。
山药枸杞粥 :用山药和枸杞搭配小米,健脾养胃,特别适合冬天饮用。
南瓜粥 :南瓜富含胡萝卜素,搭配小米熬制,色香味俱佳。
2. 粥不能单吃
单吃白粥容易导致营养失衡,正确的做法是 搭配优质蛋白质和蔬菜 。
比如鸡蛋、牛奶、瘦肉或豆制品,配上一些蒸煮蔬菜如菠菜、芥兰,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平衡血糖水平。
建议搭配 :一碗杂粮粥 + 一个鸡蛋 + 一份清炒蔬菜 + 一些低糖水果(如苹果、蓝莓)。
3. 特殊人群的喝粥指南
糖尿病患者 :避免白粥,选用低升糖的杂粮粥,建议加入红豆、芸豆等杂豆类材料。
消化不良者 :尽量避免硬质粗粮粥,可将食材煮软,搭配山药、南瓜等易消化的食材。
老年人 :适量加入核桃、芝麻等坚果碎,补充脑部所需营养
4. 别喝太烫的粥
刚煮好的粥温度常常超过65℃,长期喝烫粥容易灼伤胃壁和食管,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建议粥温降到不烫口时再饮用。
结尾
健康的粥,不在于多稀多烂,而在于搭配合理、食材丰富。
“清粥小菜”虽平凡但搭配得当,就能熬出一碗有滋有味的健康人生。
那么,今天早晨,你喝的是什么粥呢?
好看,就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