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氏塔静静地伫立在洞庭湖畔,千年来见证了古城岳阳的兴衰变迁,诉说着文化根脉的历久弥新。站在慈氏塔下,风铃吹动,一派文化与生活交融的琳琅景象映入眼帘。
曾经几乎破败在历史的云烟里,2017年,慈氏塔完成两百年来首次大修并恢复,重现了千年古塔原有风貌。回望古老遗产的守望与新生,法律的力量功不可没。
《岳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7年5月正式施行。这是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开启了岳阳依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局面。
在2019年开展《条例》执法检查之后,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再次对这部法规“全面体检”,旨在进一步推动法律全面有效实施,用法治力量守护岳阳历史文化“金名片”。
今年7至8月,执法检查组赴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开展实地检查,委托临湘市、岳阳县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检查,实现保护范围内全覆盖。检查组认真梳理法律条文,重点聚焦九个方面内容开展执法检查:保护职责落实情况;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条例》宣传教育情况;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落实情况;保护名录体系建设情况;保护对象规划编制、保护管理与利用、认定与调整和新开发项目情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落实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树名木保护情况;政府各相关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情况。本次检查采取常规检查与随机检查的方式。邀请了部分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及文物专家参加。在《条例》实施情况座谈会上,听取了市政府及住建、文旅、发改、财政等7个部门单位贯彻实施《条例》情况汇报。“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条例》执法检查,十分及时且必要。执法检查组要紧扣法律规定,逐条逐项对照,检查法定职责是否履行到位,通过执法检查,推动法律法规和名城保护深入人心。”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岳平对执法检查提出明确要求。在检查过程中看到,近年来我市历史文化保护管理机制逐步完善,保护目录扩充显著,保护利用工作成效凸显。特别是岳阳楼历史文化保护示范片区的建设,将为全市古城保护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标杆。在此次法规“体检”中,检查组发现:陆城南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市2条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但政府投入保护资金不足。“这与其地位不匹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向阳在实地检查中说,陆城古镇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一座“活着的古城”,时至今日依然保持宋明时期建街设巷的肌理特征。如何做好街区古建古宅保护与活化利用,是当前的重要课题。规划先行是关键。按照《条例》第十六条,市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历史风貌保护区(现称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岳阳楼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历史建筑修缮方案等工作。目前这些保护规划和修缮方案受种种因素限制,大多没有完全实施。在随机抽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州关,检查组看到此处杂草丛生,环境脏乱差,且文物本体与粉尘车间距离较近,存在安全隐患。古城保护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查组了解到,历史建筑的修缮设计和施工,在消防、节能、保温等方面无法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导致项目验收难,对街区后期运营管理带来不便。如何在“原汁原味修缮”与“可供经营使用”找到平衡点?亟须配套政策举措予以破题。不少人大代表提出修法建议:鉴于管理体制、专业名称发生变化,应及时修改《条例》,建议根据历史建筑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的不同,将产权单位或产权人纳入该项工作中,明确界定产权人“保护修缮责任”等。9月23日至24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岳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会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报告畅所欲言,指出问题“一针见血”,提出建议实事求是,形成了清单式审议意见。审议意见要求,要切实加大《条例》宣传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名城保护资金投入;健全市级文物保护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历史地段和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强化规划执行,确保“多规合一”;明确划定政府(部门)、企业、居民(产权业主)各自承担的保护责任;出台包容性地方政策,如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审查等,深化文化价值,做好文物活化利用文章,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并将历史文化与城市更新有机融合。针对委员、代表提出的修法建议,教科文卫委主动作为,及时召开修法调研座谈会,开展修法必要性和可行性相关研究,推动将该项工作纳入2025年市人大常委会立法修法计划。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何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城市文化遗产,需要法律“武器”保驾护航。市人大常委会将推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整改落实,在明年的常委会会议上检阅审议整改落实情况。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地责任。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条例》执法检查,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期盼,必将为岳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注入法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