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猫冷视角” 关注我们
读者朋友们,阅读文章前,请您停留1秒钟,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猫冷视角”,然后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文章了!我们会每天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优秀文章我们共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这次喀山会晤,可以说是中印两国在紧张关系中迈出的关键一步。两国领导人坐在桌前,终于在脱离接触的问题上达成协议,算是给长达4年的实控线对峙打了个“暂时暂停”。印度外长苏杰生话里带话,虽然有协议在手,但这并不代表中印关系的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建立互信依旧是条难走的路。喀山这次会晤,谈的是脱离接触,但谁都清楚这只是第一步。要说两国关系恢复到以往的“正常状态”还为时尚早。就算达成了协议,信任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苏杰生明确表示,中印之间的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化解,我们双方都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让协议慢慢落实。在过去4年里,中印在实控线边对峙的阴影让两国关系都蒙上了一层阴霾。这种持续的紧张,让印度在对待我国时愈发“小心翼翼”,几乎有点“逢中必反”的趋势。这并不是因为印度不想和我们好好相处,而是对峙的时间太长,让他们难免产生戒心。莫迪政府一方面想要修复关系,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我国保持一份警惕。这种复杂的态度,正是“谨慎乐观”的原因。印度明白,一旦过度依赖与西方的关系,那么在中印关系中难免失去主动权。对于印度来说,摆出一副对我国“强硬”的姿态并不全是“真刀真枪”,更多的是给自己增加与西方谈判时的筹码。印度深知,美印关系走近并不是因为美国真心想助它成为一个大国,更多的是为了和我们“博弈”。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只能见招拆招,不想轻易陷入西方“捧杀”的套路里。现在摆在印度面前的是一道难题:继续强硬对待我国,还是选择和我国达成某种“战术性”和解?要知道,继续对抗的代价是牺牲经济发展,而通过缓和关系换来的则是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印度的最终目标,是铺平经济发展的道路,而不仅仅是争个面子。苏杰生在谈到中印协议时,用了三个关键词:脱离接触、缓和局势、历史问题的谈判解决。这三步可以说是中印关系正常化的三大关卡。眼下,两国仅仅是站在了脱离接触的起点上,后面的路还很长。尽管这次会晤算是个积极的信号,但未来的中印关系走向,还得看莫迪政府是否能拿出实际行动。苏杰生提到的“环印度包围圈”就是个警告,印度早就意识到它周围的地缘政治局势不容小觑。不论如何,印度需要为未来的“竞争”做好准备,同时也开始意识到过去没太重视中印关系的代价。印度政府内部对待我国的态度并非铁板一块,也存在意见分歧。一部分主张强硬对待我国,认为只有展示力量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另一部分则主张缓和,认为没有必要搞得剑拔弩张。现在看,随着脱离接触协议的达成,主张缓和的声音占了上风,但这种情况不见得会一直持续下去。
达成协议虽说是中印关系的进步,但也不能忽视时节因素的影响。随着冬季的到来,实际对峙行动可能减少,但到了春季,这股“冷静”可能会有所变化。苏杰生在喀山会晤后公开给莫迪政府打了一支“预防针”,提醒大家要为未来可能的政策转变预留空间,以便应对不可预料的局势变化。小编每日编辑不易,若您还满意,可点左下角“分享”支持小编,或点右下角“在看”,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