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一平作获奖代表发言。
“得到消息的时候,我刚刚度过六十岁的生日,我觉得这个奖是最好的生日礼物。而《上岭恋人》,则是我献给我的故乡上岭最真诚的礼物。”11月16日晚,凡一平在领奖台上,目光投向了家乡河池,也投给了他坚持创作43年来这一段长长的路途。
领受沉甸甸的骏马奖,这一刻,是从17岁就开始写作的凡一平,用43年的创作“长跑”的力量来支撑、来感受。
1980年,凡一平离开生养他的故乡——依山傍水的上岭村,来到当时的河池师专(现河池学院)中文系读书,在文学阅读中走向文学创作。他就这样从闭塞的大石山区走向了视野开阔的创作生涯。
上岭村,是都安瑶族自治县一个壮族小山村,青山和竹林环抱,背靠大石山,面向红水河,依山傍水。村子故事多,有苦也有乐,看似一幅画,听来像首歌,深深印刻在凡一平的内心世界。
凡一平给读者签名。列来拉杜 摄
“上岭有着不多的人口,却生生长流,我的父老乡亲们,平凡但却坚韧,又像鱼群一样抱团,欢乐。村庄世代同心同德,和睦相处,一家有难,八方来助,每有喜事,全村同乐。生产得天独厚,牛壮羊肥,鱼虾鲜美。村风清雅和畅,慈善和美。鸡鸣狗盗罕见,百岁寿者常有。”在盛典晚会上,凡一平为大家介绍了家乡上岭以及在上岭发生的故事。
一个作家如此热爱的家乡,自然成为他的书写对象。长期创作中,凡一平有意捕捉家乡的人和事,将他们文学化向读者展示。
这期间,凡一平的作品还与电影有了密切的关系,成为河池作家里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寻枪》《理发师》《跪下》《最后的子弹》《宝贵的秘密》《姐姐快跑》等先后被改编为影视剧,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近些年,上岭故事如井喷般不断地涌入我的脑海并诉诸文字。一个接一个渺小、坚强、智慧的人物,让我心动,也让我冲动。我把他们写出来,呈现他们于苦难中的坚强和达观,生存的智慧和善良,同时寄托我对生命的悲悯、对人性幽微的探索,以及对人性光芒的希冀。这些作品或是我献给上岭村的又一曲悲歌,或是另一杯甜酒。”凡一平说,他们的经历中有我曾祖父的冒险和神秘,有我祖父的坚忍和大气,有我外婆和母亲的非凡才艺和想象,还有我父亲和叔父的善良忠诚……
于是,《上岭恋人》11个精彩故事就面世了,笔下的产婆、裁缝、侦探、说客、道公、保姆、歌王等人物。他们身上满是上岭男人、女人的性格和气味。这些故事就是为他们立传,记录时代发展的细微故事。
7月31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揭榜,《上岭恋人》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荣获中短篇小说奖。它的授奖辞是:“凡一平的《上岭恋人》将日常立为传奇,以深沉的乡愁构建审美的家园。”
43年的书写,43年的坚持,43年的收获。凡一平坚持创作的精神品质,成为河池作家群守土作家和写作者的榜样。《上岭恋人》刚刚公布获奖时,河池文友的热情就在炎炎夏日持续升温,纷纷转发消息,或举办座谈会,或读其作品,或写读后感。
“在广西50多位获得骏马奖的作家中,河池籍作家就有12个,我是第12个。我们河池的骏马不是一匹一匹的,而是一群一群的。”发言中,凡一平向大家介绍了河池作家群,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如今,凡一平早已到南宁工作,内心始终牵念家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凡一平表示,如今每当他徜徉在邕江边,看见碧波荡漾的邕江,就感觉和年少时在家乡的红水河边一样。
关于今后的创作计划,凡一平面对众多记者的采访时表示:“我想我这辈子的创作,是离不开生我、养我、亲我的上岭村了。只是,接下来我该如何描写上岭村,让上岭村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打动人心,到处传扬,这是个问题。其实已经不是问题。”
“红水河源远流长,我的创作也要像这条母亲河,永远写下去,不让自己留有遗憾。”凡一平表示,获得骏马奖是一个阶段的终点,同时也下一段路的出发点,“酒越陈越香,我要越写越好。”
16日20时许,骏马奖颁发的第一个奖项是翻译奖。
新疆作协副秘书长兼创联部主任、诗人、东乡族翻译家艾布,凭借其翻译的维吾尔文版长篇小说《驻村笔记》获奖,当晚和朵日娜、玉苏甫·艾沙、赵有年、郑风淑等四名译者一同登上领奖台,并作为译者代表发言。
艾布来过广西两次,第一次到河池与《驻村笔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作者红日一起拍摄获奖展示视频,第二次是来领奖。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因为热爱文学,一辈子写诗和翻译,会与陌生的八桂大地有如此不一样的接触。
“《驻村笔记》是基于广西脱贫攻坚工作创作的文学作品。我当时在麦盖提县巴扎结米镇阔什艾肯村驻村,读了这部作品后深受感动,和作家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将这本书翻译出来,让更多读者感受它的魅力。”艾布介绍自己翻译《驻村笔记》的初衷。
《驻村笔记》中,作家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第一线,以切身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第一手素材,书写脱贫攻坚的山乡风云,生动刻画人物性格,真切记录新时代步伐。
艾布曾两次参加驻村工作,参与并经历了脱贫攻坚工作,书中似曾相识的脱贫攻坚场景、生动逼真的人物、娴熟自如的叙述技巧、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让艾布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他忍不住提笔将这部长篇小说翻译成维吾尔文。
艾布出生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985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翻译作品发表在《民族文学》《塔里木》《天山》《文学译丛》等刊物上,已出版诗集《那是一个月夜》《马兰花》等。30多年来,他翻译了几百万字的小说、诗歌作品,翻译出版了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木垒河》等。
四千公里的距离,因为两个作家同样的经历——一样参与伟大的脱贫攻坚,一样参加驻村工作,共同见证了这片多彩大地在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在翻译《驻村笔记》过程中,因为地域文化有差别,艾布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通过网络搜索,了解书中一些词语及表达方式,这也增加他对广西的了解。
“你能想象一个东乡族翻译家,把瑶族作家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作的长篇小说翻译成了维吾尔文吗?南方的广西和西北的新疆,被以文学这一座桥梁连通了起来。”艾布说,在中国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各民族团结和睦,安居乐业,创造了多元一体的灿烂的中华文化。
民族交流,语言和文字,是最好的桥梁。祖国辽阔大地上两个相距遥远的地方,通过文学的纽带,跨越千山,心灵相牵。回望自己的翻译和写作之路,艾布表示,这部作品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缩影,每一个字句都凝聚着心血和梦想。
艾布说:“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的大事。新疆也在推进乡村振兴,我相信新疆的读者看了维吾尔文的《驻村笔记》后会产生同样的感触。”
“首先是祝贺艾布老师获得骏马奖,其次感谢他翻译了我的《驻村笔记》,让这部作品第二次在骏马奖舞台上亮相。”当晚,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得者、河池文联主席红日见证了艾布领奖全过程,他回忆了自己四年前登上领奖台的画面,“我好像又一次走进了当年的颁奖现场,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已经到冬天了,广西还是这么热,满眼是绿色的生态,与我们新疆的景色大不一样。”艾布说,不管是新疆还是广西,现在交通特别方便,仅一天就可以飞达彼此的城市。
两次广西之行,艾布对广西的印象是深刻的。人热情,风物美,是一个值得游玩的地方。同样,他也欢迎广西朋友去领略大美新疆不一样的风景。
对于未来的创作,艾布表示:“我将带着这份荣誉与责任,继续深耕文学翻译事业,通过文学,让我们更加紧密地拥抱在一起。”
盛会落下帷幕,文学魅力生生不息。时代大潮澎湃前行,精彩故事依然在山乡巨变之间演绎,给人们温暖,为世界点缀色彩。
对于河池作家群来说,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壮大,仍然需要无数创作者潜心创作,关注时代发展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前行,继续深入人民一线,加强文学精品策划和创作,持续发力,不断实现“上大刊”“获大奖”的突破和目标。
你听,广袤的祖国大地上,哒哒的马蹄声,正回响着,歌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