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罗湖区委书记范德繁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罗湖往昔的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标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罗湖将继续高举改革旗帜、赓续改革精神,争当“四个先锋”,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塑造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提升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智量”,切实用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推进“六大变革”,在塑造新动能上“破局突围”,在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以高质量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创建“三力三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勇当先锋。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摄
争当“四个先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深圳特区报:罗湖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罗湖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和定位推进改革?
范德繁:罗湖是深圳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精彩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在罗湖诞生了70多项全国首创改革成果,比如,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土地第一拍、第一个物业小区等等。进入新时代,罗湖以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二次创业”,率先开展城市更新改革试点,在空间上实现再造一个“新罗湖”,打造了“罗湖医改”、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政务服务“反向办”等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品牌,有力推动城区“蝶变新生”。改革就是罗湖最鲜明的标签,改革基因已经深深融进了罗湖人的血脉之中。因此,改革对于罗湖,有着更为特殊、更加重要的意义。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罗湖的改革必须走在前列。为此,我们全面对标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提出争当改革“四个先锋”的新定位,目的就是要释放罗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信号。
一是争当解放思想先锋。罗湖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率先面临土地、房屋产权到期等发展问题,我们有责任也有条件,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为全市改革创新率先探索、打造示范。
二是争当敢破敢立先锋。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发展动能、产业体系等领域面临的挑战,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激活力、添动力、挖潜力、聚合力、增魅力。
三是争当敢闯敢试先锋。在先行先试上快人一步,第一时间抓改革落实、抓试点任务,以奔跑者的姿态塑造竞争新优势。
四是争当善作善成先锋。从罗湖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罗湖特色的创造性、引领性改革,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推进“六大变革”,系统性重构城区发展格局
深圳特区报: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对全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接下来,罗湖在贯彻落实上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范德繁: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标准更高、难度更大。虽然这些年来罗湖改革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实事求是地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市委全会召开后,我们第一时间召开区委全会,审议通过了《改革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从13个领域60个方面,部署了400多项具体改革举措,以“六大变革”为核心,加快流程重构、机制重塑、体系重建,以高质量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深化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效率变革”。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改革,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机制,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
二是进一步健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动力变革”。牢固树立产业转型的首位意识,谋划打造清水河数字经济、B1地块深港产业合作、文锦渡口岸跨境商贸、大梧桐生态旅游等四大改革发展战略平台,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机制,加快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战新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不断塑造新动力、激活新动能。
三是进一步完善高品质城区治理机制,加快推进“效能变革”。我们将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等“五大行动”,包括创新自拆自建等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并以协同化、智慧化、精细化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四是进一步构建高标准民生服务供给机制,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深化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领域改革,让民生幸福更可感、更可知、更可及。比如,我们将打造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通过市场化运营模式,精准配置养老、托育、助餐、保健等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价低质优的“身边服务”。
五是进一步优化高颜值“绿美罗湖”创建机制,加快推进“绿色变革”。罗湖生态本底优厚,我们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银湖山-梧桐山“两山连通”,加快深圳水库-深圳河生态区“两山”基地创建,携手香港构建“梧桐山-红花岭-八仙岭”生态走廊,让城区高质量发展更加“秀美灵动”。
六是进一步创新高品位文化软实力提升机制,加快推进“气质变革”。我们将创新公共文体空间市场化建设运营模式,拓展旅游“+低空”“+工业”“+文艺”等旅游产品,不断积淀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底蕴,让罗湖的内在“气质”更佳。
锚定“产业兴区”,持续提升“含金量”“含新量”“含智量”
深圳特区报:这两年罗湖在产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动作,传递出转型升级的强烈信号。接下来,结合城区实际和自身优势,罗湖将从哪些方面重点突破?
范德繁:罗湖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就是产业高质量发展。谈及罗湖,大家以往的印象是城区开发殆尽,产业比较传统,以金融、商贸、消费等为主,不够“高新”。今天,我想给罗湖“正名”。当前,罗湖作为深圳中心城区、都市核心区的地位正加速回归,全市22个重点区域,罗湖有3个,全市40个总部经济集聚区,罗湖有4个。
这几年,我们从空间、政策、生态、应用场景等多维度发力,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抓手加速产业转型。比如说产业空间方面,我们新增了500多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正在抓紧推进4个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建设,招商用地规模达126公顷;政策方面,我们量身打造了覆盖空间、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的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资金方面,我们每年拿出10多亿元的“真金白银”,助推企业集聚发展,同时,新成立一家专门负责产业投资和产业空间开发的国企,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产业投资;平台载体方面,我们落地了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深圳市城安院等科研平台,仅这两个平台目前就集聚了60多家上下游企业;应用场景方面,我们针对人工智能产业,在政府侧、企业侧等19个细分领域推出49个应用场景,既为产品找场景,也为场景找产品。这些数字,既体现出我们加快产业转型的决心,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接下来,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兴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持续提升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智量”,加快构建“双轮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以“楼宇集聚、片区集群”为路径,推动传统优势的服务业向高端化、国际化、集群化发展,创建罗湖“世界服务商”品牌。另一方面,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战新产业,抢位布局低空与空天、细胞与基因等未来产业,提前布局新材料、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等潜力产业,狠抓产业链建设,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为支柱产业,打造“新增长极”。
罗湖有空间、有政策、有场景、有生态、有服务。在此,我们也诚邀国内外企业家和人才来罗湖投资兴业、共创未来。
采写|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 张铭
编辑|杨渝嘉
审读丨张雪松 王雯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