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涉老场所的急与救:AED配置够吗?关键时刻能找到吗?

文摘   2024-10-30 18:09   广东  
编者按:今年10月是我国第15个敬老月,有关涉老场所的急救问题再次引发公众关注。把脉症结所在,探寻治理良方。南方都市报、N视频推出“广东涉老场所的急与救”系列调查,首期聚焦涉老场所急救设备配置以及使用现状。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心源性猝死,其中大量发生在医院之外。而老年人是心脏骤停等心血管疾病的易发群体。

“医院外的涉老场所,是老年人心脏骤停等抢救的第一战线。”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姚建明表示。

在心源性猝死的抢救中,“黄金四分钟”至关重要。AED配置已成为提升涉老场所急救能力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广东省加快公共场所AED的配置步伐,推进构建更为完善的院前急救体系。广州、深圳等城市率先垂范,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急救条例。

目前广东涉老场所的急救设备配置情况如何?相关管理是否完善?连日来,南都记者调研了相关公益组织在广东各地涉老场所捐赠AED的情况,走访了广州部分养老服务机构、公园和老旧小区等涉老场所,并访谈了长期关注这一领域的专家。

  部分公园导览图未标出AED

  电子查找地图也标注不全

公园是老年人娱乐及社交的重要场所。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部分公园虽然已经配备了AED,但许多游客对于公园内配备AED的情况并不了解,更不清楚AED的具体位置。

  广州市越秀公园志愿者告诉记者,当前,越秀公园已配备6台AED,分别在公园正门游客中心、西门、北门、东门、金印游乐场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但当记者前往走访并随机采访十余位游客,无一人清楚公园内AED的数量,超过七成的人表示不知道公园内配备了AED。有的游客甚至表示,从未听说过AED这一急救设备。在询问AED位置时,大多数游客显得茫然,只有少数人知道其中一台AED的具体位置。
  “AED是什么啊,不知道,没听说过。”当记者问到AED时,七十多岁的吕奶奶表示。一同在旁边锻炼的陈奶奶拍了拍大腿,指着公园正门游客中心的方向说,“你说的‘救命利器’啊,有,就在游客中心。”陈奶奶告诉记者,公园就只有游客中心有一台AED,但自己并不会使用。

越秀公园游客中心关门期间,室内AED无法取用

记者前往游客中心发现,AED的标识清晰可见于室外,但实际上AED设备却安装在室内。游客中心在每天18时关闭,直至次日8时30分重新开放,在这期间紧急情况下无法取用这台AED。

越秀公园金印游乐场附近AED被施工处的围蔽遮挡住了

而在越秀公园金印游乐场,跟随一位锻炼的游客韩大叔指引,记者才找到了附近的AED——在路旁的小亭子里,被施工处的围蔽遮挡住了。

今年8月1日,《广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规范(暂行)》(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明确提出已配置AED的公共场所应在该场所平面示意图上标示AED位置,并在重要出入口、AED放置处设有统一、明显的AED导向标识。

越秀公园景区的导览图上没有AED配置点的相关标识。

然而,越秀公园景区的导览图上没有AED配置点的相关标识。早在2021年南方都市报记者对广州市AED配置情况进行调研时便发现这一问题,时隔3年,景区的导览图仍未更新相关标识。

此外,地图软件AED点位信息存在更新滞后的情况。第三方地图软件是不少市民查找AED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等电子地图以及由企业开发的“AED地图”“AED城市地图”“AED急救地图”等公益性质的小程序可查找AED点位信息。

虽然公园内配备了AED,但这些AED设备并未全部接入现有的AED地图系统中。以广州生命链健康信息有限公司开发的“AED城市地图”小程序为例,广州市越秀公园已配备的6台AED,在该地图上仅能搜索到正门、东门及新文明实践中心三处AED。这意味着,即便游客知道需要使用AED进行紧急救援,他们也可能无法通过手机应用或在线地图迅速找到附近可用AED的具体位置。

东山湖公园南门AED放置在自然教育展示点内。

在东山湖公园,景区的导览图上同样没有AED配置点的相关标识。记者在东山湖公园南门及北门看到了AED,分别在自然教育展示点及值班室内。尽管自然教育展示点外墙上张贴了贴纸型的AED标识,但有游客表示,没注意到附近有AED。

在与公园志愿者的交谈中,有志愿者表示,他们了解AED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足够培训,AED的使用率并不高,遇到紧急情况时也“不敢用”。

“针对‘不敢用’AED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着手解决。”微博科普博主“急诊夜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王西富建议,“首先,应定期、多次进行培训;其次,开展实战演练模拟,增强实战经验;同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告知他们‘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施救者不承担民事责任’,从而消除他们在救助过程中的顾虑,勇于敢于施救。”

老旧社区AED配备缺口待补

有老人表示日常担忧突发心脏病

近年来,广州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从居民的需求出发,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动下,AED逐步配置到镇街。天河区天园街环宇社区便是其中之一。

据媒体报道,截至2023年,环宇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约500人,小区中心花园文化广场使用频次高,人流量大,是疾病突发事故风险较高的场所。2023年11月,广东省慈善总会和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向环宇社区捐赠5台AED,安装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中心花园文化广场、军休三所长者饭堂等老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

但如环宇社区这样配备AED的老旧社区仍是少数。

据广州市慈善会统计,目前已向全市176个街(镇)各捐赠一台AED设备。不过记者发现,每个镇街下辖多个社区,仅一台AED难以实现3-5分钟取用的目标。

“目前在越秀区等广州老中心城区,AED的配置密度还不够,尤其是在老旧小区这一问题更为突出。”王西富表示,老旧小区通常规模较小,因此在公益组织的捐赠计划中往往不是首选对象。同时,在这些小区居住的老年人比例较高,对于AED这类新型急救设备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不像大型新建小区那样,业主们能够通过众筹方式共同购置AED设备。

以越秀区黄花岗街道环市东路466号大院为例,网络资料显示,小区建成于1983年,楼栋总数43栋,共计房屋438户,小区内常住居民多为老年人,但目前未配置AED。

AED城市地图小程序显示,该小区所属的黄花岗街道的社工服务站配备了AED,两地直线距离300余米。然而,高德地图、腾讯地图显示,从环市东路466号大院北门出发,需要步行900余米或骑行1.6公里。

在询问居民关于AED的情况时,环市东路466号大院四名老年人都表示从未听说过这种设备,更不用说在小区内见过。一位居住在小区多年的退休老人说,他们平时最担心的就是突发疾病,尤其是心脏疾病,一是身边基本都是老年人,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难以进行有效的现场处理,二是小区街巷狭窄,救护车很难通过,容易延误救援时间。

如何解决老旧社区的AED配备不足问题?王西富认为,“不可能家家户户都配备,除非AED价格低到相当程度。与其家庭配置,不如由一个小区或者一栋楼配置共享。”他认为,物业的参与非常重要,共同构建一个具备急救能力的社区,也是小区服务运营的重要环节。“目前已经有小区业主联合物管众筹购置AED,未来这样的社区可能会越来越多。”

镇街养老机构逐步配备AED

农村颐康服务站申请呼声大

“在给颐康中心或养老服务机构做急救培训的时候,我发现,2023年《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出来之后,一些相关养老服务机构陆续配备了AED,在这之前,少有养老服务机构配置AED。”王西富表示。

《广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规范(暂行)》明确表示,每个养老服务机构应至少配置1台AED,AED应安装在显眼、易于发现、方便取用的位置,应配保护外箱或机柜。

记者走访发现,天河区前进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荔湾区金花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花都区花东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均已配备AED。

荔湾区金花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配备了AED

在农村地区,村级颐康服务站则鲜有配备AED。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主任黄新意表示,目前花东镇全镇44个村级颐康服务站均未配备AED,今年8月由镇政府统一提交配备申请。“但配备名额有限,目前不确定是否能成功申请,我们也还是希望能争取每个服务站都尽量能安装上AED。”

杨三村颐康服务站是申请单位之一。这里为老年人提供交谈娱乐的场所及健康咨询、日常照料等服务。每天约有十到二十名老年人到服务站里活动。

在与服务站内的老年人交流中,记者发现他们对于AED的了解甚少,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是一种能够救命的重要设备。一位年长的村民表示,他们村里如果有紧急情况,通常只能等待救护车到来。

“AED对于农村养老场所很重要,一旦老人家在场所活动发生意外,如果什么都没有,即便周围有医护人员也很难进行急救。”黄新意说。

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近年来持续开展AED捐赠活动,对于农村涉老场所安装AED的需求深有感触。基金会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张华介绍,“我们了解到,跟老年人相关的场所对AED的需求较大,但并非所有村落都有必要去配备。我们捐赠AED时主要看三个条件,一是人流量大,二是站点固定,三是有工作人员能使用。”

张华介绍,自2021年1月基金会启动“蓝态AED急救行动”公益捐赠项目以来,累计捐赠AED设备964台,其中布设在涉老场所的AED约有60台,共挽救了22位患者的生命,其中11位年龄在55岁以上。

“作为一个公益机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会优先配置具备上述条件的地方。”张华说,“毕竟一台AED价格两三万元,我们要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部门回应: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涉老场所AED配置的投入

广东省民政厅的数据显示,全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超过2.1万个,共有养老机构1638家。目前,涉老场所AED配置的资金渠道主要有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公众自筹等形式。

据了解,广东省慈善总会等组织联合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向各地涉老场所捐赠AED设备,涉及广州、韶关、湛江、汕尾、清远、茂名、潮州、梅州、揭阳9个地市。

“我们根据民政部门的信息来确定哪些地区最急需AED援助。”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公益AED项目负责人徐桂娟介绍,基金会AED捐赠的重点区域从广州逐渐转向粤东粤西粤北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我们在资源分配上会有所倾斜。”

涉老场所的急救问题,备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相关部门也一直予以积极回应。

今年10月,广州市卫健委在答复市政协委员付伟《关于推进广州市医院外涉老场所AED配置及信息联动平台建设的提案》中表示,为推动AED配置工作,广州市先后出台了《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广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规范(暂行)》等法规文件,对养老服务机构、政务服务大厅、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明确要求配备AED,同时鼓励其他公共场所配备AED及社会力量捐赠AED。

在广州市民政局牵头指导下,由广州市慈善会、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协办,启动“善暖社区‘救’在身边”AED捐赠项目。项目第一期向全市176个街镇各捐赠了1台AED。项目二期主要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农村养老院和颐康中心开展捐赠,其中有25家养老机构接受了AED捐赠并完成设备安装。

下一步,市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将继续认真落实老年人健康安全服务管理工作,强化养老服务机构等涉老场所安全管理水平,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涉老场所AED配置的投入,配齐急救设备,普及急救知识,以更好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养老服务更优质、更均衡惠及全市老年人,切实维护好老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采写:南都记者 杨伽 曾俊豪
  南都政务新闻部出品

生命链急救
传播急救知识技能,愿每一次意外都得到有效救护。生命链——让生命永不掉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