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 | 飞花令——若

文化   2024-11-14 09:04   陕西  

今天我们来认识【若 ruò】这个字。

【字形演变】

字始見殷商甲文,像人跪坐雙手整理頭髮形,故有順意、諾意,又有借為「如」的用法。金文字有增口。至戰國文字的字首頭髮形訛為屮為艸,雙手人跽形則改作又,從口的文飾仍保留。秦簡字形已與篆文相同。《說文》:「若,擇棻也。从艸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艸。」段注:「此會意。《毛傳》曰:『若,順也。』於雙聲叚借也。又假借為如也、然也、乃也、汝也,又兼及之詞。」隸楷字形均承篆文而來。

【书法名家】

【字词释义】

〈动〉
  1. 顺从
    若,顺也。——《尔雅·释名》
  2. 如同;像
    肌肤若 冰雪,绰约若处子。——《庄子·逍遥游》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3. 择菜 
  4. 同,相当
    彼与彼年相若也。——韩愈《师说》
〈代〉
  1. 如此,这样
    出若入若。——《荀子·王霸》。
  2. 你 [们] ;你 [们] 的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
  3. 其;他的 ——用于他称
    今人处若国得罪。——《墨子·天志下》
  4. 这个,这样——用于近指 

【字的故事】

趋之若鹜

读音:qū zhī ruò wù

出处:《明史·萧如薰传》:“如薰亦能诗, 士趋之若鹜, 宾座常满。”

解释:意思是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

故事明朝万历、崇祯年间, 我国宁夏、青海等边塞地方很不安定,一些贼寇纠集少数民族时常入犯,杀人抢马, 甚至攻城略地。这时,有位镇守边关的总兵叫萧如薰, 在他聪明机智的妻子杨氏的参谋、鼓舞下, 屡屡击败来犯的敌人, 受到了朝廷的器重。他前后镇守过七处边城, 所到之处都使祸乱平定了。他不仅带兵持重有方, 而且亦能写诗文, 因此文人学士都喜欢到他家作客, 饮酒赋诗, 谈论时事。由于与他来往交结的宾朋太多了, 军营中接待的人很感苦恼, 耗费的财力物力也很多。可萧如薰觉得人情难却呀。


一天一首古诗词
芸芸众生如草集,茫茫人海似沙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