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县长——左钦彝
在人生的道路上,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各人的经历不同,便各有不同的性格与结局。1947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的左钦彝,就是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物。
左钦彝,字寿衡,号归安,1885年8月出生于湘阴县忠义乡艾山冲(今属静河镇)的一个书香世家。兄弟9人,他排行第八,故有"左八"之称。其祖父左竹斋,行伍出身,当过清朝的提督。父左云风,性格温和,颇具才学,然隐居不仕,终生以授读为业。长兄左钦敏,通经史,对诗文造诣尤深,曾中贡士,因对朝政不满,隐居乡中,著书讲学。其弟左钦庸,乳名"左九",曾任国民党湖南省政府委员,南京国民政府特派员,福建邵武县县长等职。时至清末,左家已渐破落,但仍保持着书香豪门的气概。
左钦彝5岁起,就在长兄左钦敏跟前读书。到十四五岁时,已博览经史。20岁左右,才华渐露;写文章下笔千言,流畅而常有独特见地;爱书法,挥毫雄劲,自成一体。他还爱写日记,长年未曾间断(先后积存400余本,均毁于兵祸)。其时左钦敏深感八弟文思敏捷,见地不凡,曾对人夸赞道:"若不废科举,此子当不抢魁耶!"
左钦彝幼时不仅习文,亦爱练武,练就了一身好拳脚,力能对付两三人。30岁左右的左钦彝,虽然身怀文才、武艺,但时处辛亥革命前后,僻居闭塞的山乡,无缘施展才华,只得在家设馆授徒。闲时则研读《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名著。他十分钦佩见义勇为的张飞、鲁智深等英雄好汉,逐渐养成了豪爽的性格,爱讲江湖义气,好打抱不平。有一次,当地富户王兰阶的儿子欺压乡邻贫苦农民子弟,左气愤不已,便出手打了王氏小子,并上门指责王兰阶教子不严。他这种抑强扶弱的行为,赢得了乡人的赞誉。
左钦彝后经长兄的好友仇鳌、陈嘉佑的引荐,入省警务处处长周介祹手下当秘书。周系饱读诗书的名士、书法名流,深知左氏兄弟均有才华,更觉左钦彝思维敏锐,富有工作能力,于1921年8月力荐他出任了桃源县县长。左在署事期间,办事比较公正,颇受民众欢迎。一次,县内土豪朱某,依仗财势,占农民的土地和水利。官司打到了县署,左钦彝秉公处理,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可是得罪了土豪劣绅,终被上司革职。1925年左返回湘阴,不久当选为县议员。他利用县议会的合法讲坛,据理反对苛捐杂税,在湘阴民众的心目中树立了一个较正直的形象。然而对当权者来说,却成了克星,以致在往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举步艰难。
1928年,左钦彝得好友举荐,赴安徽省宿县代理县长。两年后,转入军界,在驻安徽的国民党陆军独立第四旅旅长谭曙卿手下任秘书。他以自己的才干博得了旅长的赏识。当谭升至军长时,左被擢为军部上校副官长,成为了谭军长的得力助手。1932年,该部由安徽移驻江苏省的睢宁、宿迁、沭阳一带。驻沭阳时,左发现国民党沭阳县党部中有两个执委,是当地的大盐霸。他们垄断食盐,屯积居奇,擅自提高盐税,坑害群众。他见此情景,很是气愤,便代表部队前往淮安盐务管理局沭阳办事处,与盐霸交涉,要求以民食为重,勿增加民众负担。而盐霸却恃权不让,反以恶语伤人。左钦彝一气之下,拔枪击毙了那两个恶棍。他自知闯了大祸,随即跑回军部投案,自愿接受军法处分,当即被收押。谭军长素知左钦彝的为人,认定他是好心办了坏事,表面声称一定依军法严惩,暗地却叫他迅速逃离部队。在谭曙卿的设计下,左钦彝安全地离开了部队,辗转回到了湘阴老家。
不久,左钦彝迁居湘阴县城。这时,他已近"知命"之年,几经风险,见多识广。然已被迫回乡,当了寓公,深感壮志难酬,逐渐滋生了愤世之感,更加放荡不羁。他在县城里既广交社会名流,争得一席之地,又经常接触下层群众,了解民情,并热情帮助群众写状纸、打官司,因而博得民众好感。这时,他已成了一个左右逢源的角色。
其实,左钦彝是不屑与不恤民情、作威作福的官僚政客为伍的,所以一有机会免不了要给他们一些难堪。当时湘阴县县长谢则超,贪赃枉法,民愤甚大。左钦彝收集和了解他的劣迹后,便串连了一些有正义感的人士,四处宣扬,并联名向省府告状,要求查办。后经省府派员调查,确认谢不宜再留湘阴,便于1938年春将他调走。谢则超为了掩饰削职的尴尬局面,嘱其同党在离县登程之际,以锣鼓鞭炮相送。对于此招,左钦彝已早有准备。他与几个士绅组织部分民众,高举对联横幅,跟在送行行列之后,对联是:"锣鼓若送丧,鞭炮若出柩.前走龙阳,后拍马屁;鼯鼠之技穷,鸟兽之群散,既伤兔死,那不狐悲。"横幅上大书"后庭花谢"四字。路旁看热闹的民众拍手叫好。左钦彝因此在县内更加出名。那些专横跋扈的官僚政客,对他不得不有所顾忌。
20世纪40年代,"洪帮"(又称汉流)组织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广泛地发展起来,其基本宗旨是除暴安良。左钦彝向来敬佩天地会、哥老会和大刀会中的豪侠之士,心想效法他们,为民除害,故于1944年在长沙加入楚荆山"洪帮"组织。随后又在湘阴组建了名为"大汉神鼎山"的分支,自己充任寨主。由于帮会中的部分人为非作歹,违背了原有宗旨,破坏了帮会的声誉,致使人们谈"帮"色变,因而作为寨主的左钦彝的形象也很不光彩。
1944年5月,日寇第四次犯湘。湘阴境地又一次惨遭浩劫。当时日军有三个联队的兵力分布在湘阴各地,四处骚扰,随意杀人放火、强奸掳抢,弄得民不聊生。而一些帮会头目,趁机组织游杂武装,各树一帜,各占一块地盘。其中多数人不敢与日本兵较量,而危害老百姓却有一套本领,人们称之为"它子兵"。
湘阴人民在日军和"它子兵"的骚扰下,苦不堪言。靠"国军"来保护吧?"国军"远隔千里,靠政府来安抚吧?国民党湘阴县政府已逃迁到东乡的老山洞里去了。无辜的人民被践踏,被残害,朝不保夕,度日如年。这些,左钦彝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当时,日本侵略者为了推行他们"以华治华"的政策,积极在湘阴物色对象,企图组织傀儡政权,以号召民众拥护"大日本皇军",维持"王道乐士",贩卖"东亚共荣"的货色。在这种情况下,县城一些逃到了乡下的官僚巨商和帮会头目,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相互串连后聚会推荐人选,组织维持会,与日军周旋。左钦彝没有参与那个聚会,但与会者认为他在上层颇有地位,在群众中也有好感,在帮会中是寨主,举他出山与日本人打交道,实为理想人物。几经商议后,便派郑满堂等人为代表,力劝他出面理事。
左钦彝对此深感为难:出面维持一下吧,将背上汉奸卖国贼的罪名;断然拒绝吧,坐视民众受害,于心不安。其弟"左九"也极力反对他出面维护日本人,认为这样做有辱家名。所以,起初左钦彝没有答应。后经地方人士多方敦促,他考虑再三,才决意应允。
主意已定的左钦彝,先指派回乡军官左友良到县城,与日军接头,表示愿意为"皇军"服务。日军自然欢迎,随即委左钦彝为维持会长,令他迅速"组阁"。
左钦彝受委后,四处活动,拉帮结友,于1944年7月成立了"湘阴县维持会",会址先设城郊刘家高湾,不久迁八甲左文襄公祠内。后来,左钦彝觉得"维持会"之名不是滋味,使托故更名为"兴中会"。年底,又改名为"湘阴县政府",成为了堂而皇之的政府机关,左钦彝为县长。
日伪维持会成立后,左钦彝采取招、拉、吞、并等手段,收编了县内几股杂牌武装,组织了一个保安总队,下设两个大队和一个警卫队,左钦彝兼任总队长。他的得力助手左友良担任第一大队长,亲侄左顺思担任第二大队长,继子左福常担任警卫队长。总队曾号称人枪三千,实际不过七八百。
在维持会成立之前,日军常出城抢劫粮食,宰杀牲口,强拉民失,搞得人民群众成天惶恐不安。维持会成立以后,承担了为日军服务的任务,源源不断地为日军提供粮食、物资和劳力,干了一些出卖民族利益的事。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却也遏止了日军对民间的骚扰,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安宁。
左钦彝毕竟是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在违心地为日军效劳的同时,暗地里设置障碍,造矛盾,使日军也过不了安宁日子。一天,三个日军在涝溪桥一带打掳后返回县城,左钦彝密令保安队开枪射击,打死一人,吓跑二人。随后,他派人到日军司令部交涉,以"误为八路军而造成伤害"为由,推卸了责任,日军也无可奈何。(待续)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END
目前10000+人已关注我
湘水弯湾
主编:甘云辉
编辑:甘云辉
拍摄:王晴
作品投稿|新闻宣传|活动策划
联系电话/微信:13807408075
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看看吧~
96微信编辑器新增功能盘点
来都来了 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