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 食
(一)日常生活 湘阴一般日食3餐。双抢加"腰餐",冬闲"四日八餐"。丘陵山区多掺食红薯等杂粮,只在年节或来客时,用大米饭招待;湖区以大米为主食,新中国建立后,除"五风"时期有"瓜菜代(粮)"、"双蒸饭"外,山区生活基本有好转,但农民终岁以大米为主粮,始于80年代。餐后吃姜盐茶,客来则以豆子芝麻姜盐茶款待。家常菜,除四季"小菜"外,爱腌制干菜、熏制腊鱼腊肉和冬水泡菜(俗名:浸水菜),多数人家无辣椒不成菜。3餐之内,午餐较讲究,小鱼小虾、豆腐、禽蛋叫"小荤"。来客或请工,则加"大荤"(鱼、肉)。款待"稀客",才宰鸡、鸭。城关商贾、士绅,讲究菜肴的时鲜和烹调:吃鱼,要求春鲇、夏鲤、秋鲫、冬鳊。三月泥鳅、螺头,四月鳝。三伏天,有逢伏吃姜炒子雄鸡之俗,谓可怯风湿。名菜有:葱白鱼丸、麻辣野鸭、红烧鳝片、椒盐鳜鱼。特产糕点有:盐酥饼、拱壳饼、十连饼、垛垛糕、荷叶酥、茴鸭子、米包子、春卷、油炸臭豆腐等。1949年后,已大部失传。席间饮料,历来饮谷酒。1980年以来,曲酒、啤酒、汽酒、果汁消费量大增。
(二)节日礼仪 婚礼中:"请期",男送女方酒1坛、鹅1只;"过礼",送成双的龙凤喜饼、熟黄豆和鱼肉;结婚前夕,男方设"陪媒酒"、女方设"出嫁饭"、"离娘席";"合卺"有"交杯茶"、"好顺茶"。丧礼中:临死,吃"报丧饭";成服开吊吃"烂肉";出殡前后有"出丧饭"、"回丧饭"、祭礼有"烧包酒"、"冬至酒"、春社、秋社的"土地酒",诞生礼的"三朝酒"、"周岁饭"、"寿诞酒";年节中:除夕吃"柿饼红枣水",过年的糍粑年糕、甜酒蛋、正月初的韭黄春卷、元霄的"汤圆"、三月三的"地菜煮鸡蛋"、立夏的糯米坨、盐鸭蛋、端阳的粽子、雄黄酒、八月中秋的牛肉炒茭瓜、腊月初八煮豆酱等等。宴席上的菜肴:蔬菜中南瓜不上席、鱼肉中,牛肉、狗肉、乌龟、甲鱼、鲇鱼不上席,70年代以来,乌龟、甲鱼一跃而为佳肴。农村酒宴上10大碗,顺序为:糖油糯米粑粑(或酥丸)、羊肉、扣肉、坨子肉、果饭、仿银鱼、白页、粉丝、鱼和笋子。一般是:鱼到酒止;城关有出"六硬碗"、"八硬碗"的(鱼出在第六。"鱼"谐"愚"音,俗有讽人言行无状,谓之"出六道菜")。视第一碗出的菜以定宴席牌名,如第一碗出"海参"或"鱼翅",分别名为"海参席"、"鱼翅席"等,特为丰盛的有"十二围星",即四冷盘、四大碗饮酒菜、四小碗吃饭菜。座次以堂尾首左(东)右(西)座为一二席,下首左、右为三、四席。但如桌面诉缝向上下,谓之"疏摆",且在墙上贴有"恕不尊位"的字条,则不分座次。过去宴请大多在家操办。8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婚丧喜庆多在酒馆餐厅设宴,花几十元到数百元一席也在所不惜。民间宴请往来,有正月十二以前的"接春客"和"一年三个六(即正月初六、五月初六、八月十六),妹里回来吃臭肉"之习。年节食物赠答,80年代以来,邻里、同事之间,人情往来项目除婚丧喜庆外,还有招工、招干、升大学、参军都得互相庆贺,攀比奢糜之势,令单纯以工资收人为生者叫苦不迭。其中公费宴请有1席数百元的。1989年以后,始有按级别招待食宿之限制。
(三)信仰 1949年前的各种祭祀,少不了三牲酒饭以献天地鬼神;生育前后,孕妇忌食牛肉,迷信吃了牛肉会生"牛哑巴";暑天,婴儿生疮疖,到乡邻家讨"百家米",磨粉做粑粑散给四邻小孩吃,以免病灾。新中国成立后,此项残存在饮食习俗中的迷信形式,已经受到鄙弃。
二、居 住
旧时,富户住房大抵为上栋下宇、前后两三进,左右设横厅,木架砖瓦结构,门窗雕花漆彩,廊前石鼓立柱。但大多数贫困户住的是落地蓬蓬屋;部分船民,三代分舱蜗住在船上。筑墙和屋顶覆盖,贫、富地区均有差别:东乡以条石为基,以土砖或窑砖为墙,富者盖青瓦、贫者盖杉树皮、茅柴、稻草;湖区因虑水患,富者以木架木板为墙。一般则以"毛蜡烛"(竹片或苇杆缠绕稻草,犹如旧时烛心,故称"毛蜡烛"。)敷牛粪为墙,以稻草或芦苇覆盖。山区家族聚居的为多。湖区除多年未溃的老围子有屋建在坑中心外,多数依堤建屋散居。
旧时新建住房,先请"地生"卜吉相宅,摆基石分间。建造期间,"定脚"、"树柱"、"封龙口"、"上梁"都得放鞭炮。尤其"上梁":木匠手执斧头,向梁头、梁腹、梁尾祭酒作赞,且淋鸡血以避邪,于梁之两端披红后,鞭炮声中向下投掷糕饼,围观群众嬉笑抢闹,以此预兆新屋"人丁兴旺"。
新中国建立后,1958年部分地方拆除民房,搞"村庄化",住房千篇一律。1978年以来,允许个人建房,城乡新房日增,进入80年代,城镇居民住房造型,向美观、适用、通风、透光,几室一厅、厨、厕配套的形式发展。湖区从前伴堤而建的竹篱茅舍,均因堤垸安全系数加大,大都向垸中心迁移,成线地建起砖木结构的住房。红瓦、水泥瓦取代了手工青瓦,住房逐渐讲究采光、舒适、造型及装饰艺术。营建中带迷信色彩的习俗,在逐渐消失。
室内家具:清末民初,一般殷实户,寝具多为"宁波床",床内有"内架",床前有踏板,左右2个床头柜、床檐床门雕花馏金:柜讲究空间能平排放3箩谷的朱漆大柜;另有"凉亭柜"、放换洗衣服、豆子芝麻等食品器皿:书案中央陈设"和合",左右置"镜头箱"和"帽筒"、民国期间西式木器逐渐增多,书案上陈设的"和合"被坐钟所替代,"镜头箱"由"梳妆台"所替代、延及80年代,"组合家具"在逐渐替换"西式木器"。
厅堂陈设:清末民国时、正中靠墙设神龛、东西两边摆"太师椅"和茶儿,壁上挂字画。1949年10月以后,拆除神龛,代之以毛主席像,80年代以后,客厅四壁粉刷白色,挂字画,摆设沙发、电视柜、顶蓬正中悬电扇。
三、服 饰
清末,衣色以冬青夏白为主。衣料贫富殊异:贫者多用自织大布;富者衣绸、缎、绢、纱、皮。
衣式:男有对襟和右衽大襟的长袍、短袄;礼服外罩对襟马褂;女常服为齐膝大襟衫。出客则披搭披风裙带。男女均穿大裆裤。湖区青年常在衣衩下露出裤带上的两个红色镶花尖头。民国初,城镇开始有男着对襟翻领的中山装和对襟一字领的学生装。富户少女、少妇着旗袍和齐膝短裙,农村也逐渐废弃右衽大襟。至民国末年,男着长袍的已极少。农村冬着短袄,城镇多着呢料、棉布外套。1949年后,男式中山装、列宁服普及城乡;男女装束无甚差别。衣色一片瓦灰。50年代中期,曾兴起一阵穿苏联花布衬衣之风,继而,视服式色彩之奇艳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衣色复归青、蓝。"文化大革命"时,"战士服"为城乡男女所崇尚。70年代末期,化纤衣料成为畅销货。着装色彩,异彩纷呈。款式上,年轻人着装千姿百态,夹克、西装、喇叭裤、牛仔裤、超短裙、露胸衫,能穿尽穿,各取所爱。然大部分老年人着中山装、国防服。
清末,一般百姓戴瓜皮帽,幼儿戴缀有银饰的风帽。民国后,戴鸭舌学生帽、博士帽、球帽,冬有猴帽。湖区,缠长棉纱针织白头布,并于后颈留绦子。富裕的缠羊毛围巾,形如覆盆。1949年后,流行八角帽、军便帽、鸭舌帽、太阳帽、风雪帽。儿童所戴,品种更多。
明清以来,一般男子多着鞋梁为双桥式的快靴。妇女裹脚,穿弓鞋。民国初,城乡着俗称鲇鱼头的朝鞋。城镇男女着家制布鞋外,有穿力士鞋、球鞋和皮鞋的。天雨,穿俗称油鞋的牛皮钉鞋和木屐。走长路、搞劳动穿稻草鞋和麻草鞋,冬天穿蒲鞋。50年代以来,木屐、油鞋由胶鞋所替代,草鞋先被胶底凉鞋、后被塑料鞋所替代。80年代以来,鞋料款式,男女不同,季节、晴雨有异,高跟平跟、尖头平头等品种繁多,城乡已无甚差别。
清末,男子、少女拖辫发;已婚妇女束发脑后或盘髻后颈,名"巴巴头"。民国,男子剪辫子,有剃光头、留平头、西式头的;女子有剪齐耳短发,额前飘一绺流海的,有结长、短双辫或单辫的。30岁以上则顺梳向后,形同鸡尾。农村人丁艰贵的,为祈小孩长命,于头顶蓄一团头发,俗名:"贱("健"之谐音)巴巴"。70年代后期,青年男女各种发型出.现在城镇间,先是男青年的"阿姨头",后是女青年的烫发,较为流行的有童发式、菊花式、披肩式。50年代中期始有电烫,今已发展到冷烫、气烫、化学药烫。
首饰:清末、民国时,富户有佩戴金银、玉石首饰的。小孩周岁,佩外婆家所赠之银钏、银锁等以祈长命百岁。妇女佩金、银手钏、玉手钏、金耳环、金、银、钻石戒指和金项链。湖区男女爱镶金牙。新中国建立后,此项习俗蓦然无存。70年代,少妇开始了对发夹的观赏兴趣。80年代以来,金银首饰再度时兴。(摘编自《湘阴县志》1995年版)
END
目前10000+人已关注我
湘水弯湾
主编:甘云辉
编辑:甘云辉
拍摄:王晴
作品投稿|新闻宣传|活动策划
联系电话/微信:13807408075
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看看吧~
96微信编辑器新增功能盘点
来都来了 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