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球周刊
原标题:马晓春:一代英才在凋零
在中国棋坛上,马晓春绝对是一个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的我行我素、不拘小节造就了他另类棋手的名声。不管出现在哪里,他都能成为新闻的焦点。而他的举手投足正如他的棋风那样飘逸洒脱,令人难以捉摸。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明白他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也许一不留神,他又会令你大吃一惊。最近的一系列事件再一次把他推到了台前。
再度陷入事业低谷
自从1995年两夺世界冠军,达到个人事业的巅峰之后,马晓春便不知不觉地陷入一个怪圈,那就是决赛恐惧症。从1996年打入东洋证券杯决赛开始,马晓春到本届春兰杯已经六度杀入世界大赛决赛,但一次又一次地与冠军失之交臂。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马晓春在1994年积累的国内五个头衔逐渐被掠夺,至今只剩下“名人”一个。去年以来,马晓春更是流年不利,不但在世界大赛上频频输棋,连公认为是其囊中之物的春兰杯也拱手送人。
坦白说,本届春兰杯马晓春还是很看重的,这一点单从他弃权三星杯就可看出。这么多年没有拿冠军了,尤其是俞斌夺得LG杯后,他的压力更大。况且这次对手不是李昌镐,他是绝对想下好这次决赛的。但是马晓春骨子里的反叛性格不可能使他甘心老老实实地呆在棋盘内,他必须弄出点花样来,要不然他就不是马晓春了。春兰杯决赛传出的马晓春比赛前夜饮酒玩乐虽属于个人私生活问题,但是揭示出来的问题值得深思。而因为输棋不参加发奖仪式,不仅有失风度,并且严重损害棋手职业形象,与谦谦大度的杯赛冠军王立诚相比,马晓春不仅是输了棋,还输了人。作为我国棋坛的领军人物,马晓春是该好好反思一下。
棋协也有责任
这几年来,在国际大赛上,我国一直靠马晓春一个人冲锋陷阵,这种状况到了今年由于俞斌的异军突起才有所改观。正是这些原因,棋协在许多场合管理不严,对大牌棋手有些放纵,不敢放手管理,害怕因为得罪棋手而影响国际比赛成绩。此外,碍于一些客观因素,棋协对一些事情的处理显得无能为力,往往是苦口婆心地私下里做一些批评说服工作,这样当然是收效甚微。现在,中国一些大牌棋手在棋外的一些不检点言行,已越来越多地被媒体曝光,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棋界的良好形象,这些确实是到了该引起十分重视,而不是遮遮盖盖的时候了,应该是动手术的时候了。而马晓春从全国体育大会迟到风波开始,又连续导演了赛前酗酒、赛后拒绝参加发奖仪式等丑剧,这一切均造成了相当广泛的不良影响,引起了各方面不小的反响。因而棋协方面也正在考虑是否处分马晓春,最有可能的是给马晓春停赛处分。
中国棋坛一向都有一个“特权阶层”,有的时候,某些举足轻重的顶尖棋手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比赛,或者让比赛来等他,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今年年初的步步高快棋赛上,马晓春因个人意愿将比赛由上午拖到了下午,在当时引起主办单位和棋迷的非议,就是一例。华以刚那时就十分生气,但又没有合适的条款可以操作。
此外,金钱因素也开始左右棋手的参赛方向。许多棋手热衷于参加带有广告性质的纯商业比赛,而像全国个人赛这种奖金不高的比赛关注得越来越少。从90年代初开始,全国个人赛已经缺席了很多大腕棋手。全国个人赛制订的章程是,全国顶尖高手除非特殊原因,一律应参加此项比赛。可是现实令我们太尴尬。这方面,老聂和马晓春为我们做了很多“榜样”。我们呼唤中国围棋协会的“法制建设”,要有一套良好的、完备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掣肘棋坛一些不好的风气。
有意退出江湖?
近两年来,南京这个地方给马晓春留下了太多伤心的回忆。两年前的车祸风波闹得沸沸扬扬,令马晓春陷入人生的困境,紧接又着引发了离婚事件。而今年各种事件又接二连三地出现,马晓春虽然想活得潇洒一点,生活却常常和他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其实,归根结底这些麻烦都是他自找的,这是他特立独行的处事方法酿成的苦果。
和马晓春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他待人接物有着明显的傲气,对待媒体更有着几分不屑。这些原因使他和媒体关系不佳,直接导致了他在许多场合下陷于被动。也许是经历了太多风波,心理上难以承受负荷,一向自负的马晓春也产生了退出江湖的想法。也许对于他来说,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未尝没有好处。徐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