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乐活   2024-12-31 17:08   河南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视觉饕餮盛宴”,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

作者/圈儿爱历史


提起中南海,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便是神秘和威严,曾经的皇家园林,如今的党中央和国务院办公所在地,是多数平凡人终其一生都难迈入的地方。

接收中南海
交接不久   夜遇飞贼

1949年2月初,正处于新旧政权交替期的北平城,表面承平祥和,实则暗流涌动。

正是在这种微妙的氛围下,相关部门接收北平城,为盛典做准备的各项工作也在逐一进行,其中将中南海清理出来,作为宜居、舒适的办公场所便是当务之急。

2月3日下午,政务院和统战部的领导干部刚刚在中南海办理交接手续,不想当天晚上,丰泽园内就闯进了一个飞贼,被发现后踏着屋脊奔跑,在手电棒的照耀和一片捉拿声中飞身一跃,翻出不远处的围墙,夺路而逃。

很难想象,曾经戒备森严的大内禁地中南海,彼时竟然如此混乱?可见加强驻防和有序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进驻中南海
警务升级   清理杂物

作为明清时代的皇家园林,民国时代曾经一度成为“国府”所在地的中南海,在1949年初已是杂草丛生,污泥堆积,垃圾遍地,蚊虫乱飞的超级大杂院。

怀仁堂附近的野草竟有一人多高,连房顶都长满了野草。尚未开化的池水呈现一片黑紫色,枯叶、废纸铺天盖地。在发生飞贼事件时,中南海内还没有解放军驻防,只有几个身穿黑色制服的旧警察流动巡逻。

这种安保等级显然隐患极大,相关部门立即将中南海的情况整理成文报告给军管会,请军管会督促傅作义旧部迅速撤离,并尽快派部队驻防中南海。不久北平纠察总队进驻了中南海,此举也可看做中南海被确定为中共中央驻地的信号。

军队进驻中南海,首要任务是除污泥。当时,北平正在流行大脑炎,这种病是通过蚊子传播的,彻底清理一下中南海水域中的淤泥非常必要。为此,华北军区专门派来卡车队和几百名精壮士兵,和进驻中南海的军队一起夜以继日地清起淤来。

中南海和北海这片水域,至少有上百年没有清过淤了,池水又黑又臭。战士们将池水放干,捞走水中的鱼,然后开始清挖池中淤泥。几百名战士甩开膀子,足足挖了三个月,才将池中淤泥清出。另一方面,便是对中南海内的房屋进行修缮整饬。其实在解放前,曾有几个国民党机关在中南海办公,但是他们只用不修,园内古建筑情况很糟糕。

相关部门负责人当即布置任务:清查中南海内所有房产的位置、面积、家具设备,并登记造册绘图列表:勘察房屋的破损程度,制定修复计划,联系修缮单位;联系有关部门勘察修复中南海的电路、道路、地下水,并安装电话;联系有关单位清运垃圾。

修缮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其中动作最大的是对怀仁堂的改建,这里是当年慈禧太后看戏的地方,也是中南海中面积最大的建筑。红漆的大门、红漆的立柱、巨大的灰色砖雕影壁,无不显示着它的庄重和威严


中央计划在这里召开新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不过这里是个四合院,并不适合召开大会。多亏了梁思成先生为四合院上了一个大屋顶,才改建成为一个会堂。后来,新中国的一些重要的全国性会议也都在这里举行。


1949年5月,中南海终于完成清理改造,瞬间恢复了往昔皇家御苑的风采,花木繁茂,一池碧水,美的难以形容。

入住中南海
宏伟蓝图   在此开启

1949年6月,毛主席和党中央从香山搬进了中南海。可之前他却并不愿意搬进来,理由是:不当李自成,不住皇帝住过的地方。

可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在即,开国典礼的筹备千头万绪,当时的北平城除了长安街、东交民巷和王府井是柏油马路,其他都是石渣路,如果中枢机构总在西郊香山,往来交通很不方便。所以领导人搬进中南海居住、办公已是势在必行。


毛主席在中南海的住处被安排在了丰泽园的菊香书屋,是一座标准的四合院,院内有古槐九株,挺拔参天,郁郁葱葱。东、南、西、北各五间房。毛主席的起居室在北房东侧,一共两间,互相贯通。

在毛主席入住菊香书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几个单位也搬进中南海,在丰泽园附近办公。中枢机构终于搬进了中南海,可彼时解放战争尚未结束,政治,外交、经济,新生的共和国有太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更不要说即将开幕的政协会议和共襄盛举的开国大典了。

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如史诗一般的宏伟蓝图便在中南海中徐徐打开!将时间拉回到当下,砥砺前行中的伟大祖国已经走过了70余年芳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中枢,最高行政权力的象征和代名词——中南海,在这个金秋时节又将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之一。

风雨中南海
“三海”曾连片   政事总不断

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位于故宫西侧。面积约1500亩,其中水面700亩。中南海的“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是水域的意思。

因为地处北京中南方位,故称为中南海,此名始于元代,一直沿用至今。如今的北海和中南海是两个地名,而其实它们本是一体的,连在一起被称作“太液池”,也叫西苑、西海子。

“液池只是一湖水,明季相沿三海分”,这是乾隆对太液池的描述。三海的修建最初始于辽、金时期,从金世宗起就开始在现在的北海、中海一带开挖改造、营建离宫——太宁宫。并同时开挖“海子”,扩充“瑶屿”,并沿湖建造宫殿。到元代时,从忽必烈开始大规模地扩建,西苑也成为元代皇宫的一部分。

中南海卫星图


在明成祖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就将燕王府设在太液池畔。迁都北京后,在原来元皇宫的东侧新建皇宫,于是整个西苑就变成了明皇宫的行宫。就在明皇宫基本建成的同时,南海开凿和西苑扩建工程也在这个时期完工。而开凿南海所挖出的土,也堆筑了一座四周环水的小岛——瀛台。

三海格局就在这时基本形成了。北海、中海、南海是由地上的两座桥分隔而成的,金鳌玉蝀桥以北为北海,蜈蚣桥之南为南海,两桥之中间为中海。

清乾隆年间,新修了大量的宫殿楼阁,在总体上完成了中南海的主要建筑,奠定了中南海园林整个格局的基础。

囚困帝王在瀛台

1900年的翔鸾殿建于南海的瀛台上,此处还建有涵元殿等。1908年,光绪皇帝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软禁并死在瀛台的涵元殿。瀛台是建于南海中的一座小岛,岛上建筑包括涵元殿、绮思楼、翔鸾阁、香扆殿等。

文治武功紫光阁

紫光阁是中南海非常重要的殿阁,用于皇帝接见藩邦和外国使节,还用于陈设功臣画像。康熙年间,每逢八月十五在此召集二旗侍卫大臣比武射箭。比赛后,康熙赏赐优胜者。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开端吧,紫光阁一直与“武功”、“平定”、“藩邦”等字眼联系在一起。

天下粮仓丰泽园

丰泽园是首重农桑为立国之本的集中体现,很多皇帝都曾在此挥鞭扶犁,举行演耕。

自康熙开始,在先农坛亲行耕礼之前,先要在丰泽园举行演耕之礼,此礼一直延续到光绪。所收稻谷,除留作种子外,还要碾成细末,敬献奉先殿和寿皇殿等处,其余交给御膳房。

挪用军费修

在圆明园被毁后,京城的皇家园林只剩下中南海。年轻的同治帝曾以让两宫太后安享颐年为理由,号令全国捐款重建圆明园。但那时内忧外患未平,全国财政捉襟见肘,因此修园的建议招致了以恭亲王奕忻为首的内阁大臣的全体反对。

圆明园不建了,把中南海重新整理一下总可以吧。这个回合的较量,同治悻悻而归,之后颁布上谕,命总管内务府大臣“查勘三海地方,量加修理,为朕恭奉两宫皇太后驻跸之所”。但时间不长,同治皇帝殡天,此议暂罢。

近代以来,中南海的经历更是“丰富”,1900年庚子国变,中南海成为俄军驻地,苑内文物陈设被掠一空。1911年清帝逊位后,中南海成为北洋政府总统府。袁世凯称帝时期,中南海被改名为“新华宫”,建于乾隆时期的宝月楼拆掉外墙,更名为新华门。从此,新华门取代西苑门成了中南海的正门。

此后中南海又先后被用作北洋政府的总统和总理办公地,以及张作霖的“帅府”。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中南海作为公园对民众开放。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接管北平,将国民党军委北平行营设在中南海。解放军和平进驻北平前夕,傅作义搬进中南海办公。


袁世凯称帝前改仪銮殿为怀仁堂,作为其办公场所。1949年9月21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及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的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都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此后,怀仁堂成为中央举行重大会议、重大庆典的场所。

众所周知,目前的中南海不对公众开放参观,可在1977年至1985年期间,这里的丰泽园、瀛台等部分景观是向公众开放参观的,对于在那段时间入内参观过的朋友,小北在此表示由衷的羡慕,这,可能是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经历之一了。

中南海老照片一

旧时怀仁堂

旧时新华门

旧时紫光阁

紫光阁会议厅

1954年在紫光阁

紫光阁后的武成殿

武成殿内景

万善殿旧照

千圣殿旧照

千圣殿内的七层木塔

燕京八景之一水云榭“太液秋风”

摄政王府

现国务院第四会议室

西花厅

西花厅周恩来办公室

周恩来旧居院内不染亭

补桐书屋

镜光亭

蓬莱阁

迎薰亭

春明楼

藻韵楼

涵元门

丰泽园

菊香书屋的卧室

毛泽东在紫云轩的东房内,居住了十年。这是未严格区分的两间,即卧室和办公室,中间并无隔墙。

毛主席在书房会见尼克松

春耦斋

静谷

勤政殿

流水音

双环亭

万字廊

云绘楼

中南海皇宫苑贵宾楼

中南海游泳池

西苑门

含晖堂

中海西岸的办公区

视觉饕餮盛宴
震撼的视觉体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