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育见新闻”
节目视频
日前
教育部召开第九届高等学校
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颁奖会
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孙庆伟所著
《鼏宅禹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一书
成为1496项获奖项目之一
构建自主知识体系
贡献中国智慧
考古学这一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如何“有人气”又“接地气”?
以“文化自觉”引领“知识自主”
新时代的人文社科研究者
应当秉持怎样的精气神?
“育见新闻”专访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得者
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孙庆伟
作为国内考古学领域的重要学者
孙庆伟多年来专注于
中国青铜时代考古
考古学史
中国古代玉器与玉文化的研究
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本次获奖的著作
《鼏宅禹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
探寻、证实“最早的中国”
育见新闻:这本著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哪一领域?
孙庆伟:该书的主标题为《鼏宅禹迹》,尤其是首个字较为生僻。若不熟悉考古材料者,易误读为“鼎”,实则应读作“鼏”( mì )。
但其实“鼏宅禹迹”此句并非我原创,而是源自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意指生活在禹迹这一地域内。类似表述在《诗经》中亦有出现,因此它是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的一个例子。副标题则为“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由此可知,该书主要研究对象为夏代历史。
夏代作为中华文明史上的首个王朝,在司马迁的《史记》乃至更早的文献中均有诸多记载。然而,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起,随着疑古思潮的兴起,学术界乃至社会上对夏代历史,乃至夏王朝的真实性产生了诸多质疑。西方汉学界同样存在此类观点。例如,在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剑桥中国史》中,中国历史的姓氏阶段是从殷墟,即商代晚期开始记述的。实际上,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中国的姓氏起源持有不同看法。
育见新闻:也就是说学术界有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夏代并非姓氏的起源,而是始于商代晚期。
孙庆伟:是的,这是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不仅外国学者持此看法,中国学者中亦有此见解。因我主要研究与学习领域为夏商周考古,特别是商代考古,因此,从考古学角度论证夏代的真实性,对我而言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此问题在中国考古学界亦被誉为考古学的“哥德巴赫猜想”。
几十年来,几代学者均对此倾注了大量心血进行研究。我的这本书在利用这些年新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我的老师乃至前辈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夏代是真实可靠的结论。
概括而言,该书主要内容可用三句话总结:大禹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夏王朝是真实存在的历史王朝,现今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夏代的都邑所在。这是我书中最为核心的论点。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
发表重要讲话八周年
八年来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
大繁荣 大发展的生动局面
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已经成为广大哲学社会工作者
的重大历史使命
在颁奖会上
孙庆伟以
“‘文化自觉’引领‘知识自主’”
为题作了交流发言
他提到
考古学既要“接地气”
也要“有人气”
必须始终坚持以文化自觉带动知识自主
育见新闻:如何理解“考古学要接地气”?
孙庆伟:首先,从学科角度来看,考古学是真正典型的需要将研究成果体现在祖国大地上,甚至深埋于地下的学科。所以考古学自身必须接地气,若脱离地下实物,一切研究都将无从谈起。
第二个层面,不仅考古学,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同样需要接地气。这意味着我们在研究问题时,必须关注现实问题,以中国现实为关照,这是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出发点。我们不能仅局限于理论或模型,空谈理论范式,而忽视具体问题的解决。因此,这是另一个层面上更高要求的接地气。
育见新闻:在发言中您提到了一句话:“以科学方法的自觉来推动理论创新的自主”,这句话应如何具体解读?
孙庆伟:这是我在学习考古学和从事考古学研究过程中的一点浅显体会。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实物遗存,这与传统的历史学研究存在显著差异。我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些材料是零散的,与经过古代学者系统加工梳理的传世文献不同,考古学发掘出的遗迹遗物是偶然的,考古学家通过考古学方法获得的也是部分、偶然和随机的材料。
育见新闻:而考古学者就像是那些需要将这些材料编撰成故事的人。
孙庆伟:对。此外,考古学的材料大多是“哑巴材料”,因为它们基本上是无字天书,考古出土的有文字的内容非常有限,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如破碎的陶片、古代动植物遗存以及建筑遗存等。这些材料与传世文献在信息的准确性和系统性上无法相提并论。因此,如何让这些零散、随机的“哑巴材料”开口说话,用考古学术语来说,如何让它们“透物见人”,这首先需要科学的方法。
在理论构建方面,中国考古学有两个典范值得我们新时代考古学者学习。一个是考古学大家苏秉琦先生提出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另一个是我的老师李伯谦先生提出的“文化因素分析方法”,这是考古学一百年来的重大贡献。
从北京来到西北
孙庆伟深切感受到了
这片土地对考古学人的意义
西北大学位于古城西安
建校历程超过120年
然而这座饱经沧桑的学府
却拥有顶尖的学科实力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
考古学科获评A+
与北京大学并驾齐驱
尤其是由王建新教授带头成立的
中亚考古队
追寻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足迹
在丝绸之路沿线大放异彩
不仅为中亚地区考古
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发掘方案
更以考古为纽带
推动了民心相交
(图:由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带领的中亚考古队)
卷不赢又躺不平
新时代的青年学子
该如何成长?
在2024年西北大学毕业典礼的致辞中
上任221天的校长孙庆伟
用老校长侯外庐先生的回忆录
《韧的追求》
激励同学们
用热爱与专注淬炼抗压的弹性
每一个“韧”的人
都会被看见
育见新闻:对于广大从事人文社科工作的科研人员,您有何建议?
孙庆伟: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及教育者,我近期在与研究生及年轻同事交流时,探讨了新时代下如何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我的体会可概括为“三心二通”。
“三心”首先为“爱心”。学术研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若无热爱之心,难以持久。
其次为“雄心”。我于北大求学时,导师周恒先生曾教导我,写作需有气魄。我理解此为敢于挑战一流问题,投入一流努力,以期产出一流成果。例如,夏文化问题即为一流议题,我虽未达成卓越成果,但勇于面对此类问题,对年轻学者而言,是成长道路上应具备的学术雄心。
再者是“恒心”。即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或如怀部长所言,聪明人应敢于下笨功夫。无论智力如何,科学研究均需持之以恒的努力,方能取得学术成就。
“二通”则是我个人研究的心得。一通是将个人研究兴趣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将个人兴趣融入国家重大问题的解决中,方能最大化地发挥学者的贡献。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在高校中,我们的首要身份是教师。当前青年教师普遍重视科研,但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良好的科研应服务于教学,二者相互促进。我获奖的两部作品,均源自授课内容。唯有怀着敬畏之心,致力于讲好课程,方能深入研究问题,将所得见解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学与科研的贯通,是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应重视的关键。
播出安排
洞察时代,育见未来。《育见》,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每周一至周五19:45播出。
该栏目以“高远立意、高端布局、高度关注”的理念,关注国计、关注民生,把握时代脉搏,解读政策动态,构筑教育政务服务新通道,搭建教育政策解析新平台。
编辑 | 宋子夜 许昊
美编 | 佳卉
责编 | 晓平
审核 | 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