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名免费关註我们!
1938年9月30日,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从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挺进豫东敌后,开创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豫皖苏边区是指豫(河南)东、皖(安徽)北、苏(江苏)北交界地区,开辟的方向是:北线为永(城)涡(阳)萧(县)夏(邑)地区;西线为睢(县)杞(县)太(康)地区;南线为淮上地区的怀远、凤台、宿南、蒙城等;东线为皖东北泗县、灵璧、五河、宿迁地区。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创建初期是以永(城)南、涡(阳)北为中心,包括涡阳北部,永城南部,亳县(今谯城区)的观音堂、沙土、刘集等地。亳县是彭雪枫率队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必经之地、重要战场及中心地区,是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发展成为淮北抗日根据地(我党领导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
▲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战斗在亳县大地。
01
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豫东
1938年2月,彭雪枫以八路军总部少将参谋处长名义奉命到达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准备东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9月,奉中央指示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于9月30日在竹沟誓师东征。
10月10日,在河南西华县杜岗村,彭雪枫部与肖望东领导的抗日先遣大队、吴芝圃领导的豫东人民抗日游击3支队合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辖3个大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副司令员吴芝圃、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秘书长岳夏。10月24日,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豫东敌后。
10月27日在河南省淮阳县窦楼打响了抗日的第一枪,首战告捷,鼓舞了士气,震慑了日伪军。11月22日,彭雪枫率游击支队从河南省鹿邑县回师睢(县)杞(县)太(康)地区,连战皆捷,扩大了武装力量。12月下旬,在鹿邑县白马驿进行整训。
1939年1月,游击支队向豫皖苏边界的亳(县)永(城)地区挺进。
02
在亳北芦家庙打赢东征第一仗
1939年元旦,商丘日伪军侵占鹿邑县城,并有攻占亳县的迹象。1月3日,彭雪枫司令员令2大队大队长滕海清率2营(310人)开赴商丘、亳县公路两侧寻机打击日伪军。
1月6日,伪豫东“剿共军”第一支队崔华山部500余人,从亳(县)商(丘)公路间的坞墙集出发,进犯亳北芦家庙,分散住在亳县北芦家庙(今谯城区芦庙镇芦庙集)曾家客店和玄帝庙等处。预定10日与其他日伪军分路会攻亳县,并叫嚣“打到亳县过农历年”,亳县城危在旦夕。
这是一股突出的孤敌,滕海清大队长决定抓住战机,乘敌立足未稳,夜间奔袭,速战速决。1月8日夜晚,2营从王牌坊村出发。11时许,尖兵排和4连、5连从芦家庙正北,6连从芦家庙正东,分两路杀进芦家庙集内。我军各连以班排为单位组成小分队,突破伪军防御前沿,勇敢地向里穿插,迅速将伪军分割包围。伪军据屋顽抗,我指战员遂登上房顶,并从墙上掏洞,向屋内投掷手榴弹,经过3个小时激战,歼灭伪军200余人,缴获轻机枪l挺,步枪87支。我军伤亡五六人。
此战系新四军游击支队进军皖北第一个大胜仗,粉碎了敌人侵犯亳县的企图,打开了东进敌后抗日的新局面,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03
建立驻亳县、涡阳联络站
1939年1月,为了加强与国民党的统战工作,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部派联络科长任泊生到亳县,与国民党县长熊公烈商谈联合抗日问题。经双方协商,在亳县南门大街路东转家院内设立新四军游击支队驻亳县联络站,站长为任泊生。同年4月底亳县沦陷,驻亳县联络站撤离。5月,应国民党安徽省政府要求,重设涡阳县联络站。
联络站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的发展壮大和豫皖苏边区根据地的建立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广泛开展统战工作。联络站工作人员多次做皖北抗日人民自卫军第五路军指挥官余亚农的统战工作,使第五路军与新四军合作抗日,新四军游击支队领导曾多次到亳县。1939年3月,新四军游击支队参谋长张震、秘书长岳夏和豫皖苏省委书记张爱萍、副书记吴芝圃等,在亳县薛家巷姜桂题公馆会见第五路军的指挥官余亚农,并在汤陵公园后乐亭合影留念。
二是筹集我军给养,安置伤病员,购置医疗器械,组织补充兵员。联络站通过各种关系据理力争,向国民党地方政府如亳县、涡阳、蒙城等要粮、棉,使我军得到部分给养补充。
04
建立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1939年1月5日,张震参谋长率1大队1营东进永城打击日伪军。8日,彭雪枫司令员率领支队领导机关及其余部队向永城地区挺进。19日,支队领导机关进驻亳县东南的观音堂,支队主力1、2、3大队进抵永城、萧县、夏邑的豫皖苏三省边界地区。2月10日,吴芝圃副司令员率3大队赴睢(县)杞(县)太(康)地区。全支队深入敌后连续作战,消灭了大量的伪军、土匪和杂八队,不断开辟新区。
2月13日,支队领导机关进驻永城西南书案店。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明确提出:建立以永(城)南、涡(阳)北为中心的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正式宣布:支队1、2大队整编为1、2团,3大队整编为支队独立营。
5月下旬,彭雪枫率支队第2、3团及直属队向淮上地区(怀远、凤台、宿南、蒙城等地)挺进,打击了日伪军,扩大了根据地,扩军1800余人,增加了税收,缓解了经费困难的状况。
9月1日,豫皖苏边区党委和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涡阳县曹市集召开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彭雪枫司令员作了重要讲话,总结了支队一年来进军敌后斗争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9月6日,支队领导机关进驻涡(阳)北新兴集,新兴集成为豫皖苏边区抗战的中心。
至1939年底,豫皖苏边区辖5个地(特)委、4个县政府和5个办事处、主力部队1.78万人,以永(城)南、涡(阳)北为中心的豫皖苏根据地初具规模。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05
建立中共亳县县委和亳北抗日根据地
1939年2月,中共豫皖边工委决定,由在第五路军余亚农部做统战工作的朱克平、王振鸿和任泊生组成中共亳县县委。与此同时,新四军游击支队派政治部干事高峰(化名高凌云),到亳县任动委会抗日工作团团长,公开宣传抗日,做上层的统战工作,积极培养思想进步的青年。4月下旬,日军再次占领亳县,国民党县政府南迁至亳南古城集。随着余亚农部被国民党收编,运作两个月的中共亳县县委自行解体。
5月,高峰在亳南古城重建抗日工作团,发展团员50余人并相继发展半数以上团员加入共产党。同时,秘密重建中共亳县县委,高峰任书记、汪笑生任宣传部部长、丁静之任组织部部长。
1940年2月,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共亳县县委撤往涡北的观音堂、泥店、蒋集、刘集等地。4月,县委在观音堂宣布成立“新四军第6支队亳北独立大队”(大队长兼政委高峰、副大队长耿演武,约300人)和亳县涡北办事处(主任农超谋)。
10月,撤销亳北办事处,成立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高峰、县委书记李任之(后王华)、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刘德民。此时,亳北独立大队改为“亳北独立营”,配合新四军6支队3团参加了对日伪军的作战:全歼日伪据点张阁守敌、袭击大寺集伪区署、拔除马庄伪据点……开辟了亳县第一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与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并守护着根据地的西大门。从此亳县人民在新四军游击支队、中共豫皖苏省委和亳县县委的领导下,投入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伟大洪流。
06
蒙城板桥集战斗击落日军飞机
1940年11月上旬,驻徐州及蚌埠、宿县等地日伪军5000余人,分乘70辆汽车、坦克20余辆,在空军的掩护下,分路向宿县、蒙城、涡阳、怀远等地发动进攻,驻该地区的国民党骑兵第2军、骑兵第8师和两个地方师及保安部队向太和、阜阳方向溃退。
八路军第4纵队(新四军6支队与八路军南下部队合编)的彭雪枫司令员等领导判断敌人必攻板桥集,遂令第5旅旅长滕海清进驻板桥集,反击西犯的日伪军,支援友军。当时5旅的13、14团不在板桥集,只有警卫营4个连与旅部在一起。
17日晨7时左右,进犯的日伪军与在板桥集东北乌集设防的五旅警戒排接触,战斗打响。激战两个多小时后,警戒排撤入集市内。滕海清旅长迅速查清敌情,做好守备部署,各连队快速到达指定位置,做好战斗准备。10时,日伪军沿东大沟迂回,汽车、坦克沿公路运动,从东、南、北三面包围板桥集。敌人先以伪军打头阵,从东南角和南面发起进攻,接连被警卫营击退,敌伤亡几十人。下午1时许,眼看伪军的进攻不能得逞,几百名日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对板桥集发起了疯狂冲击,战斗异常激烈。敌人一度攻上了阵地围墙,但又被警卫营用肉搏战给打了下去。直到下午4时,敌人的连续进攻均被击退。
战至黄昏,因敌众我寡,部队随时有被敌包围的危险。为保存有生力量以利再战,滕海清遂率部趁夜幕降临之际,顺着抗日沟迅速撤至板桥集西北的大赵庄,与来援的第13团1营会合,准备向涡阳以东的曹市集转移。敌人占领了板桥集。
5旅正准备转移之际,纵队司令部作战科长白浪及直属特务团团长程致远带领1、2营赶来增援,传达上级指示:板桥集是宿蒙线上的重镇,不能让给敌人,要求5旅警卫营、13团1营、纵队特务团配合作战,重新夺回板桥集,作战由滕海清统一指挥。
当晚11时,部队又开赴板桥集周围,4个营从东、南、西三面展开了进攻。此时,敌人已在集内加固了工事,加上月光明亮,又缺少登墙工具,在敌人密集火力封锁下,未能攻入集内,并伤亡几十人。战至18日凌晨4时,因夺回板桥集无望,又为防敌人在天亮后实施反击,滕海清断然决定,各部迅速撤出战斗,特务团和5旅分头转移。
18日拂晓,白浪带领特务团两个营在王集附近与日伪军一部1500人遭遇。滕海清率5旅两个营在唐集的南面与另一路日伪军1500人遭遇。我军迅速抢占有利地形,打敌一个措手不及。日伪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战斗空前激烈。激战到上午10时,敌人两股主力均被我击溃。战斗中,特务团1营2连机枪手陈金富将苏制转盘机枪架在弹药手李鸿立的肩膀上,将日军日本昭和14年2月制造的1架98式385号轻型轰炸机击落,坠毁在蒙城石山子,驾驶员等3人当场毙命。
板桥集战斗历经两天一夜,我军先后进行了阵地防御战、攻坚战和遭遇战,以伤亡30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伪军1200余人,击毁敌汽车、坦克19辆,击落敌机1架。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突出战例。彭雪枫司令员和张震参谋长对参战部队予以嘉奖。
此战影响甚大,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官卫立煌表示钦佩并予以表彰。应卫立煌要求,12月初,彭雪枫命通信连长高震远率人携带敌机残骸,赴蒙城、涡阳、沈丘、界首各县展览,并运往郑州、洛阳,沿途万人观看,纷纷赞扬新四军抗战的功劳,国民党顽固派的“八路军、新四军游而不击”的谣言不攻自破。
07
新四军4师西征与永商亳县的建立
1944年8月15日,为收复豫皖苏边区,打通与睢杞太地区的联系,相机控制新黄河以东地区,彭雪枫师长率新四军4师5个主力团西征津浦路。8月21日首战小朱庄告捷,9月11日在八里庄全歼李光明支队,彭雪枫不幸以身殉国。10月19日,4师及兄弟部队在新任师长张爱萍、副师长韦国清的率领下,在保安山战役中歼灭国民党顽军3600人,又乘胜横扫涡阳县、蒙城县、宿县、怀远县、萧县、永城县、夏邑县等广大地区。11月,将活动于永(城)商(丘)亳(县)边的反共军刘子仁部击溃,将国民党顽军第29纵队蒋心亮部两个营全部歼灭。11月中旬,在亳县东北、永城西、商丘东南交界地区建立了永商亳县(1945年2月为纪念彭雪枫师长,更名雪商亳县),县委书记先由4师11旅32团政委李毅兼任,县长丁希凌。1945年1月李毅调离,丁希凌接任县委书记兼县长,县总队总队长丁希凌兼政委、参谋长谭勋、政治处主任徐爱民、副主任张景华。
至1944年12月,经过西进部队4个多月的艰苦战斗,终于取得了全面恢复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重大胜利。津浦路西地区成为新四军4师兼淮北军区第二分区,地委书记吴芝圃、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张震,辖8个县委和抗日政府。
雪商亳县建立后,敌情严重,形势恶劣。不仅有徐州、商丘、亳县日军的驻守,还有伪军张岚峰5万余人,刘子仁叛军和蒋心成、蒋心亮等伪军也时常向我根据地进犯,战斗频繁。县委坚持游击战争,主动出击,与敌周旋,打击了日伪顽军,巩固了红色政权。
抗战胜利后,豫皖苏根据地成为淮北抗日根据地(我党领导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放战争初期,1945年10月27日,淮北、淮南、苏中、苏北4个解放区合并,中共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成立,淮北军区二分区更名为华中军区八分区。在亳县与邻县相连的边缘地区,又先后成立了5个边区县:永(雪)亳、商亳鹿柘、涡亳、雪涡、鹿亳太(后更名亳县),这样在亳县境内就有了5个边区县政府,成为豫皖苏解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者孟秀玲:骑兵25团参谋长孟昭贤之女,原北京新四军研究会4师分会副秘书长,潜心于新四军历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