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军蓝色方阵里,有一群不知疲惫的“天梯人”,黝黑的面庞,粗糙的双手是他们的标志,他们就是航空机务兵,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了解机务官兵的“行话”来了解他们不平凡的生活。
“外场”是他们工作的地方,也是飞机停放、飞行、维修的地方,而“内场”是他们休息的地方,他们的生活就是这两点连成的一线,随着值班员的“进场”哨音响起,元气满满的他们迎着朝阳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清点工具听起来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但在机务人眼里,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机务人员是飞机的医生,而各种工具设备就是飞机的手术刀,每次工作前后或者转移工作场地等,都要认真清点工具,这是保障任务中最基础的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若是一个小小的工具遗落在飞机上,这就极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事故,所以清点工具是体现机务人严谨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每次检查飞机,都要严格按照路线行进、根据规定的内容进行,如同老中医一般对飞机“望闻问切”,甚至每一颗螺钉,每一处保险,每一个按钮都要检查到位,对飞机状态了然于胸,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存在的隐患。“故障不过夜,故障不上天”,这是每个机务人心中的准绳,在维修保障工作中,面对疑难杂症,机务人秉承着“极端负责、精心维修”的职业道德,“排故”就是战斗号令,宁可自己辛苦千万遍,决不让飞行员担半点风险。
签字不仅仅是对自己完成的工作负责,更是对战斗胜利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对战友生命负责。在战友的工作日记上签字,是相互协作保障飞机的信任;在工作卡片上签字,是对工作进程与工作完成情况的把握;在履历本上签字,更是参与了飞机的生命进程。每次签字前,我们都要思考,自己完成的工作是否能让领导放心、让飞行员放心。
提到放飞,并不是那么简单,作为起飞前的最后一道关口,各专业人员密切协作,共同将飞机状态调整到最佳,将飞机交到飞行员手上,指挥飞机滑出停机位。放飞的不仅仅是飞机,更是飞行员的蓝天梦,是强国兴军的使命任务。
苦干不苦熬,苦中有作为,一群群机务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践行着“托举战鹰上蓝天”的庄重誓言,争做战鹰守护神,甘当蓝天铺路石。
学习宪法知识,建设法治军营
87年了,不能忘!不敢忘!
学习一流、争创一流!飞行院校教员走进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