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精神还有吗?四十万存款说没就没?银行“内鬼”频现,契约精神成空谈!

科技   2024-10-25 11:41   河北  

作者 | 苏西

点击 👇 下方卡片 关注苏西,加 ★ 星标★

银行“失守”:储户存款不翼而飞,契约精神何在?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社会中,隐藏着不少令人震惊的暗流。

10月22日,一则关于山东淄博齐商银行储户存款“失踪”的新闻,再次触动了公众敏感的神经。

40多万存款,在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化为乌有,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齐女士,一个普通的市民,多年来在淄博齐商银行辛勤积攒下的40多万元存款,却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

当她满怀希望地走进银行,准备取出这些血汗钱时,得到的却是冰冷的“余额为零”的答复。

银行工作人员轻描淡写的一句“密码泄露”,试图将责任全部推给储户。

然而,这样的解释,真的站得住脚吗?

仔细分析这起事件,疑点可谓层出不穷。

仅凭账号和密码就能轻松取款?

在如今金融系统日益严密的今天,这样的操作真的可行吗?

储户每一笔存款都在当天被提现,这样的巧合,真的只是“巧合”吗?

更令人费解的是,存取记录能否伪造?

这一系列问题,如同一连串的谜团,等待着我们去解开。

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基石,承载着无数储户的信任和希望。

然而,当这种信任被一次次辜负,当这种希望被一次次破灭,银行的信誉还能剩下多少?

近年来,银行员工挪用储户存款的事件屡见不鲜。

从李先生的243万存款“蒸发”,到孙女士的100万存款“缩水”至1元,再到齐女士的40多万存款“失踪”,这些事件无不在拷问着银行的监管机制和道德底线。

契约精神,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石之一。

它要求人们在交易中诚实守信、遵守约定。

然而,在银行与储户的关系中,这种精神似乎已经被遗忘在了角落。

储户将钱存入银行,是出于对银行的信任;而银行则有责任保护储户的财产安全。

如果这些国家机器,都不讲契约精神,随便对老百姓违约,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是确定的?

老百姓还能相信什么?


大家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和看法,我们一起讨论。

码字不易,喜欢的麻烦给苏西点个赞,关注我不迷路!“点赞”的必顺风顺水,“在看”的必身体康健,“转发”的必平安富贵!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往期好文



点赞、在看分享三连走起来

深入观察社会万象的独立思想者,每天与大家分享见解,期待您的关注。


苏西早知道
一个深入观察社会万象的独立思想者。每天与大家分享见解,期待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