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博士后招收公告

百科   2025-01-24 12:21   北京  

凝心聚力  BISTU  开拓进取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信息类学科齐全、信息特色鲜明,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多科性大学。在长达88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扎根中国大地,融入国家机械工业、计算机事业的起步发展,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信息特色、军工特色、行业特色,积淀了“勤以为学 信以立身”的校训精神和大学文化。学校现有沙河、小营、金台路、酒仙桥四个校区,占地面积81万余平米,校园规划精致,环境优雅,是北京市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校2021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获批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是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来源和核心储备,学校为博士后提供优渥丰厚的岗位和大有可为的发展空间。诚挚邀请海内外优秀学者来信息科大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工作。





一、招收范围

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电子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及专业方向。


二、招收条件

(一)政治坚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

(二)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获得博士学位(原则上不超过3年,超过3年的应具备专家认可的、较为突出的科研能力),或已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毕业生,或由其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均可申请入站。

(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五)博士后进站时,须将人事、组织关系转入流动站,且全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三、博士后待遇

(一)工资待遇由基本津贴、生活补助和奖励绩效组成,并按规定为其缴纳公积金和社会保险。

(二)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租住学校教职工宿舍或公寓。

(三)博士后在站期间可申请国家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博士后科研活动经费,以及各类专项学者或资助计划。

(四)优秀博士后可申请师资博士后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储备。


三、应聘材料

请有意向的博士后申请者发送个人简历至联系人邮箱,包括个人简介,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近五年成果列表、科研业绩和拟申请的学科方向。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电话:010-80187209

Email:xyliu@bistu.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太行路55号

邮编:102206

学校简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信息类学科齐全、信息特色鲜明,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在长达88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扎根中国大地,融入国家机械工业、计算机事业的起步发展,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信息特色、行业特色、军工特色。学校现有沙河、小营、金台路、酒仙桥四个校区,占地面积81万余平米,设有二级教学单位15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528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64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18人,留学生109人。现有专任教师1018人,其中70%具有博士学位,60%具有高级职称,拥有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522人。

学校精准对接国家与首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已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7个;拥有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2个,参与共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1个,北京市属高校新兴交叉学科平台1个。学校现有44个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北京市一流专业1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9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3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实现“信息+ 智能+”专业全覆盖,专业大类“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全覆盖。已与百余所国外大学建立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实现了本、硕、博全方位的联合培养模式。毕业生薪酬长期稳居薪酬网排名全国前40名。



学校持续加强科学研究,聚焦国家战略及北京市高精尖产业需求,初步形成五大优势科研领域。现有省部级与行业重点科研机构34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入选北京市首批科技成果概念验证平台,成为北京市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在高端软件、传感技术等领域一批成果实现产业化。

学校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加快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供稿 | 人才工作办公室

版式 | 学生融媒体工作室 孙莫燃

责编 | 蒋瓅

审核 | 吕丽峰



近日精彩

惊艳了我的信息科大,美景打包送给你!

让“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正式启用

● 绽放!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4形象宣传片重磅发布!
● 快来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4年的《答卷》
 230+图片,重温信息科大人2024年的奋斗足迹
● 你好,2025!新年致师生、校友、社会各界的一封信
● 喜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1
● 《瞭望》周刊专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解江凌:培育新质基因,服务首都发展
● 今天解江凌书记和他们“盖章”约定了,未来一起奔赴——
● 要相信,“相信”的力量——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福寄语2024届本科毕业生
● 郭福校长开学典礼致辞:闯无人之境,探学术苍穹,做求真“天命人”
● 高颜值,新地标,太惊喜!信息科大校园“焕新”等你来!
● 信息科大新图书馆,开馆!高清美图直击
● 速收藏,萌新一起看!一分钟了解信息科大校园重要公众号
● 祝贺!我校9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 祝贺!2025年度IEEE Fellow,信息科大教授当选!
● 突破!信息科大“挑战杯”国赛首夺金!
● 喜报,北京市十佳 !信息科大这个班,太强啦!
 缅怀,传承!信息科大师生今日站岗!
 信息科大“双金”得主,一起来解锁他们的成功密码!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微资讯 微服务 微展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