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2024年北京高校“我的班级我的家”十佳班集体评选展示交流活动顺利举办。经学校推荐、专家初评、现场展示等环节,我校计算机学院软工2101班从北京地区58所高校288个班集体中脱颖而出,荣获北京高校“十佳班集体”荣誉称号,这是我校继2023年获得该项荣誉后,再次获得此项殊荣!
今天
让我们一同走进
计算机学院软工2101班
探索“十佳班集体”的成长之路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2021年9月,来自14个省份的34名青年,以勤信为魂,科技为翼,怀揣科技强国的梦想相聚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软工2101班,以国家战略为牵引,秉持“科技强国、软工先行”的班训精神,建立“1+3+5”建设体系,通过党建引领“1”个核心,围绕思想、学业、实践“3”条主线,开展德智体美劳“5”育赋能工程,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软件工程领军人才。
党建引领,编程红色“源代码”
班级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施“五个一”铸魂计划,组织全体学生一起读党史、学理论、悟思想、谈感悟、见行动。班级推动党团班一体化建设,100%提交入党申请书,开展“党建引领软工+”系列专业特色党团班活动61次,学习时长3200余小时。建强党团班三级骨干队伍,以高质量队伍建设推动高质量组织建设,班级所在党团支部荣获北京市红色“1+1”三等奖、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多项荣誉。
勤学笃行,激活软工“强算力”
班级建立“三师一站两微型”学职辅导机制,开设“软工小课堂”,坚持骨干领学、全员共学、分享促学,形成本科生学研新范式。
三载耕耘迎收获。班级连续三年包揽专业前八名,加权平均学院同年级第一;平均每人获3项奖学金;8人次获国家级竞赛奖励,各类竞赛累计获奖116人次,获奖金额达19万元;今年9月,收到13所双一流高校offer,包揽本专业所有推免资格。
学业科研双丰收。班级同学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获批经费20.5万元;申请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6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EI论文10篇,累计发表论文23篇,还有同学受邀担任国际顶尖会议审稿人,与牛津大学合作开展研究任务,收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弗里·辛顿回信,鼓励大家深挖人工智能领域的未知边界,创造出更多来自中国的原创性成果。
科技赋能,跑出创新“加速度”
以“四个面向”为导向,班级打造“1+N”创新体系,组建“软工创新行”团队,为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软工守护人民健康,我们开发乳腺癌辅助诊疗系统,应用于临床,超80%医生反馈良好。该项目参加华为AI创新大赛,获得全国总决赛铜奖。
软工助力文化传承,开发虚拟数字博物馆,被中国大学生网、北京中轴线等多家媒体平台报道,为北京文化传承注入“软工科技含量”,软工推动产学研用融通创新,班级同学投身实体创业,成立大模型软件公司,为校内同学提供多个就业和实习岗位,用实际行动反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全面发展,迭代青春“自进化”
班级打造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传承融合队伍,3年来步履不停,脚步跨越27个省份,在学校与社会的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践解难题。立足校内,班级同学响应“我为师生做实事”号召,开发智慧通讯录,服务师生1万+,点击量3万+。面向社会,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大运河沿线城市现场调研,班级同学提出文化带建设可行方案。从“三下乡”到定向越野比赛现场,从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到链博会志愿服务,班级同学在文化浸润下成长成才,在新时代广阔天地中绽放自我。
本次北京高校优秀学生基层组织创建展示活动,在北京地区58个高校288个班集体中评选出30个“优秀班集体”,最终在30个优秀班集体中评选出“十佳班集体”。在本次评选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2101班、自动化学院智能2101班、计算机学院计科2203班、商学院智会2101班获评“北京高校示范学生基层组织(班级)”荣誉称号;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沙河校区学三3007、自动化学院沙河校区学二A6079、计算机学院沙河校区学四2075获评“北京高校示范学生基层组织(宿舍)”荣誉称号。
此次获奖是学校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重要体现。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持续滚动式开展“勤信”班集体创建、培育、考评工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推动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深耕“勤信”班集体评选活动,以点带面、以优促进,将其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载体。
供稿/图片 | 党委学工部 史丽茹
版式/责编 | 蒋瓅
审核 | 吕丽峰
惊艳了我的信息科大,美景打包送给你!
让“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正式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