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如何养生

百科   2025-01-22 06:31   福建  

大寒是天气冷到极点的意思。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冬景象。



节气养生




    大寒时节处于由冬入春的过渡时期,冬天慢慢结束,这一时期的养生除了"防风御寒"之外,还应遵循”保阴潜阳”的原则。


01

饮食:固护脾肾 调肝养血

    大寒为阴邪最盛,天气干燥,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原则。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忌粘硬、生冷之物,宜热食,防止损伤脾胃阳气。


大寒进补,应重点放在固护脾肾,调肝养血上。另外,大寒与立春相交接,阳气开始萌生,可添加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如香菜,以发挥“阴中求阳”的作用。亚健康和体质虚弱者,可以吃点膏方,每天一小勺,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养生功效



02

起居:早睡晚起 防风御寒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另一方面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注意保暖。

03

五黑补肾粥


材料:黑米150g、黑豆30g、黑芝麻30g、黑枣30g、黑木耳30g、核桃仁30g。

做法:黑米和黑豆分别洗净,用清水浸泡一晚上。黑芝麻摘洗干净,其余食材洗净后倒入砂锅,加入约5倍的清水水,用大火烧开,然后改为小火焖1小时。等到黑豆变软熟,黑米变烂熟,粥变浓稠后即可关火,加入红糖或者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补肝肾,健脾开胃,润肠通便。



大寒艾灸





   

大寒节气,岁暮寒极处,腊月迎春归,艾灸为“冬藏”转“春生”积蓄能量。此时调神,当以收敛、封藏为主,以保护人体阳气,滋养脏腑,为迎接新的一年做准备。


利用艾灸疗法的温热传导更能发挥强大的活血、暖身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调整全身的气血经络,对冬季常见病有很好的预防和缓解之效。


取穴:大椎、肾俞、心俞、神阙、关元、膻中


西天之路
分享佛教资讯、佛歌、佛教影视、素食、养生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