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人工智能教育?
为什么还有一些校长教师感到“吃紧”呢?不难发现,他们的关注点集中在“机器人、编程”等项目上。
“把科学教育窄化为人工智能教育是一个误区,把人工智能教育等同为机器人和编程教育也是误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表示,人工智能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领域,同理,机器人、编程教育也只是人工智能教育中不同类的应用场景,不可以偏概全。
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下一代互联网研发中心核心成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龚超看来,部分学校急于展示教学成果,安排学生完成看似“高大上”的项目,实则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按照教程操作,对背后的核心概念知之甚少。“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目标,不是让学生成为工具的使用者,而是让他们成为思考者和创造者。”龚超说。
记者关注到,《通知》对“误区”进行了纠偏: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
“什么是感知体验?比如,‘为什么可以人脸识别解锁手机?’‘为什么购物平台会给妈妈推送化妆品,给爸爸推送体育用品?’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生活应用的场景,无需昂贵设备就能实现。”胡小勇说。
如何迈过硬件“门槛”?
经过多年探索,蒋际君自学开源硬件、3D建模软件,自主开模设计人工智能学习套件,把硬件成本降至百元;在免费开源图形化编程平台基础上,二次开发人工智能学习套件的硬件模块图形化编程库,降低购买软件的成本。
蒋际君算了一笔账:学校花费3万多元就装备了120套人工智能套件,足够用于人工智能普及课程的大班教学;在创客类社团中,原本三四千元只能组一支队伍,现在够8支队伍用。
“硬件门槛是发展人工智能教育不可避免的挑战,但这一挑战并非不可逾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常务副主任吴砥表示,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了显著改善。
胡小勇认为,学校可以通过开源资源减少对昂贵硬件的依赖,通过集团化办学提高资源的集成化使用效能;倡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更多社会科技场馆向中小学开放;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尤其要为条件薄弱地区的学校提供兜底保障。
吴砥将目光投向数字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开设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栏目,各地各校可以研发、上传与免费下载使用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人工智能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他还建议,建立以区域为单位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共享平台,鼓励区域内不同中小学轮流使用,降低人工智能教育成本;借助慕课或学校自主研发的线上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人工智能知识,降低硬件成本和学习门槛。
“低成本”如何办得好?
对此,胡小勇表示:“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数据和算法的基础性规律是不变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发了《不插电的人工智能课(活动手册)》,依托日常生活场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智能导航、图像识别等多种人工智能应用,再通过数字支教,将人工智能课堂专递到乡村小规模学校,服务好“乡村的学校、农村的娃”。
办好人工智能教育,更要发挥教育者的智慧。
吴砥认为,应加强教师数字素养,构建“素养测评—定制研训—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体系,建立科学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育人和管理深度融合。
“应当引导更多学科教师学习人工智能基础知识,让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龚超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入门门槛已大大降低,学习资源丰富,教师应积极拥抱教育新模式。他建议,构建大中小学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评选优秀教材和典型案例,帮助教师更科学地进行教学。同时,他还呼吁更多专家到教师身边进行指导。
胡小勇表示,教师还应关注人工智能教育的伦理诚信建设,关注技术背后的人文精神。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5年1月4日02版,原标题《AI教育如何更加接地气》
制作:平凉市教育信息中心
审核:王 欣
编辑:张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