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少先队开展寒假爱心托管服务(二)

政务   2025-01-27 09:30   北京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缓解少年儿童假期“看护难”问题,各地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协同社会力量,发挥实践育人优势,广泛开展寒假爱心托管服务,传递党的关怀与温暖,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寒假。
河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遴选9名公费师范生组成荧光共同体寒假社会实践队,前往定州市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寒假托管中心开展为期1周的公益服务,开展课业辅导和绘画、手工、舞蹈等素质拓展类课程,助力医院为医护工作者们解决托管难题。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解锁“寒假带娃”新模式出新招,积极探索由政府提供资金、社区提供阵地、团委招募学生、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公益性托育路径,在基础托辅的基础上增加素质类实践课程与研学课程,有效整合服务点周边的红色基地、文明实践中心等适合青少年开展实践活动的场所,绘制校外实践网格图,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吉林省启动“学伴+”重点学生群体网络学业互助计划,面向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两企三新”从业青年子女及医疗一线工作人员子女、现役军人家庭子女、困境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结合伴学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对接高校资源开展线上学业辅导。

江苏省南京市聚焦假期托管“急难愁盼”,引导广大返乡青年学子利用假期为少年儿童成长保驾护航,推出爱国主义、科学益智、安全自护、诗游金陵、非遗传承人等一大批特色课程,带着孩子们玩中学,学中玩。

安徽省宿州市举办“红领巾学院”寒假托管班,采取混班教学,动员招募返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和相关行业专家担任授课教师,为青少年提供经典阅读、书画创作、创意手工、益智科普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课程,帮助少年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江西省赣州市针对留守儿童群体,组织“返家乡”大学生在“童心港湾”这片爱的天地里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从寓教于乐的趣味游戏,到贴心细致的心理辅导;从启迪智慧的阅读分享,到激发创造力的手工制作,每一环节都满载着温情与陪伴。

重庆市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山城”、“三下乡”、“返家乡”等项目招募志愿者2500余名,开设假期公益托管点位507个、托管班712期,覆盖全市41个区县的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难家庭子女以及“两企三新”等青年群体子女共计1.7万余人。

广东省深圳市面向全市7-12岁双职工家庭子女,开办“小小科学家”科学探索研学营,围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科普、海洋科普等科技主题,开展知识教学、实践体验、趣味比赛等形式的研学活动。

广西自治区针对城乡困境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青少年提供了寒假托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12355青少年安全教育课堂、传承红色基因、各族少年儿童交流和春节手工制作等课程,缓解少年儿童假期“看护难”问题。

宁夏自治区泾源县联合南京大学青少年国学启蒙班组建联合讲师团,深入实施“寒假爱心课堂”项目。通过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带领少年儿童从宇宙的浩瀚神秘到文字语言的奇妙世界,从中国“非遗”文化到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为农村留守儿童、城市随迁子女、困难青少年等群体搭建起一架通往广袤世界的知识桥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动员返乡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等投身“七彩假期 红领巾学堂”寒假公益课堂,除辅导作业外,还涵盖红色故事、趣味数学、五子棋、手工课、书法、声乐、安全自护、考古学等领域,集兴趣培养与知识拓展于一体,帮助孩子们尽情享受课堂乐趣,过一个值得回忆的假期。





全国少工委
把最好的给孩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