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解锁“寒假带娃”新模式出新招,积极探索由政府提供资金、社区提供阵地、团委招募学生、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公益性托育路径,在基础托辅的基础上增加素质类实践课程与研学课程,有效整合服务点周边的红色基地、文明实践中心等适合青少年开展实践活动的场所,绘制校外实践网格图,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吉林省启动“学伴+”重点学生群体网络学业互助计划,面向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两企三新”从业青年子女及医疗一线工作人员子女、现役军人家庭子女、困境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结合伴学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对接高校资源开展线上学业辅导。
江苏省南京市聚焦假期托管“急难愁盼”,引导广大返乡青年学子利用假期为少年儿童成长保驾护航,推出爱国主义、科学益智、安全自护、诗游金陵、非遗传承人等一大批特色课程,带着孩子们玩中学,学中玩。
安徽省宿州市举办“红领巾学院”寒假托管班,采取混班教学,动员招募返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和相关行业专家担任授课教师,为青少年提供经典阅读、书画创作、创意手工、益智科普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课程,帮助少年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江西省赣州市针对留守儿童群体,组织“返家乡”大学生在“童心港湾”这片爱的天地里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从寓教于乐的趣味游戏,到贴心细致的心理辅导;从启迪智慧的阅读分享,到激发创造力的手工制作,每一环节都满载着温情与陪伴。
重庆市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山城”、“三下乡”、“返家乡”等项目招募志愿者2500余名,开设假期公益托管点位507个、托管班712期,覆盖全市41个区县的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难家庭子女以及“两企三新”等青年群体子女共计1.7万余人。
广西自治区针对城乡困境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青少年提供了寒假托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12355青少年安全教育课堂、传承红色基因、各族少年儿童交流和春节手工制作等课程,缓解少年儿童假期“看护难”问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动员返乡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等投身“七彩假期 红领巾学堂”寒假公益课堂,除辅导作业外,还涵盖红色故事、趣味数学、五子棋、手工课、书法、声乐、安全自护、考古学等领域,集兴趣培养与知识拓展于一体,帮助孩子们尽情享受课堂乐趣,过一个值得回忆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