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独特多元的自然风光,在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给地名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它们不仅凝聚着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地理、人文的认识,也隐藏着许多源远流长的历史信息和红色印记。探寻地名,有助于读懂红河。红河州融媒体中心与红河州民政局联合推出“地名里的红河”专题,与大家分享红河州的地名的故事,一同品味刻在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基因和文化内涵。
姓名:宝华门【bǎo huá mén】/凌云阁【línɡ yún ɡé】
坐标:个旧市区
特点:个旧地标建筑之一、民国年间个旧八景之一的“高阁凌风”
在个旧市区
保存着一座拥有百年历史
精致小巧的城门楼
少见地拥有两个名字
一个叫宝华门
一个叫凌云阁
任凭风吹雨打,世事变迁
它依然矗立着
见证了个旧的
锡业兴衰、小城喧闹
成为个旧地标建筑之一
深深地烙印在锡都儿女的心中
凌云阁位于个旧市区东南方
占地面积不大
却以木石结构、三重檐
歇山顶的独特设计
展现出精湛的工艺与独特的韵味
清风拂过
四角房檐上的铜铃叮当作响
仿佛在低语着过往的故事
△1928年的个旧(资料图片)
△1928年锡矿选矿(资料图片)
回溯历史,个旧因锡矿而兴盛。1917年,个旧锡业产量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巅峰,成为云南省财税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那时,商人汇聚,砂丁矿工络绎不绝,城区因锡矿而繁荣。然而,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引来了土匪流寇的觊觎。为了防范土匪骚扰,曾参与护国运动、任过云南省政府顾问的沈河清就任个旧县商会会长,筹谋建设宝华门,也就是现在的凌云阁。
△解放前未经修缮的老宝华门(资料图片)
1921年夏天,凌云阁宝华门建成。它不仅是通往宝华寺的门户,更是城区与矿区之间的重要关隘。一楼采用条石围砌,增设枪眼,以防范和扼守。沈河清还邀请著名书法家陈荣昌题匾撰联,匾为“凌云阁”,楼上楹联为“柱石撑天闾阎扑地,云山俯首星斗扪胸”,悬挂凌云阁北面二楼屋檐下,以此赞扬阁楼的沉雄高耸和气势不凡。由于凌云阁当年是通往宝华寺的门户,故而,沈河清又在北面一楼屋檐下题写“宝华门”三个行书大字。陈荣昌、沈河清的书法,为这座阁楼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了民国年间个旧八景之一的“高阁凌风”。
作为地标性建筑
凌云阁见证了个旧锡业的发展
是个旧锡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和象征之一
1983年
凌云阁被个旧市人民政府命名为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0月
被红河州人民政府公布为
第七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
凌云阁矗立在
现代化的高楼和道路间
宝华路的上行线和下行线
分别从东西两侧绕行而过
站在沧桑的石板门洞里
回望历史,展望未来
个旧的前世今生
仿佛一卷胶片在眼前闪过
这是繁华之门
也是命运之门
更是时光之门
它承载着个旧的厚重历史
也迎接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曾经繁华的小城
正以
瑰丽文雅、精致多彩的新面貌
等待着每一位归乡人的到来
来源:云南红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