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文摘 | 涵养虚心接受批评的胸怀和气度

政务   2024-12-27 19:59   湖北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涵养虚心接受批评的胸怀和气度,胸襟开阔、诚恳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面对充满辣味的批评,是闻过则喜还是闻过则怒,是知而不改还是即知即改,直接考验党员干部的胸襟和雅量,也如实反映党员干部的党性和作风。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善于听真话尤其是批评性的话,有利于领导干部了解真实情况,集聚群众智慧,作出科学决策,也彰显了领导干部的民主作风、胸怀气度。如果刚愎自用、闭目塞听,就很可能作出错误决策,造成重大损失。1961年,刘少奇带队到湖南农村调研,特意叮嘱调查组:“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把心里话讲出来,好话坏话都要听,哪怕是骂我们的话。”这种开门纳谏的作风、兼听则明的智慧,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然而,面对批评,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容不下不同意见,容易把别人的批评视为对自己不满,存在抵触心理。有的领导干部,一见有人批评,便暴跳如雷,大有“老虎屁股摸不得”之嫌;有的虽然态度相对“温和”,但总是竭力推卸责任,或逃避责任;更有甚者,表面上“虚心接受”,内心转化为个人恩怨,甚至千方百计给批评者“穿小鞋”。实践证明,害怕批评是怯懦,不让批评是幼稚,经得起批评是大度,接纳批评是明智之举。

涵养虚心接受批评的胸怀和气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人人都懂,然而,“闻喜则喜”也是人的本性。从“闻过不怒”“闻过不责”到“闻过则喜”,必然要经过一番自我的修炼和灵魂的检视。“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他人的批评,不管是来自上级、同级的批评,还是下级的批评,只要批得准、评得对,就要虚心接受、诚恳回应。即便是批评得不恰当,也要宽容待之、反躬自省。“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种闻过则喜、从谏如流的态度,非但无损于领导干部的颜面,反而能够彰显出自身的党性修养、人格魅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最大优势。1940年,有人向陈毅指出某干部贪污,批评陈毅用人失察,用词直接,让陈毅不太高兴。事后,陈毅意识到做法不妥,第二天一早就向批评者登门道歉,认真进行自我批评并处理贪污事件。多年后,陈毅依然记得这件事,并在《六十三岁生日述怀》诗中感叹:“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一名领导干部是否有接受批评的胸怀和气度,并不是听他的话说得有多动听、多谦逊,关键看他的担责态度,看他的整改速度。领导干部不仅要把批评声作为改进作风的镜子,更要把批评声作为推进工作的鞭子,在批评声中倾听民声、纯洁党性,在批评声中改进工作,在批评声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清廉黄石
中共黄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黄石市监察委员会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