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凭借充足水源和悠久种植历史,成为全疆最大水稻种植基地。近几年,该县立足县域优势,积极推行“稻田鸭”“稻田蟹”种养结合模式,提升水稻产业综合效益。
艾买提是察布查尔县广大水稻种植农户之一,想尝试这种新种养技术,但资金紧张且缺乏抵押物,愿望始终未能实现。
工行新疆分行与新疆供销社旗下的新疆农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共建农资销售商城,并创新推出“以数授信、锁定用途”的供销农资贷,在种植亩数、种植期限等行业数据基础上,基于线上采购订单数据实现以数授信,有效解决优质农户筛选、信用记录“空白”农户准入及无抵押、无担保等多项融资难题。
了解到工行农资贷服务后,艾买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通过农资销售商城提交申请,短短几天时间就获得150万元贷款,可直接在商城通过贷款额度下单购买蟹苗。
值得关注的是,工商银行将这种“线上商城+线上融资”一体化数字金融服务模式,复制推广至江西、湖北、湖南等多省供销社,让更多农民及涉农企业共享数字红利。
这是工商银行各分行携手数字金融“伙伴”,依托开放银行“平台+金融+场景”一体化数字金融服务新模式,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鲜活实例。
然而,不同于国有大行的“轻松”,农村中小银行在规模、资金实力、技术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触及数字金融非“唾手可得”。那么,农村中小银行又将如何立足自身能力禀赋,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
“从服务乡村振兴角度看,数字金融能跨越地理空间限制,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点不足的问题。从银行自身角度讲,数字化转型是适应金融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广西临桂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韦光金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金融科技公司崛起等外部竞争压力增大,农村中小银行做好数字金融,能够优化自身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
“如何把数据安全、隐私保护这些‘坑’都填平。”既是广大客户的呼声,也是银行业的必答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农村中小银行在发展数字金融方面,主要面临安全风险挑战多、金融科技人才储备不足、自身开发能力有限等难点。
“数字金融高度依赖网络和信息系统,使其面临网络攻击、数据泄露、技术故障等诸多安全风险。所以我们不断加强防止外部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入侵,确保内部系统稳定运行,以防止漏洞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和客户信任危机。”韦光金介绍道。
广西灵川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剑坦言,相较而言,很多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起步晚,金融科技人才占比和综合能力还有一定差距。金融产品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受自身规模和实力限制,难以在金融科技应用上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自身开发能力有限,差异化产品不足,在客户吸引、体验方面竞争力不强。
广西贺州桂东农村合作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莫训武同样感慨:“尽管我行数字金融有了好开端,但作为农村中小银行,我们还处于数字金融‘初级阶段’,经验积累不足,与先进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战略层面看,目前我们还欠缺数字化总体战略规划,缺乏数字化人才,对数字化转型存在‘执行盲区’。”
“玉林虽是人口大市,但由于我们服务‘三农’的特性,客户群体会涉及较多城镇客户和中老年人,所以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创新难以准确对接客户需求和市场预期,创新成果也难以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和接受。”玉林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朱显驹告诉记者,数字金融发展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联社现有员工难以适应数字金融时代对技术、数据和业务融合的要求,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人才瓶颈和技能短板。
此外,数字化转型需大量投资。“这是一笔较大的开支,并且短期可能无法获得相应回报。因此,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实现数字化转型效益的最大化,也是我们面临的难题。”广西大新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秀超表示。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系统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强战略规划和组织管理,强化数字技术支撑能力,夯实数据治理与融合应用能力基础,建设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
那么,农村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关键问题?受访者普遍认为,数据管理、信息安全及合规风险管理是关键所在。
“数字化意味着大量客户数据收集和使用,这些数据包括客户身份信息、财务状况、交易记录等敏感信息。”韦光金表示,随着数字金融业务开展,银行必须确保所有业务操作符合金融监管规定。监管机构对数字金融领域的风险防控、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银行应及时了解并严格遵守,避免违规行为导致处罚风险。同时,银行还要根据农村客户特点和需求,设计简单易懂、操作方便的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界面。比如,对老年农村客户群体,要提供适当使用引导和帮助。
在陈剑看来,主要做好“三个”统筹,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线上与线下的关系、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向大型商业银行借鉴学习,同时聚焦差异化竞争优势,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推出个性化金融产品,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目标群体,提高客户黏性。
“数字化转型依赖各种先进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作为银行,要注重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提高技术和安全控制水平,确保数字化转型顺利进行。”朱显驹表示,银行需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确保数字化转型过程合法合规。同时,还需与监管机构保持良好沟通合作,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落地。
在莫训武看来,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转型,更是领导管理和业务经营理念的转变。顶层设计、组织架构和资源布局等多方面都需要革新。
数字金融以数据和技术为关键生产要素,驱动金融服务创新发展,对商业银行培育自身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是数据富集行业,大数据技术不仅为金融业提供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基础,而且能高效应用于辅助金融决策、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业务流程等领域,推动金融服务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解决大量传统金融无法解决的问题。”莫训武介绍。
扎根县域的农村中小银行在发展数字金融方面,同样大有可为。
从具体举措看,朱显驹表示,一方面,培养数字金融人才。玉林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将加大对数字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具备数字化思维、创新能力和跨界合作精神的数字金融人才队伍。另一方面,拓展数字金融应用场景。
“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这是数字金融发展的基石,我们会加大对数据加密、隐私计算等技术的投入,确保用户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性,赢得用户信任。”朱显驹强调。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升级,众多行业领域都在加速自身数字化进程。
银行业无法置身事外。尤其是以网点数量多、服务范围广为基石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更应思考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踏浪而行。如今,面对不同人群,农村中小银行金融服务逐步实现从线下到线上再到数字化升级。这一转变,不单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农村中小银行顺应时代发展、响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
“数字化转型打破地域限制,我们依托E挎包电子设备上网就能办理业务,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偏远地区。同时,基于信用画像,开展精准化贷款,满足农户不同层次金融需求。特别是利用移动信贷系统,加快贷款审批流程的优化,提高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捷性。”吴秀超表示,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利用数字建档系统深入开展农村智慧信用体系建设,扩大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范围也是必然选择。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作者|曹沛原
制作|周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