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上方蓝色字或左下角“+”关注我们!
百家争鸣
纪念甲午战争130周年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甲午沉舰系列遗址及近现代沉舰水下考古
文 图 / 周春水
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5月刊
转运定远舰铁甲
北洋海军甲午沉舰系列遗址来源于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参与了丰岛海战、黄海海战与威海保卫战,多艘北洋军舰被击沉,主要在黄海北部与威海湾两地。其中,黄海北部沉没的有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舰;威海湾沉没的有定远、靖远、来远、威远、宝筏五舰。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工作即在黄海北部、威海湾两地开展。
水下考古发现
在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2014年以来的十年间,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前身为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地方文博单位,持续在黄海北部、威海湾开展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工作,以寻找沉舰遗址准确位置和确认海底保存现状为主要目标,十年水下考古工作完成我国境内北洋甲午沉舰遗址摸底调查。具体发现包括2014年在丹东大鹿岛西南物探勘测找到的一艘北洋海军沉舰(丹东一号),2015年调查确认为邓世昌的致远舰,2016年抽沙揭露沉舰舭龙骨并界定沉舰的埋藏深度,2017年在山东威海湾开启北洋沉舰物探调查并找到17处水下疑点,2018年在大连庄河黑岛海域调查发现经远舰、在威海湾刘公岛东面锁定定远舰的大体位置,2019年开启刘公岛定远舰第一期水下调查,2020年完成定远舰第二期调查工作并提取重达18.7吨的铁甲板,2021年在辽宁大鹿岛南部海域调查发现超勇、扬威舰,2022年在威海湾调查确认靖远舰遗址,2023年威海湾调查确认来远舰遗址。历年水下考古工作得到考古同行的高度认可,2015年致远舰考古、2018年经远舰考古获得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0年定远舰、2022年靖远舰、2023年来远舰水下考古项目分别获得当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现场
黄海北部、威海湾两地的甲午沉舰展示出截然不同的残损状况。黄海北部的沉舰还有部分舰体残存,致远舰呈正沉状态埋于泥中,考古发现残长61米、残宽9—10米、残高2.5米的底舱,确认锅炉、水密隔舱、舭龙骨、穹甲板等部位,舰体外壳列板保存完好,发现印有“致远”篆书的白瓷盘。经远舰则倒扣于泥中,长80米,宽11米,残高6.4米,保存有完好的生活舱室及主甲板,确认有铁甲堡、排污管、舷窗、排煤渣口、艏柱、锚链等部位,并在泥下5.8米深处发现保存完好的木质“經逺”舰铭牌。超勇舰有部分舰体残骸出露海床,残长30多米,宽11米,用钢钎刺探泥下掩埋部分,长度可达50米,埋深1.5米以上,保存有一门英国阿姆斯特朗10英寸主炮。扬威舰已埋于泥下,通过磁力锁定其位置,钢材残存100吨的体量。
致远舰水下的舷侧钢板及修复的“致远”篆书白瓷盘
保存完好的经远舰铭牌
威海湾来远舰零乱堆积的舰材凝结物
錾刻“来远”字样的银勺
十管加特林机枪
各式弹药
战火焚烧的木质登舰舷梯
致远舰大副陈金揆单筒望远镜
水下考古意义
队员在水下抽沙清理
近现代沉舰水下考古
(作者为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基地运营部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