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传承|落地与升华:传承千年,鲁菜正年轻

财富   2025-02-08 17:27   山东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东岳客”快速关注


时值巳蛇新春喜,共赏鲁馔满桌香。

在成功“申遗”后的第一个春节里,当中国大地被喜庆的红装点缀,家家户户沉浸在团圆与欢笑的海洋中——“欢喜年节”与“舌尖味道”,这两道绚烂的文化风景线,悄然交织出一幅幅充满温情与希望的画面。

本期《对话·传承》栏目“探店”济南陈氏鲁菜,不仅仅是为了探析精巧的烹饪技法、求教独到的文化理解,还希望与师徒俩开诚布公地聊一聊“带着‘非遗’勇闯互联网”的感悟与收获。
成长的经历会夯实积淀的厚度,成熟的文化终孕育博大的胸襟。从周朝的宫廷礼制中走出,在渤海和太行山脉的怀抱中涵养,随着大运河的波涛流转,沿着往来人群的足迹播撒。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创造交流,交流成就和谐。陈宗明师傅认为,同脚下的这片齐鲁大地一样,鲁菜最大的魅力在于包容柔和——无论你来自何方,都能感受到质朴、友善与温良。

“选择与时代站在一起,就是选择与发展站在一起。”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却总有人可以选择年轻,年轻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可以外化为“干事创业之动力”的精神源泉。要么一切如昨,守着相伴几十年的技艺,只是做好“分内的事”;要么向前一步,迈向充满未知的聚光灯处,开辟“全新的赛道”。文化需要与时代的脉搏相和谐,鲁菜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相契合。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逐步变为“实景”,“舌尖上的品质追求”随着幸福的“春风”潜入千家万户。于是,鲁菜的传承不仅仅有像陈师傅这样的匠人在四处奔走,还有每一处温暖的人间烟火一路同行。

或许您不常下厨父亲唯一拿手的就是鲁菜西红柿炒鸡蛋,亦或是心灵手巧的母亲也习惯用葱姜蒜炝锅。作为我国各大菜系的“母系菜”,鲁菜用“落地”的方式完成了“升华”。抛开技艺的齐全完备与调味的层次丰富,更重要的是菜肴身上所背负的情感寄托。漂泊在外的人对于亲切的味道,总是同时拥有最细腻的敏感和不惜自我欺骗的包容。如果是记忆中的滋味,只要用思念热一热,就总是刚刚好。

“当我真正了解到鲁菜的文化之后,就深深地被打动了。”既是媒体人也是手艺人的大伟,眼眸里闪烁出兴奋的光芒。

精神矍铄的师傅,成熟稳健的徒弟;年近古稀的老者,正值壮年的汉子;传承千年的非遗瑰宝,新兴普及的传播方式;手口相传的精巧技艺,网络在线的拜师学习;薪火相传的代代坚守,守正创新的传承弘扬。带着“信念”的徒弟陈大伟和师傅陈宗明携手,让“鲁菜”在活跃新潮的互联网上又腾起了“一团火”。

作家王蒙曾经谈起,自己笔耕不辍、坚持写作的原因:我热爱生活,写作是我寄给生活的情书。对于热爱鲁菜的师徒俩来说,也是类似的心情。有所不同的是,他们的手中并没有握着能直接写下深情挚意的纸笔,只是用厨具烹饪、用相机记录,含蓄地表达;而殊途同归的是,当这份“赤诚”在茫茫人海中激起了共鸣的时候,他们都同样幸福、同样充满希望。

任何值得被传承的,都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更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份对人间真情的依恋、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五味生活的热爱。
新年的钟声仍在耳边回荡,激励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带着一份温暖的力量,继续前行。
作者:王沛 周海辰 王奕凝

欢迎转载,请注明作者和东岳客(ID:rmrbssd),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东岳客
客观公正•理性超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