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吒和赛博坦汽车人联手拍动画,为什么是件正经事?

文化   2024-08-30 22:28   北京  
作者 / pipi 
编辑 / Pel 
排版 / Eis 

大乱斗题材究竟缘起何处,又是如何作为一种跨媒介的文娱作品商业联动模式?


你是否曾经接触过这样一类作品:

跨越时间与地域,来自不列颠传说的亚瑟王与历史上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亚历山大大帝、以及人类最古老的英雄王吉尔伽美什在现代的日本进行武力与观念之争:


TV动画《Fate/ Zero》


来自DC的正义联盟与漫威的复仇者联盟的超级英雄们相互战斗又合作对抗共同的威胁:


漫画《JLA/Avengers》


从一开始只是三国和日本战国武将的混战,演变到连希腊和北欧神话人物都要来参一脚的《无双大蛇》系列:


游戏《无双大蛇3》


又或是央视动画与孩之宝即将携手推出的惊人之作《我的哪吒与变形金刚》。


据传今年上线

像这样将多个原本出自不同作品,或存在于不同历史时代的虚构或真实的人物聚集在相同的时空下并使之产生交互的题材,通常被称之为Crossover(混合/交叉/跨界),或更通俗地来讲——大乱斗


除了这种整体架构和人物都基于大乱斗设定的作品,更令人熟知和常见的还有一些作品间小规模的联动合作,如早前手游《明日方舟》和《怪物猎人》进行的联动:


手游《明日方舟》与《怪物猎人》的联动


以及最近,《赛博朋克2077 Edge Runner》女主角Lucy将要在格斗游戏《Guilty Gear Strive》里作为彩蛋角色出场:


游戏《Guilty Gear Strive》与动画《赛博朋克2077 Edge Runner》的联动


大乱斗题材究竟缘起何处,又是如何作为一种跨媒介的文娱作品商业联动模式?而对于受众来说,这类“关公战秦琼”式的脑洞大开与战力比拼又乐趣何在呢?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01
溯源


大乱斗题材并非仅仅是当代流行文化的一种创造,这种形式的创作上可追溯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导致信仰、实践和神话的交融。

不过在这个阶段,这种交融还停留在用属于本地区或本文明的形式内化或重新演绎来自其他文明和信仰的神灵与英雄人物。此时,远方的“他者”仍然需要依凭于其本土的同位体才能被理解与接纳。

希腊风格的风神从公元1世纪的阿富汗,经由中亚塔里木盆地(公元7世纪),最终传播到日本(17世纪)后呈现出三种画风迥异的形象,不过从它们都背负着一个相似的、用来存储风的袋子的特征中可以看出它们拥有共同的起源。(https://ja.wikipedia.org/wiki/%E9%A2%A8%E7%A5%9E)


当一个文明的“自我”逐渐成熟,这些“他者”便不再需要附身于它们在该文明中的镜像,而是以更贴近其本身的样貌,出现在艺术创作中:


《西游记》中,道教体系的神仙与佛教的神明被置于统一的体系——天庭。
图源:电视剧《西游记》


头戴月桂花环、象征人类理性的罗马诗人维吉尔,带领但丁穿越基督教中的地狱(Inferno)。
图源:Gustave Doré: Dante and Virgil beset by demons on their passage through the eighth circle of Hell


此时,这些经典作品中更多反映的还是当时社会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影响,往往承载着作者本人的哲学思辨与社会批判。


这一题材的作品开始向大众娱乐转向,和市民阶层兴起而带动的消遣需求息息相关。如“关公战秦琼”这句俗语,便来源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河北地方戏剧《唐汉斗》。此时被放在一起的都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或神话人物,无需过多交代角色背景身世,人人都能毫无障碍地欣赏传奇人物同台竞技。



蓬勃的大众文化与娱乐发展,让创作者们开始注重如何使作品变得更加有趣、吸引更多受众。大乱斗题材的两种模式:让不同来源的、众所周知的史实人物或神话传说人物在同一个故事中相遇,或同一作者让自己不同作品的角色在新的作品中互相客串,客观上都能降低受众的观看门槛,并激发他们探索和解密的兴趣。


在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著名的海洋三部曲中,第一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里关键角色艾尔通在第三部《神秘岛》里也有登场,同时《神秘岛》的主要舞台也是三部曲中第二部《海底两万里》主角、神秘的尼莫船长停靠鹦鹉螺号的港湾;读者们所好奇的尼莫船长的身世在这一部也有揭露

擅长在作品中融入世界各地神话的美国科幻作家罗杰·泽拉兹尼,在其作品《光明王》中化用印度教与佛教的人物与印度种姓制度,讲述了人类移民到外星球后的故事;另一部作品《A Night in the Lonesome October》中,开膛手杰克、大侦探福尔摩斯、妖僧拉斯普京等传奇人物在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进行了一场类似圣杯战争(bushi)的游戏


02
商业与版权的乱斗联动

而随着文娱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拥有角色与作品商业版权的官方出于扩大商业影响和推动销售的动机,推出了许多同一作品/IP内部联动,或与其他版权方合作推出跨IP联动的作品

而最方便让这些来源不同的人物产生关联的剧情动机,往往是相互对抗或合作抵御共同的敌人。

例如,漫威和DC常常将各自旗下来自不同刊物的超级英雄通过大事件串联在一起,而这些联动刊物往往也能取得不错的销量,毕竟读者想要一探故事全貌,就不得不购买阅读涉及大事件的绝大多数英雄们的子刊。两家漫画公司也曾将各自的超级英雄组织置于同一宇宙中,联手对抗危机(卖更多漫画)


DC最著名的大事件之一:闪点(Flashpoint),开启了DC漫画的New 52时期。


而这种豪华联动的背后,也反映了美式漫画的行业特色——铁打的角色,流水的编剧与绘师。美漫的创作者们并不总是对同一漫画公司保持绝对的忠诚,事实上,他们经常会为来自不同版权方的超级英雄们创作故事,作者群体的高度流动性也为这类联动提供了可能性。


DC当前的顶梁柱画师Jim Lee曾经也执笔过Marvel的X-Men系列。


不过他更广为人知的则是为DC的正义联盟和蝙蝠侠绘制的一系列作品。


在动画领域,著名的将真人与卡通人物相结合的电影《谁陷害了兔子罗杰》集结了迪士尼与华纳的众多卡通角色,观众第一次在大银幕看到米老鼠与兔八哥出现在同一个画面。



几十年后,斯皮尔伯格导演又在自己的另一部电影《头号玩家》中再一次在实现了IP大乱斗:



另一部迪士尼的动画《无敌破坏王》则更加密集地汇集了大量经典的游戏角色和迪士尼自家或收购来的IP里的形象:



和美漫类似,这种动画界的合作也基于以角色和IP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只要在商业上能获得更大影响和收益,版权方们还是很乐意促成这类联动。

而对于粉丝来说,能看到自己热爱的、长久以来只停留在遐想和嘴炮讨论中的不同来源的角色彼此交锋、共同抗敌的画面出现在银幕上,所带来的情怀与狂热也超越了其表面的商业价值。


在日本漫画界,漫画作者们偶尔也会让自家角色去其他作品中串门。不过以作者而非角色/IP为主的创作模式也导致这种联动通常只是在刊物周年纪念或特定活动中出现,很少出现像美漫那种由大事件串联起来的跨IP联动现象。


像《银魂》这种拿JUMP其他作品疯狂玩梗的还是少数


不过这些年日漫与美漫之间的联动乱斗作品也越来越多,最近《忍者神龟》要和《火影忍者》联动了


而在游戏领域,最擅长联动角色大乱斗的厂商之一莫过于手握大量知名、老少皆宜的游戏IP的任天堂。

《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系列汇集了大量自家和其他游戏公司的著名角色,还原了各个IP名场景、并埋下基于经典桥段解密模式的游戏地图,各个角色都有各自体现核心特征的招式技能设计,任何看似离谱的对战角色组合都能你来我往地展开较量。系列游戏在IGN等游戏媒体上的高评分和累计超过3000万的销量都证明老任对这类题材的得心应手。



在《任天堂明星大乱斗》中,即使是萌萌的星之卡比和P5的Joker对战也毫无违和感


大乱斗设定对于拥有众多知名IP的版权方来说是一个确保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捷径,但也存在不少蹭大乱斗题材结果惨遭翻车的例子。


例如《周刊少年JUMP》50周年时推出的大乱斗游戏《Jump Force》,即便集结了来自《龙珠》、《海贼王》这样家喻户晓的作品中的几十个人物,但平淡又套路化的剧情并没有提供为大乱斗提供合理的背景,同质化的战斗技能演出又抹消了角色的个性和特征,粗糙又不走心的人物建模也透露出游戏制作的敷衍和不上心,使得众多粉丝怨声载道,游戏的在线模式也在草草运营了几年后便下线。



除了这些以PVP为核心卖点的大乱斗作品,对于那些本身就以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剧情见长的IP来说,新的主线剧情和与其他共享同一设定的分支作品的联动相对于战斗要素,反而更加吸引粉丝。


例如,运营快要十年的Fate系列手游《FGO》,走心的情节和对人物不同侧面的挖掘呈现对粉丝的吸引力远大于战斗。


FGO在角色的设定和塑造并非单纯地直接引用耳熟能详的人物在原典中记录的性格与经历,而是在总结并保留人物在无数记录、资料、后世演绎中体现出的最醒目的共性的基础上,又对他们进行了符合二次元流行取向的改造。

例如,将传说或史实上为男性的英雄人物转换为女性(“性转”),改变人物的性格/道德立场(alter)、将人物嫁接于Fate系列已有的原创角色(“拟似从者”)等复杂多样的手段。


左:King Arthur, illustration by N.C. Wyeth for the title page of The Boy's King Arthur (1917). 右:FGO中的亚瑟王(来源:fgo.wiki)


左:FGO中的圣女贞德(来源:fgo.wiki);右:FGO中的圣女贞德(Alter)(来源:fgo.wiki) 


左:FGO中的诸葛孔明(作为拟似从者附身在埃尔梅罗二世身体中)(来源:fgo.wiki);右:FGO中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女神伊什塔尔(作为拟似从者附身在远坂凛身体中)(来源:fgo.wiki)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成功的大乱斗题材作品的共通特征,即:


1. 以人物(角色)的核心特征(萌点)概括与重构为绝对核心;


2. 一个内部自洽的、用以承载并合理化人物出场动机和行为的世界观


3. 多样的人物行为驱动力来源:

a. 纯粹的战力比拼

b. 不同来源和背景导致的人物理念和价值观冲突;

c. 不同情况下人物间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发展


4. 以及最重要的,让那些因自己喜爱的角色而选择消费的粉丝,能够通过作品本身的高素质,感受到自己的热情得到了真诚的回应。



03
官方之外


1)战力比拼


显而易见的,来自官方的格斗类大乱斗作品始终不能完全满足玩家与粉丝无穷无尽的脑洞与需求。在互联网上,将原本毫无关联、甚至不存在同一参考系的人物(有时甚至是非人生物,乃至无生命体)放在一起,比较孰强孰弱的讨论屡见不鲜。


在中文互联网早期,不同猛兽的拥趸们聚集在贴吧,就哪种动物更强经常爆发激烈的讨论。当然现在看来,这类讨论还不算离谱——至少被拿来比较的猛兽们都还属于“生物”范畴。


这类基于武力比拼的民间嘴炮大乱斗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论:根据被比较对象们展示过的行为(从掀翻桌子,乃至毁灭星球),计算并换算出该过程产生的能量/热量,在统一的度量下得出相对科学的排名。


这类讨论在外网集中于VS Battles Wiki这个网站,在简中互联网上则是在一个叫“汪峰在 吧”的贴吧(和歌手汪峰没有任何关系)


VS Battles Wiki上基于《进击的巨人》中关键的战斗场面计算得出的人物攻击力强度。


对于角色,会根据这些数据为他们评级。如“人类最强”的兵长,在VS Battles Wiki里被评为9-A,和黑袍纠察队的阿祖(祖国人Homelander)同属一档(已经不知该吐槽是阿祖太弱还是兵长太强)。


为了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这里列出一些9-A等级的典型角色。


和VS Battles Wiki类似,汪峰在吧采用了接近的方法论,根据角色全力一击能够破坏的物体类别(墙、街道、城市……)来划分实力,赋予评级。


比VS Battles Wiki更进一步,在汪峰在吧,除了人类,各种动物、非生物体、卡通角色都会被拿来排名。


仅停留在嘴炮和计算总还有些不够尽兴,如果能像大乱斗游戏那些真刀实枪地过招,对于战力比拼爱好者们来说更加直观。事实上,还真有不少人曾这么做过——基于一个叫Mugen的开源2D格斗游戏引擎,创建可操纵的角色和关卡,分享给全世界的大乱斗玩家。相比于单纯的文字与数值论证结果,上手操作更加体现了严谨的实验精神。



熊猫人多少有点抽象了。


而前阵子流行的“电子斗蛐蛐”则省去了自己上手的必要,大乱斗爱好者们直接纯享游戏中的BOSS相互鏖战,乐趣则从亲自受苦变成隔岸观火,顺便波澜不惊地点评一下战况。


【我举办了一场法环最强BOSS争霸赛!!!】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z421y7f1


2)拉郎配谈感情也是大乱斗


上述大乱斗例子的核心思想大致可被理解为统一了维度后的武力值对比,但这一题材的内容或许可以不只于此。正如开头的定义中所讲的,大乱斗题材让“不同来源的人物聚集在相同的时空下,彼此产生交互”;那既然对战可以是交互,谈感情为什么不是呢?


在著名同人网站AO3搜索Crossover相关的作品,超过一千万的结果证明全世界人民都热衷“拉郎配”。在这方面,官方的想象力远远落后于粉丝,有时看似无厘头的搭配在同人二创中竟然比角色各自的官配还好磕。



动画界最知名的拉郎CP之一莫过于同属于“冰系”的艾尔莎(冰雪奇缘)和Jack Forest(守护者联盟)。二人CP粉的脑洞之一是永远年轻的霜神Jack成为在Elsa童年时保护她、并引导她掌握自己力量的前辈。



这类配对大多还是去寻找角色之间的共同特性,比如同属于各自作品中的战力天花板的玛奇玛和五条悟,被拉来凑一对也还算合情合理,二人恶魔和咒术师的身份本身也有构成“相爱相杀”这样烫门磕点的潜力。


动画还都是由Mappa制作的,画风挺统一没有违和感,只是CP名“五玛分尸”听着有点惊悚。来源:【『咒X锯』全 员 恶 人!!梦幻联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d4y1A7D2


除了这些属性接近而被主动拉郎的角色,也有一些因机缘巧合被凑在一起、见证了流行文化大交融的拉郎配对。


比如百度尼禄吧的吧友们就将两个画风不同、彼此没有任何渊源、唯一的共性就只有名字的尼禄(鬼泣5)和尼禄·克劳狄乌斯(Fate系列)凑在了一起:



不过相比造谣两位同样大条性格的尼禄之间的感情,大家更热衷的让二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DMC5 尼禄fate mod梦幻缝合怪(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E411D7Ex


但或许是因为同名人物太多,这种融合逐渐进化成了这样:



绝大多数拉郎CP都起源于玩梗,但当粉丝分析了CP双方彼此的共性,发掘出跨作品乃至跨次元的荒诞感之下,人物之间可能构建的关系时,论证拉郎CP的合理性并为此进行创作便成了一件出人意料严肃的课题。


而角色本身的复杂性,和情感关系的动态与多样性,也意味着这个严肃的课题并不会像战力比拼那样,存在一个统一的、可量化的基准。


论证CP关系的合理性,也促使参与者去分析、研究与解谜不同作品与世界观之间共性与碰撞后能产生的新要素,并创造一个新的、能容纳不同来源角色身后所背负的、独属于他们自己过往的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中,去呈现他们各自的核心特质。


而这个新世界,也成为了让他们在彼此相近或迥异的理念与追求驱动下,发生共鸣或冲突、逐步加深情感关系的舞台。人与人(甚至是物)之间的充满张力的情感关系又何尝不是发生在头脑间的战斗呢?从这个角度看,拉郎与战力比拼,不过是大乱斗题材内核两条不同的分支。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动画学术趴年度招聘,期待您的加入


沉郁?治愈?腾讯视频「定格动画」系列巡礼


学术趴创始人审校,系统完整的动画从业指南


旷世情缘终篇!入手《白蛇:浮生》官方设定集

动画学术趴
动画领域深度媒体与爱好者社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