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大范围爆发,这个中成药才是抵御这次流感的急先锋

健康   2025-01-24 09:26   河北  

给大忙人读的《易经》文+白话+解读版)64期有声书珍藏版

扫码下方二维码,立即入群免费领取
👇👇👇

九味羌活丸,这么好的一个家中常备的中成药,我上一次提到竟然在两年前。

可以说中医治外感的中成药有很多,但是最不能忽略的就是它。

说起最近的感冒发热,有很多类型,除了风寒风热以外,估计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这种类型可能是最常见的了。

听上去比较复杂,这类感冒连中四邪。

其中三邪自外,外感风、寒、湿;一邪由内,里热。

四邪齐发,但依然是外重里轻。

打个比方,一个人感受了风寒,可见发热、恶风寒、无汗头痛等早期的外感症状。

但不同的是,这个人又多了全身酸痛、头身沉重、无力等症状。

这就说明,侵袭人体的还有一样湿邪。

与单纯的痛相比,酸的滋味同样地不好受,不像痛那般干脆,是一种拖泥带水、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这沥沥拉拉不好受的感觉,很容易让人想起湿邪。

湿邪侵袭人体,打个比方,就像北方冬天蔬菜大棚上那一层薄膜,你走进大棚里的感觉就是热。

湿邪对人体的作用也是这样,会使人体产生内热。

病因找到了,我们就可以确定治则为发散风寒,祛湿清热。

不得不感慨,以前有时候感冒发发汗就可以好,现在不管用了。

单纯用驱寒发汗,可能会导致内热更重。

单纯清热,又会让体表的寒湿更加散不出去。

九味羌活丸就都兼顾到了,散寒解表,兼顾祛湿,还能清一点里热。

多好的药啊,太适合现代人的体质了。

来看看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生地黄、甘草。

方中,羌活能同时治风、寒、湿三邪。就药性而言,羌活是一味风药。

风药发散,可祛风散寒;风性燥,可除湿。

就好像洗完的衣服,如果今天有风,就干得很快。

防风辛甘性温,长于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为风药中之润剂,苍术辛苦温,功可发汗祛湿。

两药相合,协助羌活散寒除湿止痛。

细辛、白芷、川芎散寒祛风,宣痹以止头身疼痛。

生地、黄芩清泻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最后甘草调诸药为使。

诸药相伍,既能统治风寒湿邪,又能兼协调表里。

大家在实际判断时,主要要看有没有外寒,湿,内热这三个病机。

是不是甲流乙流的,名称都不重要。

符合这样病机的,即使不是流感也可以用。

我非常喜欢一句话: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处方是知识。《伤寒论》作为整个中医界推崇的经典,学懂后,自己就能解决生活中常碰到的外感、流感问题,省去不少动不动就需要上医院打吊瓶的困扰。

最近,我上线了《伤寒入门》这门课。课程内容帮助大家构建标准的古中医思维开始,带领大家走进《伤寒论》,学会读条文,学会用经方。

温馨提示:本号意在传播中医文化,文中提到的中药方子,仅供学习交流

举手之劳,功德无量!

《小郎中学医记》—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我有个好消息告诉大家,现在有一个机会,让你无需花费一分钱,就能掌握中医的宝贵知识!你没听错,完全免费!

倪海厦亲传弟子开课,免费学习3年!

精一书院有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开学典礼、见面会、中医知识大赛等,有专门的学习社群,有老师带班答疑,不怕学不懂!

有心学习的不要错过这次机会,赶紧识别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添加预科班老师开始申请吧👇真的很好!


岐黄医社
以传承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为您解疾病之惑,纠养生之误。”为中医发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