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住进新板房了!”1月10日,定日县错昂村81岁的次仁卓嘎老人住进了中交建筑援建的板房里。地震摧毁的老屋旁,她和儿孙们以及其他几户人家分别住进了明亮温暖的房间内,在中交建筑救援队员的帮助下,他们安置好床铺和生活用品,打开取暖器,终于可以安心地度过地震后的漫漫寒夜了。
为让受灾百姓尽快住进“新家”,自9日接到搭建任务以来,中交建筑救援队克服高海拔、高寒缺氧、低温严寒、余震不断等不利条件影响,全力以赴投入到施工中。
9日20:30,曲洛乡措昂村活动板房的第一盏灯亮起。
“快看,有灯亮了!”13岁的森格桑布从应急帐篷里探出脑袋,兴奋地朝着灯光跑去,跳进已经搭建好的活动板房。18平方米的小屋,被屋顶圆柱形的筒灯照亮。
“我们使用临时发电机,先给6间板房通了电。”中交建筑救援队区域负责人王福刚说。
10日,措昂村的79间板房全部通电。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走进板房,好奇地敲一敲墙壁、摸一摸开关。
看到板房内取暖炉上的高压锅,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德庆卓嘎迫不及待地和小伙伴分享这个消息。
板房亮堂,村民们心里也敞亮。“要搬进板房了,收拾收拾,我们也可以准备过年啦!”一名村民期待地说。
为确保百姓居住便捷卫生,救援队从当地采购并搭建了热水间、卫生间、排水沟、化粪池、垃圾池等设施,同时还提供了村道抢修、家具搬运等便民服务,为受灾百姓送上了冬日的温暖。
11日,曲洛乡措昂村1号点和措阿麦村2号点的85套板房全部安装完成并通电,330余名百姓顺利入住。
12日,措昂村3号点的65套板房安装完成。至此,中交建筑圆满完成第一批150套板房的搭建任务,共安置百姓600余人。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发生以来,中交建筑救援队已经在抗震救灾一线持续奋战6天,他们和时间赛跑、与严寒搏斗,用中交建筑速度在曲洛乡实现了板房率先亮灯、百姓率先入住,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中交建筑的政治担当。
目前,中交建筑已启动第二批100套板房的搭建工作。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