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计划生育政策是谁设计出来的?

体娱   2024-12-10 16:14   陕西  



1980年,中国政府决定控制人口增长,但其实领导们并不知道中国当时究竟有多少人口,因为最近的一次人口统计是15年前的。

 

决定控制生育的目的很简单:当时文革刚结束没几年,经济发展成为主要政策方向。为了快速提高人均GDP水平,中国必须提升经济产量,减少人口增长。显然,减少人口增长比提升经济产量更容易。


国家计生委的领导就曾经说:经济发展就像一个蛋糕,我们要控制吃蛋糕的人数量的增长。

 

一个关于经济目标的政策,就这样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



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一名火箭专家,他叫宋健,钱学森的门生,1931年12月出生,留苏博士,著名的控制论、系统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专家,后来成为两院院士。


1975年的时候,宋健是航天部的前身七机部二院生产组副组长。那一年,他参加中国科学家团队出访荷兰,遇到了荷兰数学家奥尔斯德。多年后,奥尔斯德对于自己无意中影响到中国的人口政策仍百思不得其解,他回忆说,那天吃完饭喝着小酒,他跟宋健谈起自己的一篇文章,文章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在一个虚拟的岛屿上防止人口过多。奥尔斯德和同事想出了一个优雅的数学解法。他把这个解法告诉了宋健,宋健突然振奋起来,眼神一亮。



在钱学森的引荐下,宋健与高层建立了联系。宋健所在的七机部承担起了人口预测的工作。据说因为七机部主要是计算导弹飞行弹道的,而导弹飞行中形成的抛物线,与生育分布曲线相似。

 

其后几年,宋健和他的同事以访问欧洲获取的奥尔斯德等欧洲学者的观点,作为中国人口生育率控制计划的基础。但区别在于,欧洲学者只是作为学术问题研究,而中国真的在现实世界中应用。


在1979年的成都人口论坛上,各方观点进行了激烈的碰撞。

 

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个数学家团队发言称,政府到2000年实现人口零增长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人口专家梁中堂也在会上抨击了独生子女政策。其实梁中堂从1978年就开始参入中国人口政策讨论,一开始就反对独生子女政策,反对宋健的“人口控制论”,在他的力争下,1985年国家特批他选择山西翼城县试点他的二胎晚育理论,成为中国人口政策的特区。

 

李广元代表宋健的团队在会上发言,他谈到自己的团队是如何通过控制论来计算中国未来的人口的。控制论是复杂机械系统中的控制和沟通科学。他强调自己是用计算机来预测未来人口数量的,而与会的大部分专家都还没见过计算机。

 

最终成都人口论坛集体通过了火箭专家们关于独生子女政策的提案。



其实,在此20年前,北大校长马寅初就提出了控制人口学说。他现在被誉为独生子女政策之父。但讽刺的是,1959年他提出控制人口学说时,正好是毛泽东觉得人越多越好的时候。毛泽东说,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办法,这办法就是生产。因此,马寅初被草草革职,直到20年后才平反。

 

马寅初虽然嘴上说不要,但身体却很诚实。他曾经娶妻纳妾,还生了七个孩子。1922年8月10日,胡适在日记中曾这样记录:

 

“饭后与马寅初同到公园,我自七月十四日游公园,至今四个星期了。寅初身体很强,每夜必洗一个冷水浴。每夜必近女色,故一个妇人不够用,今有一妻一妾。”


1980 年 9 月 25 日,《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指出:“为了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国务院已经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1982年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



宋健后来晋升为国务院国务委员,并成为三峡大坝建设项目委员会副主席。

 

在宋健和于景元于1988年发表的著作中,可以充分体现其人定胜天的乐观情绪,他是这样写的:“自从人类数十万年前出现在这个地球之后,就一直在与自然作斗争。现在,人类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社会力量征服了自然,取得了光荣的胜利。


宋健

 

我们已经成功地掌握了整个蔬菜王国,我们已经成为动物世界的统治者,我们征服了所有曾经杀死或伤害我们祖先的凶残猛兽,让他们用生命偿还了对我们的亏欠。

 

我们已经驯服了江河与闪电,畅游于太空之中,登陆了月球,并向金星、火星和其他星球发送了信息。

 

简而言之,我们是历史的胜利者,我们已经掌控了世界,我们已经征服了外太空,赢得了自由。”



斗转星移40年快过去了,现在连三胎也放开了。不知道当初制定政策的专家们,有没有想到今天我们正面临老龄化、少子化、低生育的困扰?


老歌回放
《老歌回放》为您提供最好听的经典老歌,每一首经典老歌都是一段难忘回忆,静下心来在这里我们一起用心聆听逝去的时光故事,在这里总能找到让您引起共鸣的回忆。 《老》少皆宜赏金曲,《歌》声回荡记忆里。《回》首往事多感慨,《放》松心情乐开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