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欢欢喜喜过大年
合肥市第三十一届新春文化庙会
(一)城市演艺新空间春节路演系列活动
时间:2025年1月20日-2月12日(腊月廿一至正月十五)
地点:合柴1972、新粮仓、逍遥津等
精选戏曲、新春原创作品、优秀群文获奖作品,丰富景区、街区等场景内容,为市民和游客送上新春祝福。
(二)庙会分会场系列活动
1.“春耀皖韵”新春大灯会
时间:1月22日-2月16日(腊月廿三至正月十九)
地点:骆岗公园
活动期间安排火类表演、杂技、戏曲等演出及剪纸、吹糖人等互动节目,还有小吃区和非遗展示区,市文化馆配送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打造沉浸体验式灯会。
2.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分会场
时间:1月30日-2月3日(正月初二至正月初六)
地点: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大门口
重点围绕文艺演出、民俗、非遗体验等内容,在公园大门处安排5场演出活动,为群众献上一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新春庙会大餐,让老百姓欢欢喜喜过大年。
(三)2025“非遗贺新春——我的家乡年”合肥市非遗主题系列活动
1.“过大年”合肥非遗春节主题展
时间:1月22日-2月12日(腊月廿三至正月十五)
地点:赖少其艺术馆
以“春节里的非遗 庐州年味”为主线,分为“庐州年礼”“庐州年味 ”“庐州年俗”三个主题单元进行策展,把对春节的美好愿景,藏在一针一线、一剪一捏,一刻一凿中。
2.“逛庙会 赶大集”2025合肥非遗春节传统手工技艺展示
时间:1月22日-2月12日(腊月廿三至正月十五)
地点:城隍庙
结合省文化馆“赶大集”项目,向群众展示安徽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优质数字文化资源以及文创产品,现场对合肥非遗作品进行展示及推介。
3.“非遗‘合’你过‘肥’年”合肥市非遗专场展演
时间:2月10日(正月十三)
地点:三河古镇万年台
以“庐州人家”为主题,秉持“烟火人家一座城,美好非遗见生活”的构想,将40多个合肥非遗项目汇聚一堂,通过“庐州家音·赏非遗演绎”“庐州家礼·逛非遗市集”“庐州家味·品非遗美食”三大部分,展现庐州非遗的无限魅力。
(四)“赏年画 过大年”2025新春年画展
1.2025年“新生活 新风尚 新年画”美术创作展示活动(合肥)
时间:2025年1月22日-2月12日(腊月廿三至正月十五)
地点:城隍庙
展出100幅描绘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新面貌、乡村振兴新气象、文明建设新风尚,展现贺丰年、庆丰收的美好景象和幸福生活的作品,以年画艺术激活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2.“赏年画 过大年”2025年新春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贺岁展(合肥)
时间:2025年1月22日-2月12日(腊月廿三至正月十五)
地点:合肥市文化馆
向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申请开展“2025年新春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贺岁展”合肥巡展活动,线下展出80件年画作品。
(五)新春特辑线上展播
时间:1月29日-2月12日(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地点:合肥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线上)
将动画片《千年传奇包公故事》、“学才艺”课程内容以及2024年创作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进行线上展播,推介优秀文化资源,丰富线上活动形式。
(六)“逛庙会唱大戏”系列演出
时间:1月31日至2月11日(正月初三至正月十四,初九除外)
地点:城隍庙
共安排“春节序曲”音乐专场、“戏曲荟萃”综合场、“黄梅飘香”黄梅戏专场、“乡音乡韵”庐剧专场、“经典国粹”京剧专场、包公主题戏曲曲艺专场、“笑满庐州”曲艺专场、“名家荟萃”庐剧专场、“梅香雅戏”黄梅戏专场、“庐音雅韵”庐剧专场、“黄梅之韵”黄梅戏专场共11场,让老百姓过足戏瘾。
(七)“‘蛇’我其谁”庐州灯谜擂台赛
时间:2月6日(正月初九)
地点:城隍庙
联合合肥市灯谜协会,以庐州灯谜为内容,让爱好猜谜活动的市民和小朋友现场进行击鼓猜谜打擂台,比赛过程中将同时穿插相声、古彩戏法、葫芦丝演奏等传统文艺节目。
(八)“合肥好声音”最美诵读声(比赛)
时间:2月9日(正月十二)
地点:合肥市图书馆
紧扣春节、家乡主题,歌颂美好幸福生活,展现诵读艺术的魅力,挖掘和培养诵读人才,推动全民阅读,共建书香城市,届时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最佳创作奖、最佳表演奖等奖项。
(九)“欢天喜地闹元宵”民俗文化展演
1.“祥蛇献瑞闹元宵”民俗大游园
时间:2月12日(正月十五)
地点:骆岗公园
在骆岗公园组织全县(市)区的民俗队伍和非遗项目(锣鼓、腰鼓、长绸扇、舞龙、喜狮、鱼灯、汉服、黄屯龙灯、洋蛇灯等),进行民俗踩街和集中展演。
2.“金蛇迎春闹元宵”专场文艺演出
时间:2月12日(正月十五)
地点:城隍庙
舞台上进行舞蹈、演唱、曲艺、戏曲、器乐等节目展演;台下设置非遗展区,组织合肥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美食等进行展示和互动体验;周围结合庐州灯会的场景布置,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增强活动的多样性和欣赏性。
来源丨合肥文化旅游发布
编发丨全媒体编辑 李哲冉
出品| 安徽广播电视台影视剧中心
一审| 李哲冉 二审| 曹路 三审| 翟梓坪 张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