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血压波动大,你测对了吗?做到这些才可以!

文摘   2025-01-31 14:48   安徽  

健康科普
血压怎么测才准确?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节,很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较大,因此每天都在频繁地给自己测量血压,这样反而容易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造成心理压力。

您真的会量血压吗?今天,合卫小编特别邀请到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广德路院区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张静,给大家详细介绍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测量前的准备
1.休息:在测量血压前,应至少保持5分钟的安静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尽量排空膀胱。
2.测量姿势:可以选择坐位或卧位。坐位测量时,手臂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背靠椅背,双脚平放地面;卧位测量时,手臂应放在身体一侧,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3.袖带选择:根据被测者的胖瘦选择合适的袖带,袖带应平整地缠绕在上臂,下缘距肘窝上方2.5cm,松紧以能放入2个手指为宜。
4.血压计的选择:
传统台式水银血压计:采用柯氏音法测量血压,是无创血压测量的金标准,但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使用方便、快捷,有储存数据的功能,目前已逐渐取代传统台式水银血压计。
不推荐使用腕带式、手指式电子血压计。


测量过程

01

袖带佩戴:将袖带均匀缠在上臂上,袖带下缘应离肘弯约2.5cm,松紧度以能够容下一指为宜。

02


开始测量:如使用电子血压计,按下开始按钮即可自动测量。如使用水银柱血压计,则需边听诊边向袖带充气,直到听不到声音后再打30mmHg左右,然后缓慢、均匀地放气。

03


听诊与读数:在放气的过程中,仔细听诊肱动脉的搏动声。第一声响是收缩压高压,最后一声响是舒张压低压



测量后的注意事项

1.记录血压:可以了解自身血压控制情况和长期血压变异情况,为高血压治疗等提供参考。
2.差异考虑:人体的血压是动态变化的,每次测量值可能不完全一致。如果进行数次测量时,第1次血压往往是较高的,因此每次测量血压至少测2次,中间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作为受测者的血压值。



测量血压的误区

误区1:随时随地测量血压

虽说任意时间都可以测量血压。但为了解降压药的疗效,相对固定时间测量血压,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血压变化。

误区2:只测一侧血压

首次测量血压时应测量双上臂血压,以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以后血压监测的固定侧。正常成人双上臂臂间血压差一般在10mmHg以内,如>20mmHg建议测量四肢血压,排除大血管疾病。

误区3在身体状态不佳时测量

如刚运动完、情绪激动、饮酒或喝咖啡等,此时,人体的交感神经比较兴奋,全身的血管处于紧张收缩状态,测量的血压数值可作为医学监测的参考,一般不作为医学诊断标准。

误区4袖带使用不当

袖带的宽度、松紧度、高度都会影响血压的测量结果。太宽、太窄、太松、太紧的袖带都不能反映真实的血压状态。一般成人血压计袖带长度是22-36cm,宽度12cm。松紧度以能放入1指为宜,并且袖带应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误区5:只测一次血压

血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测量一次很难得到准确的血压值。建议在相隔1~2分钟后重复进行测量,取2次读数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2次读数相差较大,超过10mmHg时应该再次测量,取后两次读数平均值作为记录。

误区6:忽视血压计的校准

血压计如果不准确,测量结果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最好一年校准一次血压计,确保其准确性。
最后,张主任提醒,我们可以将测量血压的方法概括为“六需三避免”,即:需要合适的血压计、需要安静的环境、需要良好的休息、需要固定的时间、需要正确的姿势、需要记录并分析;避免只测一次,避免只测一臂,避免紧张情绪。




【END】

来源丨合肥卫生

编发丨全媒体编辑 李哲冉

出品| 安徽广播电视台影视剧中心

一审| 李哲冉  二审| 曹路  三审| 翟梓坪 张海峰


安徽影视频道
文化资讯(影视,演出,展览,读书等)服务资讯(衣食住行,养老,健康,旅游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