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傅姓】喜报!淇县傅同喜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民生   2025-01-16 11:08   河南  

来源:淇县委组织部


2024年12月30日上午

中组部召开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

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淇县朝歌博物馆馆长付同喜

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付同喜,男,19496月生,回族,中共党员,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2009年退休。现任淇县朝歌博物馆馆长、淇县非遗文化合作社社长。2019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20年评获“鹤壁市好人”,2021年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22年获河南省“最美五老”,2023年被评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20242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新时代宣讲师”。

他,自费办馆,义务讲解,一干就是15年

鹤壁市是殷末朝歌故地和春秋战国时卫国、赵国都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给我们留下大量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鹤壁市委、市政府以及文物旅游部门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了大力保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还有部分散落在民间的文化遗产遭到风雨侵蚀,或被人为破坏,或被盗窃、倒卖,离我们渐行渐远,甚至濒临灭绝。

淇县邮政局原局长付同喜2009年退休后,看到这一切十分心痛。怎样才能把民族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好、把根留住?“对,建立一个博物馆”。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老同事、老朋友时,大家却连连摇头,劝他不要做这个既花钱又费力的活。“认准的事就要做,这就是付同喜的性格”,他谢绝了周边人的劝告,“一意孤行”,开始收集收藏起民族民俗用品。

没有资金,付同喜就自掏腰包,能讨则讨,不能讨再买。积蓄用光后,他就从牙缝里挤,自己耕地种粮、种菜,省吃俭用。他的执着精神打动了老伴儿和孩子们,都自觉地加入到他的收藏队伍中,老伴儿每次都陪他下乡,女儿更是把自己的住房腾出来让父亲作展厅用。付同喜的一片苦心也终于打动了身边无数的文化爱好者,有的亲自把家中老物件赠送给他,有的听说哪个村有稀缺农具或生活用具,主动打电话给他联系,提供信息。就这样,他陆陆续续收集农耕民俗物件、地下红色交通线、站、点上的老物品和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用具四千多件,终于把朝歌博物馆办了起来。

他,收集物件,编写书籍,影响群众23万

付同喜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他将工作50多年以来见证的通讯行业的发展变化以自己的形式保存了下来。自2009年退休后更是将收藏工作做为自己的主要“事业”来做。他的收藏室里,有第一代磁石电话、第二代供电拨号电话、第三代数字按键电话、第四代智能无绳电话以及大哥大、二哥大、三哥大、BB机、小灵通和电台等各类通讯工具。

除了通讯工具外,付同喜还收藏有农耕时代生产老物件3300多件,包括原始生产器具和依托传统农业而衍生的传统手工业、商业、渔业、饮食业等各种器具。然而做好收藏也绝非一件易事,如为了运载老石槽,他和妻子拉平车走了40多里路,俩人脚上双双磨出了泡......

自古以来,许多有识之士分别以著说、话说、戏说、影视说等形式描述人间奇迹和灿烂文化,而淇县朝歌博物馆大胆尝试,用天然奇石述说民间文学。他收藏的每一方奇石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例如“象”石,付同喜夫妇在离县城20多里的山沟中发现后,当时为运输问题发了愁,几经周折,才找到吊车运回博物馆,为一个完整的《帝辛传说》补齐了“物证”。在不懈地努力下,他收集了105块天然奇石和相关联的60余个民间故事,石说了殷纣王帝辛一生的功过是非,2016年被鹤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7年,付同喜成功申报“中原传统农耕文明”、“帝辛传说”、“箕子传说”三个市级非遗项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2023年,他编印的《中原农耕与二十四节气》内资号出版;2024年,他著的《中原传统农耕文明》一书,由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他收集整理的《中原农耕谜语大观》,其中75首已经成功入编《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河南谜语卷》。

朝歌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共接待各地参观人士23万多人次,不仅有本地的老中青干部和青少年学生,还有外地人,包括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外国人,20238月博物馆被评为“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付同喜的事迹也多次被人民网、光明网、凤凰网及《老年春秋》、《河南日报》等媒体报道。

他,传红色基因,促民族团结,荣获国家级大奖

付同喜始终牢记自己共产党员这一身份,致力于青少年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习近平总书记2019916日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江山永不变色。”为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付同喜积极学习党史,寻找红色记忆,收集珍贵史料,他和他的团队跑遍了豫北革命老区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深入历史上的红色地下交通站、点旧址,走访根据地老党员、老干部及红色交通亲历者、革命后代、知情群众,了解抗战时期及建国前豫北地区红色交通史实,收集当年的革命文物实物,建成了豫北红色交通纪念馆。

豫北红色交通纪念馆现有展厅面积196平方米,分“隐蔽战线”、“红色记忆”、“时代英模”和“红色电波”四个板块。展品有1943年邓小平等人经过淇县时在“全寨村”居住过房间的板凳、马灯;1945年陈毅等领导同志经过淇县时在“骑河黄庄村”所居住房屋的窗户以及使用过的木桶;1947年刊载淇县解放的《东北日报》等三百多件原物文物。

办馆以来,付同喜坚持义务讲解红色故事、社科知识,弘扬民族民俗文化,将民族大团结理念融入民族民俗文化的讲解内容中,引导青少年和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还经常深入学校、社区、乡村宣讲党的民族方针政策、讲解民族团结进步感人故事,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感。

至今,付同喜已先后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300余场次,为关心下一代事业和民族团结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241月淇县实验学校两批学生104人参观豫北红色交通纪念馆的视频在民生经济网的浏览量达到480085人次;5月北京四中高二班全体师生来朝歌博物馆专题研学;6月份新疆哈密市伊州区老干部一行到朝歌博物馆开展专题调研,其中就包含多名维吾尔族和回族的少数民族同胞,付同喜在朝歌博物馆为他们进行了生动的讲解。朝歌博物馆先后获评“优秀宣讲示范基地”、“河南省百姓宣讲示范点”和“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付同喜个人也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

寰球傅氏
寰球傅氏|河南傅姓|林州傅氏寰球视界|傅是领航|传承卓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