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信托行业十大关键词

财富   2024-12-23 16:02   广东  

2024年尾已至。

回顾这一年,业务分类改革在信托行业继续艰难推进。


挥别原有路径稍显踟蹰犹疑,而传统业务空间一压再压;打破刚兑成为各界共识,行业在泪与痛的教训中,领悟风控化险要义;服务信托盈利模式尚未成型却多点开花,信托资产规模因此创出历史新高;多项监管举措蓄势待发,推动行业真正迈向高质量发展。


这是艰难的一年,却也是孕育希望的一年。


作为行业观察者,信托百佬汇特此盘点2024年度的信托行业,用十大关键词总结回望,记录历史进程中的中国信托业。



01
27万亿元

YEAR-END SUMMARY


继2022年站稳21万亿元、2023年站上23万亿元后,全行业的信托资产规模2024年继续增长,且增速较快。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11月份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7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08万亿元,较2023年二季度末增加5.32万亿元,同比增速为24.52%。


这是信托资产规模的历史新高。中国信托业整体规模曾在2017年底突破26万亿元,达26.25万亿元。2018年之后开始负增长,直至2022年二季度企稳回升。至2024年6月末,已连续9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


2024年中国信托业年会指出,2023年以来,信托业回归本源之路越走越稳。一年来,全行业资产服务信托规模接近11万亿元,占比达到40%,无论是成立笔数还是新增规模均已超过资产管理信托。信托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除传统的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以外,家庭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资管产品服务信托等也成为了信托公司发力的重点。公益慈善信托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梁光勇认为,当前信托业整体上仍处于转型深化阶段,但无论从外部宏观经济和国民财富积累的趋势来看,还是从信托业内在的制度优势来看,我国信托业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前景广阔。



02
新监管评级

YEAR-END SUMMARY


2024年,差异化监管迈入实质阶段。


《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简称“《办法》”)正式施行,今年8月,信托公司收到该《办法》执行首年的评级结果。


此次监管评级设置公司治理、资本要求、风险管理、行为管理和业务转型五大评级模块,分别赋予权重20%、20%、20%、30%和10%;将信托公司的监管评级结果分为1—6级,数值越大反映机构风险越大,需要越高程度的监管关注。


业界观察人士称,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和风险监管要求对分级分类监管条件进行适当调整。强化监管评级结果运用,引导信托公司立足受托人定位,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和行为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办法》明确,信托公司应对监管评级结果和系统性影响评估结果严格保密,不得用于广告、宣传、营销等商业目的。此外,根据《办法》,信托公司的监管评级周期为一年,评价期间为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值得一提的是,有数位消息人士向信托百佬汇记者表示,全行业或无一家信托公司获得2023年A类监管评级。



03
1+N 制度体系

YEAR-END SUMMARY


2023年6月1日《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正式推行,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25个业务品种。


在此之后,监管部门向各地银保监部门下发监管部门于《关于<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实施后行业集中反映问题的指导口径(一)》(简称“《指导口径》”),相关内容将由各地银监向属地信托公司传达。不过,相对于意义重大的业务分类改革,这一配套政策显得相对零散,不够明确。


信托百佬汇记者独家获悉,在2024年11月底召开的2024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监管人士透露,目前正在制定1+N制度体系,其中1是指《关于信托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N是指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等的业务细则。


有知情人士向信托百佬汇记者分析,“1+N制度体系是以三分类为基础的,相关政策预计2025年会出台。这些关键业务的展业标准与规则一旦明确,将激发信托行业的发展潜力。”


监管人士还表示,立足时代性,是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信托业提出了新的需求,信托业未来发展面临着无限广阔的市场空间,只有紧扣时代的主旋律,主动对接和服务时代和市场的需求,未来才能真正走好、走远。



04
服务信托

YEAR-END SUMMARY


信托“三分类”实施以来,信托公司在资产服务信托领域展开积极探索。除传统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外,多家信托公司积极探索创新业务,家庭服务信托、保险金信托、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等业务实现较快发展。


近期召开的2024年中国信托业年会透露,一年来,全行业资产服务信托规模接近11万亿元,占比达到40%,无论是成立笔数还是新增规模均已超过资产管理信托。


不过,当前资产服务信托尚未形成稳定、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且转型赛道拥挤,费率竞争白热化问题突出。而由于受托服务业务报酬率低,这项业务需要规模效应以支撑业务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据悉,为了开拓行政管理服务信托项下的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不少公司耗费大量资金搭建平台,但整体业务规模仍十分有限。


未来,如何实现规模增长和盈利模式的突破,推动资产服务信托可持续发展,仍是行业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信托行业来说,重塑业务模式难,取得盈利更加难,“三分类”改革任重道远。



05
政信业务

YEAR-END SUMMARY


房地产信托日渐式微的近年,基础产业类信托成为信托非标业务无可争议的扛鼎支撑。


2024年,随着化债政策和城投“退平台”的推进,基础产业信托的展业难度逐渐加大。一方面,城投平台的新增融资受到严格限制,部分涉及隐性债务的政信类项目可能被迫调整或取消,导致基础产业信托的底层资产供给减少。另一方面,城投企业的退出使得信托公司可选择的融资主体数量减少,导致信托渠道融资在城投企业融资中的份额减少。部分城投公司“退平台”后不再享受政府隐性担保和兜底预期,融资成本上升,信用风险增加。


信托百佬汇记者了解到,针对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监管部门年内数次向相关信托公司进行窗口指导,相关内容包括,严格落实《关于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35号文,简称“35号文”),机构须通过“融资平台查询系统”查询确认相关平台是否列入监管名单中。若在名单之内,不管作为融资主体或者担保主体,相关债务只减不增,降低高息非标融资。此外,基础产业类信托的融资主体必须还旧再可借新,且必须压缩自然人投资者的投资比重。



06
组合投资

YEAR-END SUMMARY


非标组合投资迈大步。


针对业务分类改革,监管部门于2023年中下发《关于<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实施后行业集中反映问题的指导口径(一)》(简称“《指导口径》”),明确提出:“信托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信托业务时,要审慎开展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和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要严格履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尽职调查、风险管理、净值化管理、信息披露等资产管理受托职责,确保资产管理信托产品符合投资者风险偏好,确保投资者清晰知晓且有能力承担投资风险。资产管理信托原则上应当以组合投资方式分散风险,监管部门将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明确组合投资相关要求”。


2024年中,监管部门再度召集部分信托公司,传达包括非标信托需进行组合投资,新增固收类(债券投资)信托产品需用市值法估值等要求。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开始探索“非标+标”组合投资模式。据信托百佬汇记者了解,目前各区域监管标准不甚一致,各家信托公司投资组合的实践上进度不一,50%+50%、80%+20%、90%+10%的组合比例较为常见。


根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10月份成立的基础产业类信托中,有129款采用组合投资模式,占比32.65%。其中,投资非标和标品比例为95∶5和8020的产品占据绝大多数;11月成立的基础产业类信托中,有137款采用组合投资模式,占比22.68%。



07
第三方代销

YEAR-END SUMMARY


信托业长效健康发展,夯实加强合规建设也是必修课。2024年,全面叫停第三方代销的擦边球行为,就是其中之一。


信托百佬汇曾率先报道此事。上半年,部分信托公司再次收到监管部门窗口指导,被要求全面暂停第三方代销业务。此后,数家信托公司发布严正声明,澄清了第三方机构和个人违规销售的有关信息。


信托产品销售主要通过信托公司直销和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代销两大渠道,而非金融机构的第三方代销,监管部门十多年前就三令五申予以禁止。一般认为,三方代销主要源于信托公司直销能力有限,信托通过灰色区域进行推介,不过目前和第三方机构有销售合作的信托公司已是少数。业界人士表示,相关窗口指导对于行业整体而言影响不大。不过,这仍显示出,监管部门希望信托公司坚定转型、不走老路。


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分析,监管部门对于集合信托的第三方代销早已明令禁止,此番窗口指导主要是为了延续严监管、控风险的整体思路,切断第三方风险向信托公司传递,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信托行业的稳健发展。



08
密集换帅

YEAR-END SUMMARY


信托业在金融体系中寻求发挥特殊作用的过程中,需要适配的掌舵者和专业人才。转型变革期的信托业人才流动变化,是近年行业关注点,2024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据信托百佬汇记者统计,截至12月21日,2024年监管部门核准任职资格的信托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共有23位,涉及21家信托公司,尽管略少于2023年,但在近年仍属一二把手变动较多的年份。


结合尚未批复但已内部变动的情况,今年多家信托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双双变动,包括平安信托、财信信托、建信信托。迎来新董事长的包括光大兴陇信托、中铁信托、中海信托、山东国信、财信信托、浙商金汇信托、兴业信托、东莞信托、中信信托、吉林信托。其他的出现总经理或新总裁变动的信托公司包括北京信托、兴宝信托、中航信托、华鑫信托、山西信托、华润深国投信托、国民信托、杭州工商信托、长安信托、五矿信托。


董事长或总经理变化原因,往往源自几类情况:一是信托公司股东变化;二是常规市场化流动;三是风险资产处置过程相伴的高管调整;四是原高管因退休或调动等原因离任,新人补缺。2024年一二把手变动的信托公司中,也有董事长为原总裁或总经理升任,如中海信托、中信信托。



09
风险化解

YEAR-END SUMMARY


2024年,数家信托公司风险化解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四川信托是我国2001年《信托法》颁布以来,第二家进入破产程序的信托公司。2024年4月1日,四川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四川信托依法进入破产程序。天眼查显示,12月17日,四川信托股东发生变更。新增股东中,蜀道投资集团持股58.63%,春晓公司持股14.99%,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和成都兴蜀青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10.09%。


2024年4月11日,民生信托发布公告称,为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效能,经股东会、董事会审议通过,民生信托与中信信托、华融信托签订了《委托服务协议》,聘请上述两家公司为民生信托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服务。民生信托表示,公司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信托法律关系不因此而发生改变。


华融信托方面,在完成股权重组和彻底从华融资产剥离后,公司于2024年9月9日宣布更名为“兴宝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原安信信托(现更名为“建元信托”)2023年完成定向增发和更名后逐步走上正轨。2024年前9个月,建元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95.97%;实现归母净利润4150.25万元,同比增长20.68%。作为风险处置的一部分,公司多个处罚信息在今年落地。此外,部分资产处置仍在进行中。


010
“退金令”

YEAR-END SUMMARY


2024年,多家信托公司股权被挂牌转让。目前尚在信息披露期的待转让项目包括:彩虹集团转让所持西部信托5.0107%股权,华电集团转让所持华鑫信托23.752%股权,以及某公司持有的北方信托1.02%股权。此前,中海信托、北京信托、华信信托等公司部分股权亦曾被挂牌转让。


股权挂牌热但转让市场冷。12月6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陕西监管局同意西安市群健航空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受让中国航发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持有的西部信托0.18%股权,成为年内首例股权转让成功的案例。


此轮股权转让一个共性特点是,转让股权的股东多为国资背景。今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这一系列要求被市场称为“退金令”,是央企和国资股东纷纷加速出清旗下金融股权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近年来,信托行业面临传统业务转型压力,也是信托公司股权挂牌转让频频的原因之一。

责编:糯糯

校对:赵燕



信托百佬汇
证券时报信托细分行业公众号——提供最具价值的信托资讯与知识,搭建最具活力的同业交流平台,汇聚顶尖信托人的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