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河东区聚力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民生   2024-12-23 20:56   天津  

12月23日,河东区聚力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副区长秦桂萍作主题发布;区住房和建设委员会主任谢晓红、区科学技术局局长陈正、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张春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博就有关问题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秦桂萍介绍: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强调“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为天津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河东区深刻领会并全面落实这一重要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科学统筹城市空间、规模、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态、生活布局,以城市更新赋能城市品质提档升级,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聚力开创河东区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下面我从四个方面简要介绍:

一、抓好顶层设计,坚持城市体检先行

河东区坚持从全区整体层面通盘谋划城市更新行动,以《河东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2-2035年)》为指引,全力推动一机床片区、津龙湾片区、井冈山路片区、大直沽片区、一冷片区5个城市更新项目建设。聚焦“产业发展、民生保障、文化繁荣、环境提升、安全韧性”五个维度,提出城市更新策略,构建“一站一带一园多点”的发展格局,搭建城市更新项目实施路径,创新探索城市更新“河东模式”,形成整体性、系统性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局面,不断推动“城市更新实践区”建设。

我们坚持“无体检不更新”,结合实际,开展覆盖全域,涵盖城区、街区、社区、小区、住房5个层级81项体检指标的城市体检,聚焦住房安全、社区养老托育、教育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查找影响城市承载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从城市功能完善、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方面提出更新改造建议。充分发挥城市体检问题导向作用,把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形成更新问题地图和资源地图,为城市更新规划、年度计划和项目策划提供重要依据。

二、盘活资源资产,优化生产力布局

河东区在实施城市更新工作中,坚持统筹城市空间规划、功能规划、产业规划,围绕盘活存量、盘而有效积极探索,持续深入挖掘老旧厂房、闲置地块等潜在资源,采取多元化改造模式,有力有序推进盘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紧密结合城市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城市业态升级,充分发挥我区大院大所、央院央企、科教资源等优势,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带动更多创新资源在河东聚集,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目前,全区已完成产业更新和正在谋划实施的老旧厂房改造项目共计18个,总提升改造面积74.6万平方米,连同企业自用和企业租赁的厂房,存量厂房利用率接近90%。

我区利用天津第一机床总厂旧厂区,围绕“保护、更新、利用”的总体思路,开发“文商旅产住”几大功能,在保留工业遗存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实现老旧厂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基于一机床项目在盘活存量土地、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方面的生动实践探索,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第一批典型案例。

三、注重文化传承,提升城市品质活力

河东区将文化传承,尤其是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作为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原则。通过城市更新“链接过去,面向未来”,实现文化传承和城市更新的有机统一,有效带动具有天津特色的城市功能更新、设施更新、形态更新和产业更新,创造出自由鲜活、复合多元、有机持续的共融空间,并以城市更新实现“商旅文体”深度融合。

我区深入挖掘底蕴深厚的大直沽街域历史文化,充分利用、转化“直沽根、海河脉、工业地、非遗韵”的文化特质,通过大直沽中路、海河东路等慢行系统,串联天妃码头、工法展览馆、天妃宫遗址等,推动18号地、棉一地块、大直沽酒厂等载体盘活提升,激发片区整体活力。

四、聚焦民生改善,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河东区始终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针对老旧小区体量相对较大、公共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的现状,认真落实国家和天津市关于城市更新工作的政策要求,以城市更新为主抓手,聚焦民生所需,强力补齐短板,持续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改善提升,满足群众教育、文化、体育、安全等需求。

我区通过建设“口袋公园”,解决小区公共服务场所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小区排水工程提升改造,实现雨污分流,解决雨季内涝等问题……越来越多老旧小区面貌得到提升,一片片背街小巷焕发新颜。目前我区已纳入城市更新项目的老旧小区共47个,今年已启动39个,基本完成34个。

未来,河东区将坚持把城市更新作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途径,继续探索更深层次的城市更新模式,打开城区高质量发展新空间,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竞争力。






人民网记者

河东区作为天津市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老旧厂房资源,请问在挖掘老旧厂房资源,推进闲置资产焕发新生机方面,河东区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刘博


河东区坐拥丰富的老旧厂房资源,我们积极挖掘这些资源,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推进了闲置资产的焕新与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一是专班专人,精准服务。为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入驻,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实践区建设,河东区成立了老旧厂房盘活工作组。按照“一个重点项目,一个牵头部门”的模式,项目到部、责任到人、服务到家,各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靠前服务企业,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难点、堵点,保障项目顺利落地,推动区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分类施策,重点突出。我们对辖区内的老旧厂房资源进行了拉网式的全面摸排,详细了解每处厂房的具体情况,摸清了资产底数。在此基础上,按照可利用程度进行分类分析,选定其中区位合理、具有改造潜力的厂房作为推介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招商盘活工作,促成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实施。

三是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注重保留和延续老旧厂房的历史肌理,力求在避免大拆大建的基础上,结合厂房自身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园区,让老厂房焕发新活力。例如,正在改造的天津市第三自行车零件厂,项目计划引入自行车工业设计、创意设计、极限运动等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聚集,打造“飞鸽骑行文创园区”,预计明年开园营业。此外,还有今年竣工并开园的二次方二手商品流通电商产业园二期,在一期园区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延伸,作为以二手商品流通产业为核心的电商产业园,聚焦二手手机、数码产品等商品进行交易,并将其打造成为二手商品电商交易质量检测、真伪鉴定中心。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深挖老旧厂房资源,打造更多特色项目,一是持续做好服务,让企业安心投资,让项目顺利落地。专人进行全流程跟踪服务,确保在建项目顺利竣工、开园运营。二是加大推介,以商招商,延伸产业链。强化精准对接,采用上门招商、平台招商等方式,积极导入各类新产业、新业态,延展现有产业链资源,进一步盘活闲置老厂房,为区域经济提升活力。三是统筹谋划全局与解决具体问题,从上到下系统推动盘活工作。通过靠前服务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深化部门间协作,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统筹谋划、系统推动项目落地。

中新社记者

河东区致力于“城市更新实践区”建设,请问,下一步河东区将如何继续做好城市更新工作,助力高质量发展?


区住房和建设委员会主任 谢晓红


河东区着力做好城市更新这篇文章,立足河东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以《河东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2—2035年)》为引领,整体性、系统性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持续探索城市更新“河东模式”。

下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推进一机床片区、津龙湾片区、井冈山路片区等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大直沽片区、一冷片区等项目启动建设。加强与各项目实施主体的密切联系,按照建设计划安排,细化分解建设任务指标,分步分项精准推进,狠抓建设节点进度,确保项目总体时间。在老旧小区提升改造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相关部门会同街道社区,在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为涉及改造的老旧小区量身定制改造方案,特别是对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予以回应,补足区域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让社区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二是统筹谋划新项目。按照城市功能定位要求及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结合河东区城市体检评估成果,围绕民生保障、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环境提升、安全韧性等方面,开展项目策划工作。学习借鉴典型案例成功经验,加强对意向实施主体策划方案的指导,不断提高项目谋划质量,使项目能落地、可操作。三是主动服务、协调联动。为实施主体提供保姆式服务,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高效运转的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四是做好项目监管。按照天津市及河东区关于城市更新项目监管的相关要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项目实施主体签订监管协议,积极有效开展监管工作,使项目建设实施依法、合规、有序推进。

未来,河东区在推进城市更新项目中,将一如既往以实干实绩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快“城市更新实践区”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增活力,努力让发展的空间更大,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津云记者

我们注意到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不少“沉睡”的工业遗产被唤醒。请问,目前河东区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还有哪些重点工作要做?



区科学技术局局长 陈正

 
河东区拥有老工业基地特有的文化资源禀赋优势,承载着丰富的工业记忆和文化底蕴。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我们高度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实施,不仅让工业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更通过创新性的利用方式,让工业“老面孔”变身城市“新地标”。

经深度挖掘、推动保护利用工作,天津市第三棉纺织厂已被评为国家级、市级工业遗产,天津市直沽酿酒厂被评为市级工业遗产。目前,河东区工业遗产申报、认定数量在全市十六个行政区排位第二名。今年,通过认真梳理、宣传动员和组织申报,我们服务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缆分公司“天津市1913年投运‘百年电缆’”项目及天津泰达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天津第一机床总厂保留老旧工业遗存”项目申报市级第二批工业遗产。其中,第一机床总厂的工业遗存就是在实施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加以保护利用的。

下一步,面对城市更新背景下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机遇与新任务,我们将持续推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持续服务申报。全面掌握工业遗存信息,形成工业遗产数据台账,跟进开展调查、评估和推荐申报工作。二是加强宣传普及。增强工业遗产价值和影响力,提升社会大众对工业遗产的认知。三是加大开发利用。利用现有遗存打造工业文化新地标,通过各类活动吸引各类市场主体、社会资本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鼓励工业遗产产权单位发挥主体作用,实现市场化运作。四是科技助力赋能。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将更多科技元素注入工业遗产,推动形成文化新质生产力。

河东区将继续秉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模式、新路径,让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和文化底蕴的工业遗产在城市更新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今晚报记者

随着城更项目建设的推进,河东区如何利用优质载体空间开展招商工作?请讲一讲目前取得的成效以及接下来开展相关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区投资促进局局长 张春阳

 

河东区投资促进局携手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服务一机床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城市更新项目招商。

一是深悟城更意义,抢抓招商良机。河东区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区,聚集了冶金、机械、纺织、化工、轻工等一批传统制造业,这为当时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当前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河东区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和发展新兴产业,通过城市更新,实现存量载体和商业环境的提档升级,为引入新产业提供硬核支撑,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抢抓新机遇,乘势而为、顺势而上、向“新”而行。

二是盘活存量载体,赋能招商工作。河东区全力推动5个城市更新项目,其中,一机床片区作为河东区首个且面积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保留建筑多、工业遗存价值高,双方招商团队密切协作,招商工作始终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重点聚焦数字经济、智能科技、工业设计、新消费新商业等产业方向,充分依托紧邻轻轨9号线的交通优势和绿草如茵、绿树成荫、月牙河一湾碧水环抱的优美环境,借助老厂区留存的时代印记、老旧车间的工业属性及建筑特色,用好格调锦云高端住宅项目、七中教育集团九年一贯制学校、产业北企业总部办公区、公园商街、星级酒店、博物馆等综合配套,并利用节假日举办大型活动营造氛围、聚集人气,目前已洽谈对接项目超过150个,中集建造、中咨海外、二十冶北方区域总部等多个优质项目成功落户。

三是用好城更增量,提升招商质效。针对津龙湾片区、井冈山路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新建商业载体的招商工作,我们将与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招商团队组成专班。一方面,超前谋划,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发挥轨道交通集团在行业的影响力,谋划招引轨道交通运营板块上下游企业,努力串珠成链、集链成群;另一方面,结合津龙湾片区商务写字楼规划方案,先行对接高端酒店品牌,同时结合楼宇定位招引相关配套设施企业,打造该片区产业集聚新高地。

四是强化宣传推介,打好城更招商牌。2025年,我们将更加聚焦接续开发的城更项目,积极联合城更承接企业的招商团队,深入剖析城更项目的特色产业布局、独特空间规划,加大力度宣传项目在区位、资源、发展潜力上的优势,并通过举办专场招商推介活动等形式,不断扩大项目影响力及辐射范围。同时,我们邀请目标企业走进河东、考察河东、投资河东,形成既要“走出去”、又能“请进来”的招商新格局。


来源:区委宣传部


 
转载须注明来源津韵河东微信公众号




津韵河东
海河东岸,“津”彩绽放!讲好河东故事,传递河东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