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推荐人民日报出版社图书《金融强国》。现转发该文章,以飨读者。
2023年10月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规格从之前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升格至“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彰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此次会议明确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金融在支撑国家整体战略中的不可替代地位。尤其是,会议提出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指示,这是中共中央首次提出“金融强国”概念,标志着当前金融体系建设发展的目标已从原来的“规模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金融强国?在2024年1月16日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按照这一标准,建设金融强国甚至比我国本世纪中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目标还要高许多,因为发达国家并不等于金融强国,如历史上的很多国家以及目前的西欧多国;金融发达国家也不等于金融强国,如当下的瑞士、卢森堡及新加坡等国;即使如日本、德国这些经济及金融均高度发达的大国也不完全等同于金融强国。要看到的是,金融强国既是发展目标,也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强大的金融不仅是一国软实力的体现,还是可以影响他国甚至全球经济金融稳定的硬实力。从世界历史和国际经验来看,现代化强国必然是金融强国,金融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必要条件。没有一个强大的金融体系作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能实现。由此可见,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及金融大国,建设金融强国是一项艰巨且光荣的任务。
一、建设金融强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发展,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不再是简单地以数量和增速作为发展目标,不再是执着于“大不大”“快不快”,而是转向寻求更高的发展质效,并紧紧锚定“好不好”“优不优”的发展主线,强调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金融强,则经济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强大的金融体系能够有效配置资源,促进资本形成,支持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动能转换和效率提升,从而增强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我国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抉择,更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关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建设一个金融强国。
二、建设金融强国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对金融工作来讲,这个本质要求要落到实处,就要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方面有所作为。金融工作具有政治性、人民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通过提供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育贷款、消费信贷等在内的金融服务,帮助民众更好地规划未来,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提升安全感和幸福感。同时,金融要真正得到发展,也必须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各种金融创新和各项金融服务,也必须有深厚的市场和群众基础。因此,金融工作要服从国家战略安排,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为扎实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进共同富裕贡献力量,为人民追求更高品质的美好生活提供支撑,不断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建设金融强国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在这个动荡变化的世界中,维护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必须发挥好金融的重要作用。金融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强大的金融体系能够增强一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促进资本的全球配置,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服务,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推动本国货币的国际化,是提升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更是融入并引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无论是从中国自身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国际合作竞争来看,都需要把金融做优、做大和做强,因此,建设金融强国是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股票、债券、保险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同时要清醒看到,我国金融体系“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距离金融强国尚有差距。我们理解,金融强国的“强”既是形容词,代表着金融市场的繁荣、金融机构的强大、金融监管的完善、国际金融地位的提升,代表着我国金融业的终极发展目标;这个“强”同样可以理解为一个动词,即更注重金融强国目标的实现过程,强调要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助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金融正处在“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变迁转型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如何以建设金融强国赋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些问题成为政学业三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金融强国》一书,尝试探讨金融强国的建设之路,期望能为我国快速、顺利建设成世界金融强国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节选自图书《金融强国》(张健华 等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金融强国》是一部系统阐释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的重要著作。本书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深入探讨了金融强国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路径,回顾了中国金融体系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当前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具体的战略目标和政策建议。
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关注了数字金融等新业态的发展。同时立足中国实际,又具有全球视野,为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提供了思路。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复杂的金融理论,既适合专业人士深入研究,也便于普通读者理解,对推动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张健华
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从事多年的金融监管、金融稳定和金融研究工作,参与多项国内金融改革方案设计及实践,曾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兼金融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杭州中心支行(现浙江省分行)行长和北京农商银行、华夏银行行长,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著有《中国金融制度》《美国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制度与体系》等10余本专著。
专家推荐
尚福林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
《金融强国》一书体系完整,逻辑清晰,内容翔实,系统阐述了金融强国的基本特征、金融强国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望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金融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现路径,其内容符合当前国家金融战路需求,既能够为政府部门决策和金融机构实践提供重要参考,也有助于社会各界深入理解我国金融体系现状及未来,提升全社会的金融意识和素养,共同推动中国金融业迈向更高水平,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肖钢
中国证监会原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
《金融强国》一书恰逢其时。该书紧扣时代主题,密切结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了金融强国的基本特征和实践路径,内容丰富,论证严谨,既为我国在新时代如何实现金融强国目标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也为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贡献了智力资源。期待《金融强国》一书能够成为引领中国金融业奋进新征程的灯塔。
陈文辉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
金融要服务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首先金融自身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党中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目标,为金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努力实现金融强国的过程中,金融一定能得到健康、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也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的实现作出重大贡献!
张健华教授的新作《金融强国》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全球化的视野全面考察了金融强国建设的经验教训,对金融强国的基本特征、体系建设、自主掌控力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对于金融行业从业者、党政干部深刻以识、积极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有着积极作用。非常值得一读!
张晓慧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助理
纵观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史,金融在任何时代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国金融业发达程度,而金融业的健康状况和竞争力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经济强未必金融强,而金融强则必然经济强。从这个意义上说,党中央提出的建设金融强国不仅是金融部门的职责,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近期国内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国际发展环境的变化,无凝给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金融强国建设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的艰巨任务。
张健华教授领衔撰写的《金融强国》一书,直面金融强国建设过程中的挑战,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金融强国概念的全面理解,更激励我们在金融强国建设中作出各自应有的贡献。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张健华教授的新著《金融强国》融合宏观视野与微观观察、兼顾理论框架和政策研讨,从金融的起源出发,系统闸释金融强国的基本特征和关键内涵,最后落到金融强国建设策略的三步曲:差距、执战与路径,是一本开卷必有收获的好书。
序 言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