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小小的“长寿果”,肝血不足,腰痛头晕要常吃!
松子不仅是美味的食物,更是食疗佳品,因而有“长寿果”之称,备受历代医家、营养学者所推崇,这与其独特保健功效和营养价值是密不可分的。
道医认为,松子性平,味甘。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滑肠通便、润肺止咳。对老年体弱、腰痛、便秘、眩晕、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均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滋补健身的作用。
松子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油酸等,是人体多种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也是脑髓和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多食松子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病后身体恢复。
松子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大量矿物质如钙、铁、磷等,一方面能够增强血管弹性,维护毛细血管的正常状态,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博医文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类型。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弱和管腔缩小。
松仁富含油脂和多种营养物质,有显著的辟谷充饥作用,能够滋润五脏,补益气血,充养肌增,乌发白肤,养颜驻容,保持健康形态,是良好的美容食品。
松仁富含脂肪油(约74%),主要为油酸酯和亚油酸酯,能润肠通便缓泻而不伤正气,对老人体虚便秘,小儿津亏便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博医文化】肠道中生活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肠道菌群并不是简单的寄居者,它们与我们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精神状态、寿命等有密切关系。拥有健康平衡的肠道菌群,才能拥有好身体。
服食松子法:去壳,捣如膏收贮。每次服一汤匙,酒调服,一日三次。对身体有很大好处。
1、润心肺,和大肠:松子同米煮粥食。
2、治肺燥咳嗽:松子仁50克,胡桃仁100克。研膏,和熟蜜半两收之。每服10克,食后沸汤点服。
3、肝血不足,头晕:海松子500克。将海松子去除杂质,捣碎,研细,呈膏状,盛于瓶内。每次服用15克,每日2~3次,温酒送下。
原料:松子仁50克,粳米50克,蜂蜜适量。
做法:
1、将松子仁研碎,同粳米煮粥。粥熟后冲入适量蜂蜜即可食用;
2、早晨空腹及晚上睡前服。
功效:补虚,养液,润肺,滑肠。适用于中老年人及体弱早衰、产后体虚、头晕目眩、肺燥咳嗽咳血、慢性便秘等症。
【博医文化】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
原料:大米、松子少许、银耳4朵、紫薯2个、蜂蜜。
做法:
1、用温水泡发银耳,将紫薯去皮切成方粒;
2、锅中放水,将淘洗好的米放入其中,大火烧开后,放入紫薯,再烧开后改小火;
3、往锅中放入泡好、去蒂并撕成小块的银耳;
4、米煮开后,撒入松子即可。
5、调入蜂蜜即可享用。脾虚腹泻以及多痰的患者最好和松子保持距离。有肾亏遗精、湿痰这样的患者也是不宜多吃松子
的。因含有的油脂丰富,所以胆功能严重不良的人也应慎食。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天在方位属于西方,在五行属于金,在人体与肺脏对应,气候从炎暑转为凉燥,是万物收获的季节,也是旧病易复发的季节。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处暑前后甚至出现“秋老虎”炎热天气迹象,而白露后早晚比较凉快,应当在穿着衣物上适当把握。
秋季要保持神志安宁,以避免秋季的肃杀之气;同时秋季主收,人与之相应,气机逐渐肃收,因此要收敛自己的神气,不要使神志外驰,调摄精神起居,以随顺秋令的特点。否则就会损伤肺气,在冬天容易患肠道疾病。因为人体经络中的肺经与大肠经紧密相关,互为表里,被中医视为相同的系统。肺病会累及大肠,大肠有病则会影响冬天人体储存精气的功能。
秋季是比较特殊的季节,天气比较干燥,容易造成人的虚火较旺的情况,另外秋季也是进补的季节,因冬天就要来临,人体需要为过冬做好身体营养准备。因此秋季养生是非常重要。
博医秋季养生调理方案:
牛肉粉2勺/天+蓝葡维12粒/天+蛹虫草双色12粒/天+参草唐宁3包/天+红曲6粒/天
1.牛肉粉:滋阴养血,大补元阴之气。
2.蓝葡维:清除垃圾,大补元阳之气。
3.蛹虫草:润肺固肾,调节阴阳平衡。
4.参草唐宁:健脾补虚,化痰祛湿。
5.红曲银杏叶沙棘胶囊:降脂溶血栓,抗凝防硬化。
入秋无病三分虚 健脾润肺正当时!
博医堂愿您在丰收的季节,享受健康带来的喜悦!
温
馨提
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