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惊呼:中国“不讲武德”,大国重器频出,科技引领全球创新潮

职场   2024-10-17 18:08   湖南  

最近,新华社报道了许多关于大国重器的消息,这一话题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大国重器涵盖范围广泛,从天上的天宫和大飞机,到水下的蛟龙,再到地面的天眼,还有墨子和悟空。

如果细细盘点,涉及的科技成果不下一千项。

这些大国重器不仅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奋斗和发展,也为中国的安全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护伞。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些大国重器吧。

与民生相关的重大装备。

电力乃工业之母。

中国在电力领域的成就,可谓举世瞩目。

不必提世界首台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的建成,单是中国成功建成全球首个第四代核电站并实现并网发电,就足以证明中国在电力方面的卓越实力。

中国在电力方面,大国重器已全面掌控。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的发电机总装机容量仅有184万千瓦。

当时连基本的电力供应都难以满足,更不用说支持国家建设了。


甚至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停电依然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

那么现在呢?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水电机组,其装机容量达到了100万千瓦时。

一个电站配备一台发电机组,其容量几乎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装机总量的一半还要多。

仅哈尔滨电气集团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安装了国内外800多座大中型水电站。

1951年,哈电集团成立以来,一直亲历了电力工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发展阶段。


如今,我们不仅致力于研发各类型发电设备,还在船用动力装置的研究与制造以及成套设备的出口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哈电集团创下了二百八十余项共和国首次纪录。


目前,我们的设备已出口到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承担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大项目——阿联酋迪拜哈斯彦电站的建设。

此外,我们还承接了一个世界参数最高、单机容量最大的六百六十兆瓦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项目,并且目前已经成功并网发电。

这标志着中国将世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最高技术纳入囊中,成为中国又一大国重器。

再来了解一下蓝鲸一号。


这款设备完全由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和建造,是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

它能够抵抗十二级台风,是开采可燃冰的关键设备。

该设备从基础设计到建造、交付,拥有完全国产的自主知识产权。

那么,蓝鲸一号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呢?

管路超过四万根,质量完工的报验点超过五万个,仅设备一项就达到两万七千三百五十四台。

如果把所有的电缆拉直,总长度将会达到一百二十万米。

所有这些最终都将集成到一个长度为一百一十七米的平台上。


因此,仅从这一点来看,就可以知道蓝鲸一号的难度有多大。

起初,这类项目通常会交给国外企业进行全面承包,导致工程总投资的40%都花在国外身上。

蓝鲸一号估算了成本,预计约为七亿美元,因此根据这个数据,大约有三亿的设备需要从国外采购。


正是由于这个成本问题,中集来福士才希望培养自己的总包能力。

蓝鲸一号的成功标志着中国不仅增添了一个大国重器,还赢得了全球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

中集来福士用了两年时间,在深水钻井领域超越了外国四十年的进展。

使中国在这个项目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并使其成为全球海工行业的一流成员。

无工业不大国。


工业乃一国强大的根基,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不仅缺乏工业,甚至还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农业国。

目前,唯有中国具备全球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国家。

中国的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短短七十年就达到了如今的高度。

中信重工几乎可以被视为中国过去七十年工业化的缩影。

洛阳矿山机械厂是中信重工的起点,然而这个名称与现在的“重工”似乎毫无关联。


当年,我国仅凭着这点薄弱的家底,就把这个工厂列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156个重点工程之一。

在过去七十余年里,他们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持续攻克技术难题,解决了许多关键性的制约问题。

无需多言,从神舟一号到第十八次,该系列飞船均采用了中信重工提供的关键且专用的部件。

C919的铝合金外衣,是通过使用中信重工研发的120MN强力拉伸机穿上的。

中科院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第三代谱仪机械系统以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100MeV质子回旋加速器注磁铁系统。

再比如华龙一号、长江三峡工程。


中国智能特种机器人产业的领先企业。

保持着世界最快速度的大质量超高速电磁推进技术,也是出自中信重工之手。

这些都是中信重工的杰作。

在过去的岁月里,中信重工生产的机械产品累计达四百多万吨,完成了四百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荣获二百五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以及一千七百多项国家授权专利。

因此,可以说中信重工是孕育大国重器的摇篮,孕育了中国梦,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同时也捍卫了中国的安全。

反隐身雷达。


当今军事领域,离不开战斗机,而战斗机则离不开隐身战斗机。

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其是否拥有隐形战斗机。

反隐身雷达的研发,对于应对隐身战斗机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电科在2017年研制的反隐身雷达,在第五届巴黎航空航天展览会上亮相。

中国在2021年的第九届世界雷达博览会上展示了更多先进的反隐身雷达。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两款反隐身雷达,均以相控阵雷达为宣传焦点:SLC-7三坐标警戒雷达和JY-26远程三坐标对空警戒雷达。

这两个名字乍听之下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但换个角度就会明白这两款雷达为何如此出色。

举个例子,像SLC-7三坐标警戒雷达这样的雷达,其别名是全能冠军雷达,因为它能够探测到包括隐身战斗机、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巡航导弹,甚至还可以用来确定火炮和火箭弹的位置。

为什么被称为全能冠军呢?


相比之下,另一款雷达在某一方面达到了精通的境界,专注于探测隐形目标和临近空间的高速机动目标。

它具有探测距离远、探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在本次展览中,还展示了一款被誉为反隐身雷达的旗舰型号,名为YLC-8E机动式预警相控阵雷达(仅为模型)。

尽管展出的只是一件模型,但其性能指标远远超过了国外同类雷达。


这款雷达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尽管其各类芯片数量庞大,但全都由我国自主研制。

此外,国产版的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也是重要的防核打击预警设备。

在防空雷达网整合后,这些产品几乎可以实现万物皆可反隐身,这绝非虚言。

结语。


大国重器对于提升国家实力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请看看身边的改变,中国高铁的运营里程已达两万二千里,这个数字是将全球其他国家的高铁里程加在一起也无法比拟的。

国产大飞机C919的首飞,实现了国产大飞机零的突破。

西北工业大学诞生了世界首台流体壁面剪应力测试仪,相当于一个超级风洞。

这些成就和变化,是我国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取得一个个关键技术突破,获得一个个大国重器所取得的成果。

目前,全球机器制造几乎每天都能创造出新的变化和奇迹,而制造显然已成为国家间竞争的基础。

曾经的艰难险阻如逝去的江河,如今我们从头再迈大步。

今日的中国,只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开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

眾説烽耘
weixin:zhangguolvshi16888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