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东宝区这些内容……

政务   2024-10-31 20:04   湖北  

10月30日上午,荆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荆门市小流域综合治理有关情况。副区长蒋韬就东宝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牌楼西河小流域省级试点工作基本完成

牌楼西河属城郊岗地缺水型小流域,是汉江二级支流,流经5个村,全长12.4公里,流域面积29.54平方公里,治理前主要存在季节性缺水、水质总体较差、耕地“碎片化”、产业结构不优和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等问题。目前,牌楼西河小流域省级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谋划的60个治理项目已完工55个,剩余5个国土整治类项目均达时序进度。

东宝区:探索治水兴水实践路径

东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蒋韬

东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蒋韬在发布会上介绍,试点以来,东宝区以水系为脉络,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治水兴水实践路径。

一是实施水系重构,推动“死水”变“活水”。实施保水、蓄水、节水、补水“四大行动”,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建设近自然湿地7处,调整优化水工建筑33处,新增高效节水灌区3500亩、节水型设施农业800亩,制定常态化补水办法,河道淤塞问题全部解决。

二是强化截污控源,推动“治标”变“治本”。系统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养殖污染治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和污水处理,镇村生活污水应收尽收,无害化厕所改造率达100%,河道水质从Ⅴ类提升至Ⅳ类以上(Ⅲ类水质占比达75%)。

三是开展国土整治,推动“分散”变“集约”。推动“小田变大田”,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推动“散居变集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支持流域内5个村1578户5983人实现集中居住,占流域总人口68%。

四是促进产业提升,推动“农民”变“市民”。大力开展“接您回家”活动,推动“人口回流、产业回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电商物流两大特色产业,集聚市场主体90家,产业规模达到30亿元。

五是深入开展共同缔造,推动“看客”变“主人”。注重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制定共同缔造公约、流域管护公约和村民文明实践公约,组织湾组夜话、红色楼栋议事会等共商共议活动,凸显了群众主体地位,激发了主人翁意识。

东宝区推动和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重点探索三个可持续发展路径:

首先,深入探索投入可持续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引水”作用,多措并举拓展投入渠道。一是吸引市场主体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招引生态友好型项目,优化绿色食品、绿色水产品、文化旅游等生态产品供给,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二是统筹财政资金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争取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强化投入保障,持续提升区位价值。三是引导社会参与投。探索成立生态治理公益基金。四是鼓励村集体自主投。充分利用前期治理形成的水面、耕地、基础设施等集体资源,做好经营性开发,形成长效投入机制。

其次,深入探索村集体和农民增收可持续的有效路径。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努力让生态要素变为生产要素,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是增加经营性收入。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持续丰富城郊采摘、观光农业、精品果蔬等业态,以产业带动增收。二是增加财产性收入。盘活农村闲置“三资”,做大强村共富公司。三是增加工资性收入。探索更多联农带农机制,强化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

第三,深入探索基础设施管养可持续的有效路径。绿色基础设施,建好更要管好,关键是要有人管、有钱管、有制度管。围绕“有人管”,进一步抓好老百姓的组织宣传发动,强化“谁治理、谁受益”的思想认识。围绕“有钱管”,整合农业、水利、环保等方面资金,实施“以奖代补”,激励老百姓“自觉管”、市场主体“愿意管”。围绕“有制度管”,健全条块结合、岸上岸下协同治理机制,完善村规民约、群众参与的河湖长制,构建长效治理体系。





最近微信改版了

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

大家记得把『看东宝』

设为星标哦~


来源: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

编辑:龚   城     牟   镕    张晓曦

审核:刘晓民    朱青云    孙红丽



小花花,麻烦点一下再走啦~

看东宝
以服务东宝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服务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生活为宗旨,定位于报道全区重要政务活动,重大经济新闻;贴近市民生活,反映社会民生;解读政策法规,发布公示公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