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历史学家许倬云出生于江南一个士大夫家庭。因为先天性肌肉萎缩,他13岁才学会拄着棍走路,跟着父亲从大陆到台湾,后到美国留学,历经战乱,阅遍经典,得以中西汇通,博采众长。
几十年间,许倬云践行自己“为常民写作”夙愿,书写了一系列大历史著作。《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大众史学著作风行海内外。
今年七月,许倬云年满92岁。不同于以往的历史著作,最近出版的《往里走,安顿自己》是他以口述的方式记录人生感悟,集成的一部随笔集。他把《往里走,安顿自己》看作《万古江河》之后他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
在这部作品里,许倬云回答了“怎样才能摆脱迷茫、焦虑” “面对疫情或其他危机,应该如何自处”“怎样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等问题。同时,针对中华文明、疫情危机以及当下的世界局势,许倬云回望历史与自身经验,以一位历史学家、一位耄耋老者的身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回答。
《往里走,安顿自己》
往期热文:
许倬云:我对伟大人物已不再有敬意与幻想 对话成中英:中国文化将迎来新觉醒时代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深思与夙愿
明清书话
风花雪月与人文理想
阅读+旅行+情感+故事。欢迎投稿
主编:明清 ;编辑:紫云
投稿邮箱:1547128352@qq.com
隐藏起来的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