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他乡度过两次中秋节,这份经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一次是援藏,另一次是援甘,也就是今年,我随南开区援环医疗队来到环县。”天津市黄河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陈立伟回忆起2017年援藏经历,仍然历历在目。如今,她又奋力奔跑在环县这片热土上。
中秋佳节,本该是一家人欢欢乐乐团聚的时刻,却有这么一群人,舍小家,为大家,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比“小家团聚”更重要的是“万家安康”,比“陪伴家人”更加有意义的是“护佑健康”。
赴群众所需之地,行众望所归之事
2024年6月28日,在看到天津市南开区接续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向结对地区基层延伸的号召时,天津市黄河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陈立伟,主动请缨,毅然参与到援甘工作队伍中,跨越千里来到环县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把技术留下来,才能救治更多的患者。”工作之余,陈立伟总是思考、琢磨,如何让专业的医疗技能为守护老百姓的健康福祉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为一名老年患者诊疗时,陈立伟发现由于医院缺少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无法对血管疾病作出准确诊断。她发现在当地,患有老年病患者还有很多,如何能够让新的技术,为更多的老年人减轻痛苦?
这一难题摆在了她的面前,久久萦绕在她的脑海,挥之不去。
陈立伟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她仔细钻研、调试机器,运用超声新技术,不仅对患者下肢血管问题做出准确诊断,找出了患者的病因,而且也通过讲座、实操等形式把这项新技术传授给大家,使医院得以正常开展下肢血管超声检查。
“听陈大夫的讲座,使我们受益匪浅,大家都聚精会神,生怕错过重点内容。”社区医院护士马苗开心的是,陈大夫的每场讲座都让她收获满满。
陈立伟以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耐心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手把手进行实际操作,线下授课培训80余人次;同时,引进新技术、新病种诊断,提出有关医疗管理及超声质量控制的合理化建议,超声科的管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解患者燃眉之急,施无微不至之护
“今天特意写来感谢信……”一封来自患者家属黄女士的感谢信,字字温情,一声感谢,更是道出了家属对陈立伟的感恩与信任。
7月,陈立伟接治了一名4岁男孩就诊,在她专业细致的检查下,明确诊断——精索鞘膜腔积液。旁边的父母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陈立伟耐心细致地与患者家属沟通,详细解释病情,缓解家属的焦虑情绪,提出应对措施,使孩子及时得到了接受治疗,减轻了病痛。
“这里不舒服么,疼么?”
“您还有甲状腺结节,是多发性的......”
“不要担心,回去按时吃药,定期复查。”
周内的早晨,患者总是格外多,陈立伟如同往常一样,每一次和患者会面都是面带微笑,轻声细语,总是尽力去满足,用心去安慰患者,以满腔热忱守护患者健康。
“陈大夫的声音就像是有魔力一般,我看病之前很担忧自己的身体状况,结果到了陈大夫跟前,我反而觉得有她就有底气了。”前来复查的林女士笑眯眯地说,陈大夫说没有什么大碍,我就放心了。
“能够得到患者的信任、家属的认可,我感到无比开心。医者父母心,帮助每一位患者解除病痛是我的职责。”面对患者的感谢,陈立伟说她只是做了自己该应该做的事。
授众人渴慕之学,为众人仰仗之医
超声医学影像学被临床医师形象地称为“医生的第三只眼睛”,陈立伟常常讲这只眼睛看得越准,就越能助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在陈立伟的笔记本上,总可以看到她细心地记录下本地区常见病及多发病,她认真研究、运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参与全院疑难病例的会诊,通过对疑难病例超声特点的讲解,现场会诊、现场指导,大大提升了超声科的诊断符合率,为临床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诊疗方向。
本土医生的快速成长,离不开陈立伟的默默付出,而牵系她不断前行的,是那一颗“救死扶伤”的心愿。
“医”路情深,跨千里续深情。说来也是缘分,2020年,社区医院超声科医生赵雪莉在天津培训学习时就师从陈立伟,如今,机缘巧合之下,陈立伟同医院超声科的赵雪莉,竟然再续师徒情。
“我们都习惯喊陈大夫‘陈姐’,对待同事她就像一位大姐姐一样体贴,对待病人她又是那么平易近人,时刻能够顾及到患者的情绪。”赵雪莉说让她高兴的是,万水千山,挡不住东西部协作的“手足情深”,在师徒情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份姐妹情。
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倾囊相授,陈立伟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指导带教学生在全院“医防融合强技能,竞技练兵树形象”业务大比武活动中获得三等奖。
“我也是一名党员,与我而言,不变的是坚守医者的初心使命,来到环县,我把这里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我要尽我所能为环县更多的老百姓能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贡献自己的力量。”陈立伟说。